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迷惘的唐三藏
- 穿越無天,妖僧如來膽敢造反
- zhang七言
- 2773字
- 2024-05-25 08:00:00
“三藏,你醒了?”觀音的關切,讓各懷心事的靈山諸佛,將目光齊齊投向了從昏迷中醒來的唐三藏身上。
“觀音菩薩。”向著觀音點了點頭,唐三藏又將目光移向其余諸佛,一一見禮后說道:“勞煩諸位擔心,弟子沒事了。”
“唐三藏,修行三百載,你的佛法,還是太粗淺了。”對這個被魔頭無天罵得吐血暈厥的顯眼包,未來佛彌勒可沒有好臉色:
“怎可因為魔頭的胡言亂語,便失了計較壞了道心。須知那魔頭無天不久前才逼得我佛如來涅槃而去,他是靈山所有人的仇人,他的存在是整個三界的浩劫。你若是被他的無稽之言迷惑,小心將來鑄成大錯。”
為了團結諸佛,未來佛彌勒目前采取的策略便是意識形態掛帥。因為無天是敵人,他所說所做都是錯的。并且,彌勒還在不停地彰顯存在感,不停地在無意間強調自己的領導地位。
“弟子知錯。”唐三藏位于眾佛之末,在這等級森嚴的靈山,卻也不敢反對未來佛的說教,只是恭敬向彌勒行了一禮,認錯態度良好。
過了一會兒,見彌勒佛沒有繼續追究,唐三藏這才望著身旁的觀音,小心詢問道:
“觀音菩薩,無天去哪兒了,他后來還說了什么?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在我昏迷之后,又發生了什么。”
“無天離開靈山了。我等眾圣商議后決定先韜光養晦,靜觀其變,暫時不與魔頭無天沖突。無天臨走之前說,所有人不得離開大雄寶殿,由叛徒阿儺迦葉監視。一旦違反,便要注銷度牒,開除佛籍,通報三界,永不錄用。”
聽到如來佛祖的兩大愛徒背叛,唐三藏還來不及唏噓,便又見這番狠毒話語,臉色頓時大變:
“開除佛籍,通報三界?好惡毒的懲罰,這分明是釜底抽薪之計。可他哪里來的權力掌管我等佛籍,無天不是個大魔頭嗎?”
“無天雖是魔頭,現在卻也事實上掌控了靈山。我等暫時并無法反抗。”觀音苦笑了一聲,又接著對唐三藏說道:“對了,他還說,要廢除跪禮,說男女膝下有黃金。”
“竟有這等事?”唐三藏詫異地說道:“這無天鐵齒銅牙,兇神惡煞,卻沒想到,他竟不是胡說。他是真的是在做一個人。”
“哦,三藏,此話怎講?”這一番話,再次激起了觀音了解無天的興趣。
無天到底是怎樣的存在?他說要做人,難道真的是認真的,而不是虛偽之言?
“觀音菩薩有所不知,在人間,的確是很少行跪禮的。三百年前,我還只是大唐一名普通和尚,面見唐皇,也是無需跪拜的。”
唐三藏認真解釋著,說話的聲音卻越來越低。三百年前,那個賞識自己,稱呼自己為御弟的男人,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不可一世。可是如今,連他的大唐都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了。
那年離開長安之前,唐皇李世民特意敬了自己一杯素酒,素酒中有一撮長安的塵土,那是唐皇在叮囑自己,“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在唐三藏心里,唐皇李世民的地位是相當崇高的。不止是因為當年的知遇之恩,不止是因為唐皇封自己為御弟。當年的唐三藏,不正是為了超度涇河龍王,解救唐皇李世民,才下定決心踏上西天取經之路的嗎?
帶著唐皇御賜的通關文牒,唐三藏每到一處地方,說的可都是“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天拜佛求經”。唐三藏取經的初心,可不就是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對了,唐皇還贈送了紫金缽盂,西天路上化齋可多虧了它,功勞大著呢。
那個缽盂后來去哪兒了?哦,想起來了,三百年前來到靈山,厚顏無恥的阿儺迦葉向師徒四人索要人事。為取得真經,唐三藏身無他物,只得被迫將唐皇所贈紫金缽盂交了出去。
故事的最后,唐三藏終究違背了諾言,他已經三百年沒有回過大唐了。
不,這世間哪里還有大唐,正如無天所說,他早成了個亡國之奴。當年的那句江山永固,早已成了笑話。
或許無天真的說對了,自己真的只是一個辜負了唐皇和大唐百姓的偽善無能之人。
沒等唐三藏回憶多久,一道兇厲刺耳的嗓音便打斷了他,并且讓他如墜冰窟。
彌勒又要出手作妖了。
對這位太子爺而言,結局是美好,道路是曲折。經過之前一番商討,他的內心并非不再焦慮,只是恢復了表面的平靜,暫時的按捺住躁動的心。
但唐三藏,今天的表現太顯眼包了。光是被無天活活罵得吐血暈厥,其實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在場之人個個都聽了同樣言語,怎么就偏就你一個人這么激動?你是不是聽信了無天的鬼話?是不是對靈山的信仰產生了動搖?
事實上,這可不是小題大做。當初金蟬子被如來貶下人間,明面上的理由不就是因為在如來佛祖上課的時候走神嗎?
靈山這里可不講規矩和法治,全是大領導的一言堂。領導說你不行,行也不行。領導說你行,不行也行。
例子有很多,同樣是如來弟子,阿依那伐這種全才,卻惹得如來不喜;阿儺迦葉強行索賄,如來卻不管不問。大鵬和黃眉,常理來看應該狠狠懲戒,最后卻只是自罰三杯。孔雀吃人無數,最后還能被加封為佛母。
還有孫悟空,因為強行要求如來替涇河龍王翻案,如來給出的懲罰是“我今以你正法,以肅三界之律”。是的,有沒有傷天害理不重要,讓大領導如來佛祖沒面子,那就是死罪。
靈山的公務員,可不是那么好當的。
如今如來已然圓寂,燃燈又年老昏聵,這靈山,如今不正是他未來佛彌勒的天下嗎?而現在看到唐三藏對無天的政策與言語表示認同,他便順理成章地,把唐三藏帶入成了阿儺迦葉一類的人物。
不僅如此,這唐三藏面色哀傷,分明還動了思鄉之情。唐三藏,在靈山思鄉!這分明六根不凈,當就地正法。或者委婉點說,是要被貶下人間輪回歷劫的。
樁樁件件,皆觸逆鱗。靈山目前最大的領導,這就要開始罵人了:
“好你個不知好歹唐三藏,既然成佛后留在靈山行跪拜禮委屈了你,為何不滾回長安,去做你的凡人富家翁。這佛祖之位,你不做,有的是羅漢菩薩想做。”
“佛門等級森嚴,推行跪禮,才是佛門正道,是為了弘揚我佛的威嚴。你出身南贍部洲,那里人不尊禮數貪淫樂禍,正因如此,如來佛祖為度化爾等愚民,才會命你西天取經。
“如今你早已取得了真經,受封為佛,在靈山修行禮佛整整三百載,卻還在思念凡間。當真是冥頑不靈,六根不凈。你那大唐國,雖有大乘真經,依舊難逃亡國命運,當真是咎由自取,所謂朽木不可雕也。
“聞說凡間有信徒朝圣我佛,為了展示虔誠,三步一跪五步一叩。你既然聽信了魔頭無天的讒言,認為跪拜不妥,那我便罰你一步一叩跪走回長安,從此罷黜佛祖之位,再也不許踏進靈山半步。”
“彌勒佛祖息怒。”聽到彌勒的話語,觀音臉色大變,毫不猶豫便跪了下去替唐三藏求情,同時回頭扯動唐三藏衣角,瘋狂給他打著眼色。
可那旃檀功德佛唐三藏雙目通紅淚光閃爍,卻咬緊牙關沒有向未來佛彌勒屈服,只雙手合十念了聲“阿彌陀佛”,又冷冷望了彌勒一眼,便不再理會。
雖然彌勒佛的話確實難聽,唐三藏也的確很委屈,但此刻更多的情愫,還是因為想家了。
可諷刺的是,亡國之奴,哪里還有家?
無天說得不錯,這佛教確實很不對勁。自己雖然早就發現了,卻一直自我欺騙著。八百年前在西行之路,三百年前在大雄寶殿,唐三藏都偷偷質疑過。如今看來,有問題的,遠遠不僅是一個如來佛祖。
有些人高高在上太久了,久到忘記了怎么走路了。
當年的大唐,是人世間少有的平安樂土,絕不是什么貪淫樂禍、多殺多爭之地。唐三藏在心里偷偷對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