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那張寶座,已經與魏王府無緣
- 大唐:國庫老鼠含淚走,我的私庫堆不下
- 瓜州有點甜
- 2117字
- 2025-08-23 13:20:31
“陛下對太子心存不滿,朝野上下皆有察覺,可終究,未曾有過廢立之意吧?”
“那要看你站在誰的立場。換作你是太子,眼見陛下對青雀的恩寵逾制,賞賜之豐厚甚至超過了東宮,更默許魏王府廣納賢才,你會作何感想?”
“你難道不會覺得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你可會甘心束手待斃,坐等被廢?自古廢太子,可有善終者?”
李想的這番話,字字句句都像是說到了李承乾的心坎里,精準得令人心驚。
“這么說……太子早已認定儲位不保了?”
武媚娘何等聰慧,立刻領悟了其中的關鍵。
“自從他腿疾,這顆疑懼之心便已種下。跛足之人為君,歷代未有先例。起初或許是自怨自艾,才做出那些悖逆之舉??杀菹拢瑫r至今日仍對他存有一絲期望。然而,太子本人卻未必這么想。你想,一頭被逼入絕境的困獸,又豈會坐視一切被奪走?”
“難道他……他敢效仿當年玄武門之事?可他并非當年的陛下,此舉無異于自取滅亡!”
“若不放手一搏,又怎知沒有勝算?退一步說,即便他不敢對圣上有所不敬,難道連動一動魏王的念頭都沒有嗎?”
“這……”
武媚娘秀眉微蹙,一時竟有些語塞。
“我再問你,太子若真行此險招,無論成敗,你以為他的東宮之位還坐得穩嗎?”
“若是敗了,自是萬劫不復,可即便僥幸得手,只要大明宮仍在陛下掌控之中,他的下場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陛下龍體康健,這天下,便不會有第二個玄武門?!?
“依王爺之見,太子殿下的儲位已是岌岌可危了?”
面對武媚娘的疑問,李想的嘴角勾起一抹難測的笑意:“也就是這幾年內的事了。”
“既然太子儲位不保,那豈非意味著魏王殿下將是入主東宮的不二人選?”
武媚娘的看法,也代表了朝野上下絕大多數人的心聲。
李泰乃陛下嫡次子,圣眷正濃,儲君之位仿佛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媚娘,你且換位思量,設身處地為陛下想一想。他膝下皇子眾多,自然不愿看到自己身后,兒孫們手足相殘,落得凄涼收場。倘若廢黜太子,改立魏王,你覺得太子還能有活路嗎?以李泰的心性,他能容得下本王,容得下雉奴,乃至其他兄弟嗎?”
李想的這番話,是武媚娘從未深思過的角度。
甚至滿朝文武,也鮮有人從這個層面去揣度儲君的人選。
李世民自己便是踩著兄弟的尸骨登上的皇位,為了史書上的名聲不至于太過難看,他定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們重蹈覆轍,那將是何等的諷刺。
當然,這終究只是他的一廂情愿罷了。
“以妾身對魏王殿下的認知,他絕非寬厚之人,若他登基,太子殿下性命堪憂,其余諸位王爺恐怕也難得善終。”
武媚娘沉吟片刻,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正是此理。你能看透這一點,陛下又豈會想不到?所以,你莫看李泰如今風光無限,實際上,那張寶座早已與他失之交臂?!?
“所以,這便是王爺您既不親近東宮,也疏遠魏王府的緣由?”
武媚娘心思聰慧,經李想一點撥,瞬間便領會了他置身事外的態度。
“可以這么說,但也不盡然。不過是志趣不同,不便為謀。本王真正期盼的,是陛下江山永固,趁此良機,將大唐的根基徹底重塑,屆時,方是推行新政變法的良機。”
“變法?”
武媚娘的臉色瞬間煞白。
這還是她頭一次從李想口中聽到如此驚世駭俗的字眼。
自古以來,變法乃是強國之策。
然而,推動變法之人,幾乎都不得善終。
商鞅的下場,便是最好的明證。
“對,變法!但此事不急于一時,尚需數年籌謀!”
……
秋風吹過,草原上的草木由青轉黃,而朔州城卻迎來了它一年中最鼎盛的時期,比往昔任何時候都要繁華。
庫徹是一個來到朔州還不足一年的薛延陀人,對眼下的生活感到前所未有的滿足。
清晨的鈴聲將他從作坊宿舍的睡夢中喚醒。
他利索地起身洗漱,隨即走向作坊食堂,享用了一頓在草原上連做夢都不敢奢求的飽飯。
飯后,他精神抖擻地來到自己的崗位,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他是一名棉紗作坊的搬運工,干的是最純粹的體力活。
從田地里運來的新棉,在經過脫粒處理后,便會送到他們這里。
庫徹的職責,就是將一麻袋一麻袋的棉花從貨運馬車上卸下,再搬運到指定的工位。
朔州城里各類作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但多數新來的移民都奔著官府許諾的百畝田地去了,愿意留在城里做工的人反而成了少數。
這無形中,便為庫徹這樣的胡人提供了謀生的機會。
他并非戰俘或奴隸,而是主動前來投奔的,因此在待遇上比其他人要好上一些。
“庫徹,你聽說了沒?東家說明年還要擴大場子,到那時,我們興許就不止是搬運工了,有機會當上匠人!”
一個同樣扛著百斤重物的工友,中氣十足地與他閑聊。
對于他們這些薛延陀漢子來說,成為一名作坊匠人,是他們目前最大的指望。
匠人的工錢更高,活計更體面,晚上還能免費去夜校讀書識字,甚至自己的孩子都能免費上作坊辦的蒙學和小學,這樣的好事,誘惑力實在太大了。
“我也聽說了,咱們東家是長安來的大戶,明年要種更多的棉花,作坊自然也要跟著擴建。不光是咱們這,我聽說其他幾家作坊也都在招兵買馬呢?!?
庫徹扛著棉花袋,緊隨著工友的腳步答道。
“是啊,你看現在這城里,哪還有乞丐的影子?只要有手有腳,就不愁沒活干。各家都缺人,咱們的機會就來了。前幾天我剛去書鋪買了本字典,打算自己先學著認字。只要咱們誠心跟著大唐干,日子肯定差不了?!?
“沒錯,城里那些早年東突厥遷來的人不也常說嘛,只要安分守己,聽朝廷的話,日子只會越過越紅火?!?
“要是能識文斷字,得到唐人的看重,我們也能成為真正的唐人。我現在是看透了,這世道,只有跟著大唐才有好日子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