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趕集
- 1978:開局抱走林黛玉
- 不太虛
- 2071字
- 2024-07-17 23:44:02
吃過了飯之后,馮云山便回到了自己和二哥的窯。
二哥待不住,又不知道跑到哪里溜達去了。
他躺在炕上一邊查看著系統信息,一邊考慮著未來的規劃。
明天自己采買的任務還挺重,要好好規劃一下。
明天是十五,也是三道灣公社遇集的日子。
到時候周邊的幾個村子甚至是隔壁公社也會有人來趕集。
如今政策已經不那么嚴格,家家戶戶屋前屋后會有點自留地,在里面種點瓜果蔬菜。
這個季節也已經有收獲的豆角、黃瓜、青菜之類的農產品可以拿到集市上售賣。
還有家里積攢的雞蛋、小米、綠豆、紅薯之類的。
但也僅限于售賣自家產的農副產品,不包含投機倒把、低買高賣這類的資本活動。
搞這些貿易一旦被抓住,那要進行勞改批判的。
馮云山躺在炕頭上,聽著外面傳來的三媽和大嫂相互伴拌嘴的聲音,心中卻想的是自己什么時候搬出去住。
雖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也能方便照顧,一家人也團結和睦。
但是因為系統的緣故,他肯定要背著家里人做很多的事情,住在一起多有不便。
要想搬出去住就得重新修一捆窯,不僅要選址,還要有料子。
至于修窯的地方,其實馮云山已經想好了。
那就是溪頭大柳樹上方背靠著山的那塊平地,那里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本就是常年沖擊形成的平地,下方有河流經過。
到時候不僅可以搞種植,還能搞養殖,甚至能發展一些水田出來方便自己搞水產養殖。
而且交通也很便利。
等到自己將池塘的淤泥清理之后,河道有小溪流過,魚塘和蘆葦加上各種樹木,風景也會不錯。
只不過這么好的地方,這么多年來為什么沒有人在那里修窯呢?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安全問題。
住在山腳下,緊靠著河邊。
一旦夏季山洪暴發,遇到大暴雨,房屋頃刻就有淹沒的可能,土窯隨時會塌方。
要想在那里建土窯,土質又太過松軟。
即使是有錢的人家壘了石窯,用磚石造了平房,也同樣要面臨著山洪的危險。
而且前面的那塊空地雖然平坦,也不會那么干旱,但想要種植也不現實。
夏季只要一場山洪,不管種啥都能給毀了。
所以想在這里定居修房,甚至是發展種植。
首先要一左一右修建兩條巨大的水渠,讓山洪過水渠排下方的河流之中。
而且要對上方的河堤進行加固,淤泥進行清除,還要將兩側的加高加固。
甚至要用磚石水泥這類材料才行。
但現在家家戶戶住的還都是土窯,誰會奢侈到拿磚石水泥去蓋房子?
甚至是去修兩條水渠?
畢竟水渠修好了,方便的是整個村里,又不是自己,沒有人會干這樣的傻事。
但是馮云山已經決定做這個傻子。
這么好的地理條件和環境,當然要趁著現在沒人和自己搶,早早的建起來。
等以后經濟條件上來了,早晚有人會看這塊地方。
現在對其他人來說,想在大柳樹的壩上建窯,簡直是異想天開。
但對馮云山來說卻不算什么。
擁有充足的食物,加上系統的產出能幫他換來錢。
這件事情他一定能辦成,不過也要有點啟動資金才行。
想要雇村里人來干活,掙工分,自己是沒那個權利。
只能實打實的給人家發工錢。
只不過現在這個家連10塊錢都不一定能掏的出來。
馮云山看了一下自己的小倉庫,特級粉就算了,這玩意根本不好解釋來源。
而且這樣的好東西,當然是留著自己享用。
普通面粉和黑面就可以拿來售賣,這些東西自己可以大量的交易。
畢竟水泥、磚頭、木材還有各種建筑工具,甚至化肥、農藥、種子、手電筒、蠟燭等這些生活物品也要大量采購。
除此之外,魚也可以撈幾條拿到市場上交易。
這個東西可是稀罕物,一定很受歡迎。
相比于面粉還是魚更好解釋一些,從池塘里撈的,誰也說不上來什么。
等自己賣了錢就開始想辦法修窯,一定要修的又闊又大,收拾的干凈利落。
到時候將所有的生活用品全部配齊。
這樣就能給曉絮一個家了,要不然擠在現在這個破爛的舊窯洞里,只能讓她跟著自己受苦。
......
另一邊,陳曉絮躺在炕上卻久久難以入睡。
枕頭底下壓著的就是那本《紅樓夢》,她是真的想迫不及待的翻閱。
但是屋里就只有一盞煤油燈,要是湊上去在燈底下看書,一定會被其他人發現。
看來只能等到明天趁著外出干活的時候再偷偷看書。
除此之外,腦子里邊出現的最多的就是馮云山的形象。
仔細的回憶著這兩天和馮云山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射在地面之上,就好像在地上撒了一層白霜。
今晚的月亮又亮又圓,也許是因為太亮所以才刺得人睡不著覺。
迷迷糊糊的,她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睡著。
......
第二天,馮云山早早的起來,跟二爸借了自行車。
二爸是村子里面的赤腳醫生,因此有輛老舊的自行車。
經過幾次大修,其他的還好,只有一個剎車能使。
車軸也有點故障,蹬起來比較費力,這也是難得的交通工具了。
自行車的后座上綁著一根細長的麻繩,是用來方便固定東西的。
二媽得知馮云山要去三道彎公社,趕緊拿出了1毛錢。
叮囑著他買一盒洋火,買一塊肥皂。
從系統的池塘里面撈出了四條魚,用麻繩系著,裝在了自行車后的麻袋之中。
又拿出十斤白面,五十黑面。
馮云山跨上自行車,朝著三道灣公社的集市上走去。
這是黃土高原一年里再好不過的日子了。
遠遠近近的山巒,縱橫交錯的溝壑和川道,綠色已經開始漸漸濃重起來。
玉米、高粱、谷子、向日葵……
大部分的高桿作物都已經長了大半截。
豆類作物在紛紛開花,雪白的黃豆花,金黃的中開得耀眼奪目。
這個季節是黃土高原一年四季最具生機活力的時候。
一旦入了秋,這些植物全部被收割之后,便是光禿禿的灰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