第85章 好歌也有人挑刺
- 1977:我的文藝人生
- 大桃小蘋果
- 2524字
- 2024-07-09 08:02:00
丘世中哈哈一笑,“回來了,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眼睛瞥到方淑,神情一變,剛才還爽朗的笑變得干巴巴的。
方淑觸到他的目光,臉頰微微一笑,站在劉葭身邊,也不出聲,任由盛澹萍和劉葭跟丘世中一行人打了招呼,交錯而過。
不對啊!
盛澹萍和劉葭對視一眼,以前方淑那么活潑,見到同學,不管哪個專業的都會熱情地打招呼,今天卻全變了。
難道她跟丘世中在拍攝《被愛情遺忘的角落》時,發生了我們不知道的事情?
時間在驚喜和對未來憧憬中不斷向前流逝著,半個月后就是三十周年慶。
全國各界慶祝建國三十周年文藝匯演,九月三十日晚上在人民會堂里演出。
海正文工團吳團長急匆匆來到總正文工團的家屬大院,徑直敲響了副團長趙豐收家的大門。
趙豐收拉開房門,看到是吳團長,一邊把他讓進來,一邊問道:“怎么了老吳?出了什么事?”
吳團長搖著頭,走進客廳,一屁股坐在座椅上,微微地喘著氣,伸手解開脖子上的風紀扣,把軍帽一摘,握在手上,往臉上扇著風。
“這些混蛋,叫他們出力,一個二個往后退。現在我們好不容易把節目安排上了,這些家伙就往前跳,什么屁話都往外說,顯得他們有多能耐似的!
有本事也寫首這么好的歌啊,老子看,這些家伙就是嫉妒!碼得!”
吳團長最后爆了一句粗口。
趙豐收給吳團長倒了一杯茶,放在旁邊,“都說了什么怪話?”
“靡靡之音,說這樣的歌曲,會動搖戰士們的士氣和意志。姥姥!這些根本沒下過基層的混賬,知道什么叫士氣和意志嗎?”
趙豐收騰起站起來,背著手在客廳里轉起來,“這些混賬,叫他們辦正事,屁本事沒有,扯后腿一個比一個厲害。
只有半個月了,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首好歌,他們卻挑東挑西,拼命扯后退,想干什么?想讓我們軍隊文工團,缺席三十周年國慶文藝匯演嗎?
這些人還有沒有一點集體榮譽感啊!一個二個,只顧著打心里的小算盤。”
吳團長抬起頭,看著趙豐收,“老趙,你說說,該怎么辦?我們兩個歌舞團,才第一次一起排練,這些家伙就當場說這些怪話,搞得我們團的戰士,還有你們團的戰士,士氣低落!”
趙豐收叉著腰,嘴里罵開:“我明天就去現場,帶著警衛排的戰士去,這些家伙再敢說三道四,老子叫警衛把他們都哄出去!”
“老趙,那不行,你這樣會惹事的。”
嘎吱,趙豐收的愛人于阿姨帶著兩人推開門走了進來,嘴里嘮叨著。
“老趙,你干什么啊!在過道就聽到你的大嗓門了,你干什么啊,你才從醫院里出來,醫生怎么交代的,要保持心平氣和。你上次犯的是心臟病,不是小毛病,還想進醫院住一回?”
于阿姨巴拉巴拉說了一通,把趙豐收的火氣澆滅后,笑著打招呼:“老吳來了。”
“嫂子回來了?哦,燕子和向東也來了?”
吳團長跟趙豐收是老戰友,常來常往,知道趙豐收夫婦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在外地工作,于阿姨的侄女于海燕,經常會來家坐坐,陪老兩口說說話,看有什么要幫忙的。
也經常會帶著她愛人王向東來,幫忙干點體力活。
對了,自己親自導演和指揮的那首歌,就是王向東幫忙邀來的。
“吳叔叔來了。”于海燕和王向東帶著瓜果,放在桌子上。
等大家坐下來,吳團長巴拉巴拉訴起苦來,把惹得趙豐收生氣的事情說了一遍。
于阿姨數落著老伴,“這些人就是這個德性,幾十年了,你還不知道嗎?你越是生氣,他們躲在后面反而越開心了。
就當他們是犬吠蛤蟆叫!老趙,不是我說你,你干了幾十年的文工團,什么是好歌,心里沒點數嗎?
要相信自己,被他們呱啦呱啦一嘀咕,你就火冒三丈,你能不得心臟病嗎?”
一物降一物,趙豐收脾氣暴躁,連首長都敢頂,唯獨對老伴于阿姨的話,是怎么說都聽得進去。
吳團長在旁邊看著,嘿嘿地笑。
趙豐收端起自己的搪瓷茶杯,呼呼地喝起熱茶來,然后說道:“老吳,明天我親自去看看,爭取把這首歌排好,不僅要在全軍文藝調演中出彩,還要在三十周年國慶文藝匯演上出彩!”
吳團長一拍大腿,“老趙,我們就等著你去現場指導。”
于阿姨看到老伴不再亂發脾氣,放了心,突然想起事來,對趙豐收說道:“老趙,要不你請這首歌的作者去指導一下。”
“請他干什么?”趙豐收把頭旁邊一撇。
“人家可有才華了,聽說在南港唱歌,唱得上萬愛國群眾,嘩嘩地流眼淚,唱第二遍時,跟著一起唱。第二天報紙登出來,整個南港都轟動了。”
吳團長和趙豐收對視一眼,不敢相信,“瞎說吧,哪有這么邪乎!”
“向東跟我說了,他是聽南港那邊的兩位詩人同行說的。我開始也不信,然后跑去問老周,結果他跟我說...”
“老周,哪個老周?”
“港奧辦的老周啊!”
“哦,他啊。”
“老周說了,南港華新社的同志跟他匯報過,厲害,這個曾驊同志一到南港,就因為著名詩人的身份,備受矚目。
這小子很會來事,不到兩三周,跟南港文藝界的同志們打得火熱。然后參加了一次愛國群眾的聚會,他當場唱了一首歌,叫...”
王向東在旁邊補充了一句,“《我的中國心》。”
“對,《我的中國心》,聽聽這歌名,多好。當時唱得那些愛國群眾,熱淚盈眶,然后在南港刮起了一股旋風。聽聽,都成旋風了啊!”
于阿姨前傾著身子盯著趙豐收,“老趙,人家有才華,就算去南港都拿得出場面。有本事的人,我們就要多向他學習。
再說了,人家在南港轉過一圈,又跟那邊文藝界人士熟悉,肯定學到不少本事,見過大世面,比我們這些坐井觀天的老東西都要強。
老趙,你們這個節目要想出彩,就得改變以前你們的那套老把式,聽聽人家的建議,年輕人的想法總會讓人耳目一新。
你們那首歌,我聽過,已經很不錯了,再在排演啊,伴舞上耳目一新,那就更加出彩了。”
吳團長眼睛瞪圓,“嫂子,你可真是女諸葛亮。”
“呵呵,我是生產隊的飼養員,專門伺候我家這頭倒毛犟驢。”
趙豐收黑著臉,半晌不肯說話,于阿姨惱了,“怎么了?我出的這個主意不好是嗎?”
“好是好,就是有客觀原因。”
“什么客觀原因?”
許海燕連忙把姑姑拉到一邊,嘀咕了幾句,把情況說清楚。
于阿姨走過來,不客氣地說道:“你個老家伙,越老越在乎你那張臉了!我看你啊,是當官當久了,忘記那句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得了人家的好處,還在這里擺官架子?還指著人家腆著臉來幫你?人家肯給你歌,已經是給王向東面子了!”
“那你說我該怎么辦?”
“去親自請啊!對于這樣有才華的人,就該這樣尊重!中樣都說了,我們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老趙你親自去,三顧茅廬,也要把這位小曾同志請去你們排演現場。”
趙豐收遲疑一下,下定了決心,“好,我親自去!向東,你陪我一起去。”
“好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