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服從性測試
- 穿越無天,妖僧如來膽敢造反
- zhang七言
- 3581字
- 2024-05-24 08:00:00
作為一個經歷過現代社會秩序的穿越者,從道德這一塊,去評判一個明朝人撰寫的唐朝故事時,完全是降維打擊。
道理簡單概括,大約便是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因此,以實用主義的眼光看,西天取經,的確只是一場宗教戰爭,說什么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不過是忽悠信徒的借口罷了。
當然了,以一個現代人的價值觀去衡量古人的思想,的確是過于苛刻,甚至有些吹毛求疵。但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責唐三藏偽善,甚至開地圖炮,說西游記世界里的整個佛教都是偽善者,卻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回憶整本西游記,除了偶爾出門開個會,西天的佛陀,個個都不怎么出門。在外頭跑業務的都是菩薩、金剛和羅漢。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未來佛彌勒。不過人家是佛門太子,有點特權也難免。
在后傳篇,孫悟空替涇河龍王洗清冤屈之后,如來的確也說過:“三界列佛之內,唯有一人可以不參佛,不朝見,那人便是孫悟空。”
也就是,唐三藏成佛之后,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班打卡,參佛朝見。整整三百年,除了研究佛法和搞辦公室政治,他確實什么也做不了。
合同都簽了,小小唐三藏,能有什么辦法。
就這個角度看,成佛,與無期徒刑,也沒有什么分別了。
收回內心雜亂的思緒,無天沒有在意觀音去攙扶起吐血暈厥的唐三藏,只是望著大殿中的一眾佛陀菩薩,以一個無比霸道的語氣,開始了他的統治宣言:
“罷了,不管爾等是否愿意皈依,從今天起,由我就任靈山之主,都是不可更改的事情。阿儺迦葉何在?”
聽到無天的召喚,阿儺迦葉登時愣住,有些慌亂和不知所措,但相互對視了一眼,還是一同顫顫巍巍走出隊列,向著無天跪拜行禮,小聲回復:“屬下在此。”
這二人本就是西游記原著中的丑角,作者借用二人身為如來最喜愛弟子兼貼身秘書,卻恬不知恥向唐僧師徒討要人事的事件,來諷刺佛教的虛偽和腐朽。在原來的歷史線中,這二人最終也投降無天。
如今直接召喚二人,阿儺迦葉自然就借坡下驢,乘機投效到了無天的陣營。
“站起來,不許跪。”望見二人卑躬屈膝的模樣,無天直接厲聲呵斥:“凡人尚且知曉,男兒膝下有黃金,你二人在佛門修行多年,如何這點道理都不懂?”
一干佛陀菩薩氣憤地望著投靠無天的二人,目光中帶著憤怒與蔑視,但阿儺迦葉都全部無視,遵守無天的命令站了起來。為表現對無天的尊敬,二人改向無天鞠躬行禮。
“我說過,做人,要堂堂正正,頂天立地。今日,我要在這人間俗語之上更改一字,喚作‘男女膝下有黃金’。從今天起,凡我門下,除去父母師長,其余皆不可跪。”
跪拜之禮,其實一開始在周秦漢就有了。《周禮》一書甚至還制定了詳細的標準,如稽首、頓首、空首等。但在那個時期,正式場合中的禮儀坐姿就是跪坐。不管怎么跪,都不需要對整體的身體姿態做大的調整。
那時候的君臣相互拜禮,可不是面對面的兩人你給我磕一個,我又給你磕一個。而是本就跪坐的兩人,一方行大禮,一方還小禮罷了。
到了東漢魏晉時期,北方的胡椅流入漢土,跪坐便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到了唐朝時期,皇帝和大臣便可以相互坐著對話了。到了之后的宋朝,尊卑觀念加強,也不過是變成了皇帝坐著大臣站著而已。
據史書記載,宋真宗一次出巡,“都人望見乘輿,抃躍稱萬歲”。是的,KF市民見到皇帝,也不過是如同追星現場一般歡呼雀躍,可沒有人倉皇跪拜。
到了蒙元時期,來自北方少數民族的跪拜禮再次傳入漢土,跪拜又成了常態。后來又被明清兩代繼承,最終成為高度中央集團下的產物。
哪怕以當下這個時代凡間的風俗來看,跪拜領導也只會被認為是諂媚上級毫無骨氣。更不必說作為現代社會熏陶下長大三觀端正之人,無天對于這些封建習俗自然反感至極。
當下大唐故土那些喜好吃人、字都不識的跋扈武夫,讓他們學習禮節?敢提這個說法,就代表你已經有取死之道。
“屬下遵命。”作為無天推行的第一個政策,不光阿儺迦葉,無天座下十一大高手也都一同拱手回復。
“我要去掃蕩天庭了,在我回來之前,在場所有人不得離開大雄寶殿。一旦違反,無論是誰,皆注銷度牒,開除佛籍,通報三界,永不錄用。阿儺迦葉,此事由你二人監督。”
言罷,無天走下蓮臺,便要離開大雄寶殿。
“無天,我等絕不會歸降于你,將眾佛軟禁于此,毫無意義。若是直接奪去我等頂上三花,胸中六氣,找個監獄將我等關押起來,豈不更加痛快?”
見無天即將離去,觀音菩薩快步走到他的身前將其攔下。
前世的無天,還真就是這樣做的。又是莫名其妙的世界線聯動嗎?建議真好,下次別建議了。沒看見周圍的佛陀菩薩都緊張得要死嗎?
腹誹了觀音一句,無天再向前一步,更加靠近了觀音,微微低頭與她齊高,注視著她清亮的美眸,認真回復道:
“觀音菩薩,我不是你的敵人。我是靈山之主,是你現在的頂頭上司。”
說完,也不待觀音回答,便繞開了她,繼續朝殿外走去。
“那如來呢?你為什么要殺他?”這個答案顯然并不能讓觀音滿意,她又對著無天的背影繼續追問道。
“如來也不是我的敵人,但沒辦法,他既犯了罪,也擋了我的路。”前向走了兩步,無天再次停了下來,回頭對觀音解釋:
“很遺憾,我的時間有限,無法用來浪費在改造如來上。如果你們要擋我的路,結果也是一樣的。”
說完,帶著手下十一大高手,無天一行便離開了靈山。
靈山只是一道開胃菜,要想穩固地統治三界,天庭才是真正的敵人。
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鞏固自己的統治法理,這個不準離開大殿的命令,便是無天對靈山眾佛展開的一場服從性測試。
誠然,如來涅槃之前,也曾叮囑過,要所有人不得不可造次,靜待天時。但現在無天也下了同樣的命令,他們聽的到底是如來,還是無天的法旨?
當然了,如果有人違抗,殺雞儆猴,威懾力自然更甚。
注銷度牒、開除佛籍,本就是在宣揚無天的對靈山的統治。至于通報三界,更是要在佛教信仰里徹底將其封殺。受到這樣的懲處,就算三十三年后如來歸位,靈山也不會再有這只出頭鳥的位置了。
大殿之內,佛光依舊,除了少了如來,似乎什么都沒有改變。
但人心,已經悄然變了。
第一個打破沉默的是未來佛兼密宗之主彌勒,他笑著的時候,圓潤豐滿笑容可掬,總是一副慈悲模樣。只是此刻的彌勒眸光緊瞇殺氣四溢,滿臉橫肉慢步向前的陰翳形象,就顯得有些嚇人了。
“大膽阿儺迦葉,膽敢投靠無天背叛我佛。現在無天已走,我要為佛門清理門戶了。”
“佛祖饒命,佛祖饒命啊。”彌勒此刻的兇相瞬間嚇壞兩位叛徒,二人倉皇逃竄著,一邊考慮著是否要向彌勒宣誓效忠,一邊心里則是埋怨起了該死的魔頭無天。
明明已經接受了二人的投效,偏偏出門不帶上自己,臨走前也不交代一句什么來確保安全。現如今羊入虎口,哪里還有活路?
阿儺迦葉胡亂奔逃,在場其余佛陀菩薩,雖然沒有對二人出手,但在他們靠近之時,都是長哼一聲,金剛怒目,一副躍躍欲試將要出手的樣子。將二人嚇得又趕緊遠離。
這滑稽的神態,宛如過街老鼠,喪家之犬。
跑來跑去,似乎唯一的生路就在門口,阿儺領著迦葉朝門口走去,即將離開之時,迦葉卻攔住了阿儺。
“不能出去,無天大仙有言在先,任何人都不得離開大雄寶殿啊。”
“荒唐,再不出去命都沒了。”
“沒了佛籍,留這條命又有什么意思?”
這場爭執讓阿儺迦葉導致停頓了片刻,剛一回頭,便發現兇神惡煞的彌勒佛就在眼前。二人一陣驚懼,頓時跌倒在地。阿儺迦葉只覺大腦一片空白,連忙掙扎著往后挪動屁股,嘴里胡亂叫嚷著:
“饒命,饒命啊彌勒佛祖……我是無天門人,你要是敢殺我,無天不會放過你的……佛祖,我們也沒辦法啊,如來佛祖都被打死了,不投靠無天哪里還有活路……”
彌勒沒有說話,只是冷臉繼續向前。隨著彌勒愈發逼近,阿儺迦葉退無可退,竟直接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
“站起來,不許跪。適才無天曾說,男女膝下有黃金,你二人卑躬屈膝,哪里還有佛門中人的尊嚴。”眼見彌勒快要演不下去,觀音菩薩終于出來打圓場了:
“彌勒佛祖息怒,如來佛祖涅槃之前有言在先,要我等不可輕舉妄動。在這危機關頭,為了兩個無恥叛徒得罪無天,只怕并不是明智之舉。”
彌勒佛自然是裝的,以他未來佛的修為,真要出手,早就輕松格殺二人。故意做出清理門戶的姿態,不過是一種政治作秀,宣揚一下佛教太子的存在感,暗示自己對在場之人有領導義務罷了。
觀音菩薩上前解圍,的確是展現了政治情商。然而,她剛才引用了無天的話,卻也引起了彌勒佛的警惕。
用一個魔頭的話來規勸佛?這豈不是倒反天罡。若是認可了無天的觀點,只怕遲早會如無天所說,自我帶入為無天的下屬。
“哼,看在觀音菩薩的面子上,饒你們不死,滾吧。”踹了兩只喪家犬一腳,阿儺迦葉如蒙大赦,趕緊逃到大雄寶殿的角落去了,再也不敢彰顯存在感。
沒有在意那兩只過街老鼠,彌勒佛又趕緊勸誡起了觀音:
“觀音菩薩,我佛門等級森嚴,自然不可廢除跪禮,切莫中了無天的奸計啊。”
觀音的額頭微微皺起,但為了佛門的團結,她沒有和彌勒爭論,只是微微點頭,便自顧自回到了自己的蓮臺。
并非是認同了無天,只是,作為在場為數不多的女性菩薩,無天立下不許跪的規矩,與這一字的更改,的確讓她感受到莫大的尊重。
想來即使是魔頭,也并非是要全面否定的。未來佛彌勒,會不會有些太敏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