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神奇的曾驊
- 1977:我的文藝人生
- 大桃小蘋果
- 2504字
- 2024-07-01 08:05:00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夏萌念第一段,史慧念第二段,兩人滿懷深情地念完《再別康橋》。
閉著眼睛,捂著胸口,兩人久久不能釋懷。
徐智謨的詩,對于女文青來說,勁道十足!
徐表哥,雖然我還不知道你在這個世界怎么沒的,但是你留下的精神財富,我會在這個世界,把它發揚光大。
鮑放的聲音有點沙啞,“前些年,臺島總是說,中華文化正宗在他們那里。
白日總會總是拿這件事在南港的報紙上說事,《再別康橋》等詩歌傳到南港,我們馬上安排在報紙上發表,南港文化圈贊聲不絕,那邊馬上啞口無言。”
眾人肅然,想不到這首詩,還有這么大的意義。
居然幫南港的文藝左派,打贏了一場文化宣傳的戰斗。
付琦接著說道:“我們都讀過春生同志的詩歌,寫得真好。《一棵樹》、《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遠與近》、還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都是一時佳作。”
南港的文人,對這種文青詩歌是比較歡迎的。
對于《一代人》、《山高路遠》含義深刻的詩歌,因為沒有內地人的年代經歷,感受不深,只覺得算是一首好詩,但沒有內地人那樣有沖擊感。
“是的。”鮑放點點頭,“春生同志的詩歌在南港發表之后,引發了很大的熱潮,影響力都傳到東南亞華人圈,非常受歡迎。
這種盛況,也就金雍的武俠小說風靡時,我們見到過。
甚至悄悄傳到臺島那邊去了,于光仲老師為《再別康橋》、《一棵樹》、《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寫序,把這三首詩發表在《臺島文藝報》上。了不起啊。”
于光仲老師,就是寫《鄉愁》的那位臺島詩人。
“...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他老人家給自己的詩歌寫序,榮幸啊!
張國良也發言,“我們就是看到春生先生的詩歌,覺得國內的風氣為之一新,士氣大振,就組織了這個代表團,作為南港文化界的探子,先回來看看...”
一位領導馬上接住話:“我們歡迎港懊和海外同胞們,回來看看,看看日異月新的祖國...”
夏萌和史慧又盯著曾驊看,看得他有些不好意思。
“我們沒有想到,寫出這么好詩歌的春生先生,居然這么年輕。南港文化界的朋友,都希望我們邀請春生先生,去南港交流訪問。”
曾驊笑了笑,“謝謝南港同胞們的厚愛。有機會我一定去看看,與南港同行們一起交流座談。”
王洋看了看現場的形勢,不行啊,關于電影發展的座談會,老扯著詩歌干什么?我們這是北影廠,不是文聯和《詩歌》雜志社。
“同志們,代表團行程比較緊,我們是不是把進度加快一些?”
聽到王洋含蓄地點了一句,鮑放點了點頭。
“對,我們是做電影的,現在又到北影廠來交流座談,我們就談回到電影吧。”
夏萌等人點頭同意。
“說實話,我們真得沒有想到北影廠來參觀的,我們更想去參觀上影廠,其中原因,王洋廠長、王維民和曾驊同志,北影廠的同志們,請不要介意啊。”
鮑放爽朗地笑道。
大家都笑了。
誰都知道,南港電影界的人,基本上都是上滬跑過去的,確實跟上影廠的淵緣更深些。
“上周,外聯辦的同志安排我們看了一部電影,說是內地最受歡迎的電影,《405謀殺案》。
我們看了后,敬佩不已,想不到內地的電影水平,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張國良臉上的敬佩更像是便秘給憋著了,“我是導演出身,導過很多電影,但是實話實說,我是拍不出這么有吸引力,讓人從頭到尾讓觀眾都緊張的電影。”
你當然拍不出來,你最擅長拍歷史片,還有青澀片。
“于是我們就很想見見拍出這樣一部電影的同行。我們也提出想見見春生同志,外聯辦的同志請示后就告訴我們,在北影廠我們都可以看到。”
原來是這樣。
難怪先是說要來,接著又放鴿子,最后又突然襲擊。
王洋馬上介紹:“王維民同志就是《405謀殺案》的導演,李振生同志是攝影師,曾驊同志是編劇,武海燕...”
夏萌馬上笑著說道:“知道,知道,是里面的女警察海燕。
真漂亮啊,是我見過的最漂亮的警察。警察要是都長得這么漂亮,估計每天有不少男生要去警局報警。”
會議室響起輕輕的笑聲。
鮑放繼續主導話題,“我們就是想跟幾位同行聊了聊,你們是怎么拍出這么精彩的電影?”
確實精彩。
歷史上的《405謀殺案》原本就很精彩,要不然成不了80年的票王。
自己把它寫出來后,說服王洋廠長,把它改成了彩色電影。里面的主角和劇情也魔改了一番,再把后世的一些偵破片的經典技巧融合進去。
不要說在南港,不客氣地說,撇開里面的正治因素,去歐美曰本市場都算是能打的。
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導演王維民身上。
她實話實說:“老實說,這樣的片子,叫我單獨拍,我是真拍不出來。關鍵是曾驊同志的劇本寫得好。他把主線、劇情、疑點,還有其它細節全部寫得清清楚楚,我照著拍就好了。
在拍攝過程中,他給了我和老李很多建議。如何控制節奏,如何鏡頭構圖,如何用鏡頭制造懸疑感...還有電影的最后一部分...”
“對,”鮑放忍不住插了一句,“最后一部分,是最精彩的一部分,可以說是深得希區柯克桌底下炸彈的精髓。鏡頭構圖,還有切換,拍得相當得犀利,非常有水平。”
王維民一攤雙手,“最后一部分可以這么說,我是副導演,曾驊同志才是導演。”
“啊!”
眾人不敢相信,連王洋都不信。
沒人跟他說起過。
“你們不信,可以問攝影師李振生,他是我的愛人。也可以問武海燕同志,問攝影現場的工作人員。”
代表團五人組面面相覷,這么神奇!
曾驊同志這位年輕,還這么有才華?
“還有,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海霞》這部電影?”
其他人搖頭,只有鮑放點頭。
“幾年前我偶然看過一次。”
看過就好。
“鮑放先生,你看得出來,武海燕同志在《海霞》電影里出演過什么角色?”
鮑放盯著武海燕看,在腦海里的記憶中反復搜尋,最后臉色一變,脫口而出:“怎么可能!除了相貌相似,神態氣質,完全不是同一個人!”
王維民又雙手一攤,“《海霞》這部電影,我是導演之一。
武海燕同志當時的演技,我是非常清楚的。《405謀殺案》的女警察海燕,簡直就是脫胎換骨,恍如兩人。而這一切,也是曾驊同志幫她訓練改進,才達到的效果。
可以這么說,曾驊同志不僅是編劇,最后一部分的導演,他還是武海燕同志的專職導演!”
嘶——!
室內終于響起倒吸涼氣的聲音。
王洋摸了摸不茂盛的頭發,怎么沒人跟我說啊。
曾驊同志的才華真是超出了我的預料。
想到這里,王洋心里突然生起后怕。
幸好我反應快,要是被老許這個老家伙用美人計給挖了去,北影廠就損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