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政府質量的生成、效應與機制

第一章 過程導向的治理革命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我國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由此開啟了我國進入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新時期。2021年建黨百年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凝練為“全過程人民民主”,這為過程導向的國家治理理論構建提供了實踐命題。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制度優勢,因此構建“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過程導向治理理論是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基礎工作。當前我國面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歷史任務,黨和政府是國家治理的核心主體,因此,治理轉型的任何改革首要依賴于高水平的政府質量,即公權力的高品質運行。國內外國家治理的經驗表明,高水平的政府質量不僅是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先決條件,也是公民與政府構建協同共治關系的必要條件,更是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因此,政府質量成為理解國家治理現代化改革成效的重要視角,也成為評價國家—社會關系的重要概念。本書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致力于探究政府質量之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理論及實踐意涵。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轉變為國家治理效能的制度命題,這一轉變的實現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備高質量的制度執行能力來建設“有為政府”,政府質量作為制度執行能力的關鍵要素驅動著治理效能的持續轉化。當前中國處于社會轉型期和深化改革期,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社會風險矛盾顯性化,制度建設進入攻堅期,政府對市場與社會主體的公共服務、商事服務和社會治理等職能進一步凸顯,這客觀上對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公共權力行使以及政府質量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新興信息技術蓬勃發展,正通過技術賦權和技術賦能的雙重機制進一步驅動著政府質量的提升:一方面,技術賦權令公眾參與意識逐漸增強,公眾訴求得以在網絡空間快速形成、表達和傳播,這提升了社會參與公共事務、監督公共權力的能力;另一方面,技術賦能顯著提升了政府對社會偏好的回應、服務和傳播能力。因此,依托上述兩種機制共同塑造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和協同共治格局,成為數字時代提升政府質量、驅動治理效能的重要命題?;诖?,本書在治理理論、政治過程理論的基礎上形成本土化政府質量理論體系,同時進一步立足中國實踐,通過問卷調查、實驗和大數據等方法實證地評估地方政府質量,并基于政治過程理論與國家—社會關系理論來分析和評估政府質量的生成機制及其政治效應,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中國政府質量的理論及評估體系,提煉出提升政府質量的若干可行路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灵台县| 横山县| 广南县| 达日县| 佛教| 石家庄市| 静海县| 新竹县| 行唐县| 华阴市| 城口县| 偃师市| 当涂县| 达尔| 察隅县| 光山县| 福清市| 安庆市| 平遥县| 西吉县| 揭东县| 新巴尔虎左旗| 巢湖市| 苗栗县| 迁西县| 黎川县| 工布江达县| 公主岭市| 怀化市| 洛浦县| 南涧| 云霄县| 广丰县| 揭阳市| 贵溪市| 邻水| 抚宁县| 盐山县| 乌审旗|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