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中——傳統文化的精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因此,德業不可以有終極之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因此,德業又以返回剛大為歸宿。二者的統一,契合著一種恰當適宜的以“中”為原則,以“和”為目標、效果的“中和”文化。

作為一種基本的公共知識,“中國傳統文化以正統的儒家學說為基礎,融合了墨、道、法家以及后來被中國化的佛教,在倫理道德上強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仁、義、禮、智、信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在宇宙觀上主張‘天人合一’,強調與自然的和諧;在哲學觀上提倡‘陰陽’對立統一與‘中和’思想;在處理人際關系上力求做到‘和為貴,禮為先’;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奮斗目標等等”注13。這是一種歷史選擇的結果,是作為歷史主體的人的思維選擇的結果,是在傳統歷史文化整合中保留或展現差異,提倡“和”而反對“同”以求得一致的結果。

按《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齊景公與晏嬰的一段對話:

公曰:“唯據與我和夫?!?/p>

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

公曰:“和與同異乎?”

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image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故《詩》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無言,時靡有爭。’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p>

意謂,梁丘據是春秋時齊國的大夫,很受齊景公的信任。于是齊景公說:“只有梁丘據與我和諧啊!”晏子回答說:“梁丘據只是相同而已,哪里稱得上是和諧?”于是齊景公問道:“和諧與相同有差別嗎?”

晏子對此疑問展開了引征諭證注14:和諧就像做羹,用水、火、醋、醬、鹽、梅來烹調魚肉,用柴草來燒。廚師加以調和,使味道適中,味道太淡了就加佐料,味道太濃了就加水沖淡。這樣,君子吃了就會內心平靜。君臣之間也是如此,國君認為可行而其中有不可行的,臣下就指出它不可行的部分使行的部分更加完善;國君認為不可行而其中有可行的,臣下就指出它可行的部分而去除不可行的部分。這樣就會政事平和而不違反禮儀,人民沒有競爭之心了。所以《詩經》才說:“再把肉羹調制好,五味平和最適中,心中默默來禱告,次序井然無爭搶?!?a href="../Text/foot.xhtml#zw15" id="zww15">注15按西晉時期杜預的《春秋左氏傳集解》注,先王調勻五味,和諧五聲,用來平靜自己的心情,成就他的政事。聲音也同味道一樣,是由一氣注16、二體注17、三類注18、四物注19、五聲注20、六律注21、七音注22、八風注23、九歌注24相互組成的,是通過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疏密相互調和的。君子聽受它們,用來平靜自己的心情。心情平靜了,道德就能和諧。所以《詩經》才說:“德音沒有疏缺?!?a href="../Text/foot.xhtml#zw25" id="zww25">注25現在梁丘據卻不是這樣,君王認為行的,梁丘據也說行,君王認為不行的,他也說不行。這就像用水來調和水,誰還愿意吃它?就像琴瑟只發出一種音調,誰還愿意聽它?不應該“相同”的道理和這是一樣的啊!

于是又有了此段對話下面的孔子將之引申至對子產施政理念的政事評價: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对姟吩唬骸褚鄤谥梗嗫尚】??;荽酥袊?,以綏四方?!┲詫捯?。‘毋從詭隨,以謹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王?!街院鸵?。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布政優優,百祿是遒?!椭烈?。”

亦即,寬和與嚴厲互相調劑可以使政事和諧。《詩經》所說的不爭競也不急躁,不剛強也不柔軟,施行政令多寬和,各種福祿聚身上,這是和諧到了頂點。

由是,“和”與“同”的意義完全不同,“和”是有差別的“和諧”“和睦”“融合”,“同”則是無原則的盲從茍同。只有在有差別的“不同”基礎上形成了“和”,事物才可以發展,有差別的“和”即為事物發展的“無之必不然”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味追求無差別的“同”,不僅使事物得不到發展,反而會使其衰敗,無差別的“同”即為事物衰敗的“有之必然”的充分條件。這也就是《國語·鄭語》記載的史伯在回答桓公的問話時所表達的思想:

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在史伯看來,“和”與“同”的意義完全相異,性質不同的音聲結合謂之“和”,相同的音聲重復謂之“同”,所以“和”是多樣與統一的結合,“同”則完全是一種模式的重復。此當是積淀歷史經驗的片言居要。所以,當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注26時,和諧、和睦但又不盲從茍同的思想原則及目的、效果的統一躍然紙上。

這種不僅注重人際和諧、社會和諧,更注重天人和諧、人生和諧的文化,就是倡導中庸、中和的傳統“中”文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郎溪县| 屏南县| 英德市| 乳山市| 焉耆| 长垣县| 阜南县| 开封县| 安庆市| 鹤庆县| 泰来县| 个旧市| 沅江市| 东海县| 宝坻区| 盈江县| 哈尔滨市| 钟山县| 阜新| 靖江市| 太原市| 乳山市| 南通市| 安福县| 山丹县| 海原县| 紫阳县| 四平市| 铁力市| 磐石市| 大悟县| 新邵县| 横峰县| 商丘市| 都昌县| 南汇区| 综艺| 绿春县| 卫辉市| 华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