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動員
- 垂死病中驚坐起,列強竟是我自己
- 愛喝可樂的玉昆
- 2540字
- 2024-05-17 20:59:00
收到阿希的警示之后,韓縝他立刻叫上了王煥、田奮等人商討了起來。
田奮這幾日帶著兄弟們在近海打魚,并未走遠。
“這個后龍社具體有多少人,多少青壯?”
木料加工廠廠長王和忍不住率先問道。
“阿希也不清楚,他們宛里社也是外來戶,對這一代的了解比我們多不了多少。”
王煥回答道。方才阿希前來報信,他也在一旁。
“那就按兩千人算,青壯得有五百。”
張琮估算道。
“咱們現在一共也就一百八十七人,十五歲至六十歲的青壯,也只有七八十人左右。”
新鄉現如今的人口中,青壯的比例比正常要高很多。
“七十對五百,差距很大啊。”王琮皺著眉頭說道。
“其實我們連七十人都沒有,新鄉現在有近一半人來到東番還不到一個月,讓這些逃難來的災民拿著武器和土人去拼命,還是這種懸殊的比例……”
人是田奮拉來的,他對這些災民有更直觀的了解,他想了想,繼續說道:“可能我們剛將這個情況告訴他們,就會有人收拾行李逃跑了。”
田奮說得有理,這些災民從老家走到縣城、府城去乞食,再而冒著風險來到東番,為的就是一口吃食,不至于使自己餓死。這才吃了幾天飽飯,就要和土著去拼命,大多數人第一個想法不是跑路,那才怪了。
至于為了口飯拼命?
拉倒吧,他們要是有這種勇氣,早在閩南就殺土豪分田地,自己給自己開倉放糧了,那會攢到現在?
后世很多人感慨,說東亞人是最好管理、最好壓榨和剝削的,只要給他們一口飯吃,只要還有一絲活下去的希望,不逼到絕路上去,他們就不會拿起武器造反。
對于這些方方到來的災民,他們對周圍的環境還沒怎么熟悉,自然不會產生什么太多的向心力和認同感——土人來了就跑唄,這島這么大,聽說還有游擊將軍鄭芝龍建立的村寨,跑到那里肯定安全……
“不如我們把人手都召集回來,躲在寨堡里,土人沒有火炮,也沒有攻城器械,圍上幾天,自己就撤了。”
王煥建議道。
“不行,水稻馬上就要收割,若是那什么后龍社的土人圍上幾日不走,定然就耽擱了。若是他們給水稻搶收,或是一把火燒了,接下來的幾個月,咱們都得喝西北風去。”
王充立刻否定了王煥的建議。那五千多畝即將收獲的水稻是新鄉眾人的命門,不能有絲毫的閃失。
“有沒有可能,阿希那個小姑娘聽錯了,后龍社根本就不準備找咱們的麻煩?”
張琮斟酌了片刻,接著說:“或者那什么后龍社確實要來找咱們麻煩,但時間不對,并不是兩三天后……”
張琮的話給大家都說沉默了。
是啊,突然有一個月余之前都不認識的陌生人跑過來,對你說有人要害你,任誰都要先懷疑下這個消息的真實性。
對于阿希來說,新鄉的眾人只是一群才認識不久的陌生人,即便她說得確有其事,但她的出發點呢?
“其實,我們可以主動出擊。”
韓縝從會議開始,便一直沉默,似乎是在慢慢推演著什么。許久,他才開口道。
“咱們誰都不知道那個土人小姑娘帶來的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也沒有時間和能力去驗證這個消息。
換句話來說,咱們沒有試錯的成本。
我們現在只有一百多人,如果提前沒有準備,幾百個土著人只需要一個沖鋒,便能將分散在各處工作的眾人打得沒有還手之力。
我們也不能一直龜縮在寨堡里面,誰也不知道那些土著人究竟會不會來,什么時候來,從來都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既然如此,我們干脆主動出擊好了。
土人的戰斗力不值一提,連山里的土匪都不如。
而我們,雖然大家都沒有戰斗的經驗,人數也處于劣勢,但我們在武器上有著巨大的優勢。
通過和宛里社這一段時間的接觸,這些土人最多也就是穿著樹皮制作的鎧甲防身,武器也多是削尖的木頭、骨頭做的箭鏃,沒有絲毫冶鐵鍛造的能力——這還是曾經在海邊時常和外界接觸的社子。那處于內陸、幾乎不與外界接觸的后龍社,只會更加落后。
反觀我們,有長刀,有鐵質的長矛、箭鏃,還有剛剛研發出來的震天雷。
特別是火藥,那些土人沒見過這些,猛然之下定然慌亂。
我們可以帶上二三十個青壯到后龍社去,帶上全部的震天雷,然后在夜間偷襲他們,只要能將他們的酋長炸死,剩下的人沖散,短時間內,他們就不會有精力來找咱們的麻煩。
至于以后——等稻子收割之后,有的時間陪他們慢慢玩。
當然,如果到了后龍社,發現那里的土人并沒有找我們麻煩的意思,或者根本就沒有后龍社這個地方,就權當是一次武裝演習罷了,順便對南邊的叢林進行一次勘探。
為了以防萬一,在我們主動出擊的時候,其他人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先在寨堡里面暫避,左右不過幾天的工夫,這點時間還是耽擱得起的。”
韓縝一口氣說了很多。不過他并沒有把全部想法和盤托出,比如真的找到后龍社,卻發現他們沒有襲擾自己的想法,同時又有可乘之機——韓縝不介意把阿希的情報給做實了。
韓縝的想法首先便得到了王充的支持。作為震天雷的制造者,經過這一段時間來的實驗,他對震天雷的威力有著相當充分的了解。
這種一個陶罐扔過去,一丈范圍內非死即傷的大殺器,莫說是對付土人,就算是縣里的那些守卒,也綽綽有余。
不要說從來沒見過火藥爆炸的土著人,就連最近時常聽到爆炸聲響的新鄉民眾,第一次近距離看到震天雷爆炸,也會被嚇得呆愣很久。
王充幾人是被請來商議,而有表決權的還是韓縝、王煥、田奮三人。
田奮完全支持韓縝的提議,王煥對于即將到來的戰爭,或者說流血沖突并沒有什么好的辦法。
因而,決議很快便達成。
不多時,韓縝便召集了30名青壯,包括田奮兄弟幾人、張樹、王庠等。這里面近半是最初和韓縝一起來到東番的老人,三分之一是劉二柱他們第一批到來的災民,其他的才是這一個月來,到達的新人。
韓縝和他們簡單說明了情況,這些按照從早、從膽、從單(來東番早、膽子大、單身無牽掛)選拔出來的青壯并沒有掉鏈子的,每人分了刀或是長矛,幾個自薦說箭術不錯的又給配發了弓箭,將這段時間王充他們生產的一百多個震天雷分了下去,提前吃完晚飯,一行人便連夜出發。
時間很是緊急,從阿希口中得知的消息是,后龍社到宛里社需要一個白天多些的時間,宛里社到新鄉需要半天路程。而后龍社、宛里社、新鄉并不在一條直線上,三者之間呈現一個不規則的三角形,大致是新鄉在宛里社的正西稍微偏南一點,宛里社在后龍社的正北偏西方向,而新鄉則是在后龍社的西北處。
新鄉到后龍社,大概是一個白天的路程。
契格說要在三天后出發攻打新鄉,巴宰到宛里社已經是第二天上午了,阿希來到新鄉報信,是第二天午后。
也就是說,按照阿希的情報,最遲明天天黑前,契格他們就要出發。
若要先發制人,留給韓縝他們的時間,就只有這一個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