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提前瓜分九龍倉
- 職穿的快樂從落地73年港島開始
- 飛機上的老船長
- 2157字
- 2024-07-06 12:00:00
“年輕人,既然大家都有誠意坐在一起,你不妨開個有誠意的價格,港島上的那兩處廠房我也很感興趣,一塊十萬呎,一塊六萬呎,你千萬不要說出三年前怡和洋行競拍中環地皮的價格。”霍營東伸手在地圖上畫了個圈,目光盯在位于銅鑼灣的地皮上,那是僅次于中環的絕佳位置,另一塊位于灣仔的有些偏僻,但面積更大。
“銅鑼灣的四千萬,灣仔的兩千萬,這個價格充滿誠意了吧?”許天放在為銅鑼灣先報出八千萬的高價后,轉而說出了自己另一個價位,頓時給人一種打折促銷的詭異感覺。
“你不會以為你已經擁有了這兩塊土地,而且土地用途也變成了商業用途了吧?”鄭玉彤又投入戰局,“在我看銅鑼灣的最多值三千萬,灣仔的兩千萬還行。”
許天放聽到老鄭前半句正要懟過去,聽到后面的報價,發現老鄭還是挺實在的。
“你想要哪塊?”他好心的詢問老鄭。
鄭玉彤搖頭,“這兩塊霍先生和胡先生都相中了吧?”
二人同時點頭,霍營東是在場所有華商里最早進入房地產行業的,他對普通的地皮已經不感興趣,但如果能在港島繁華地段蓋一座自己的寫字樓作為總部,那會有一種很高的成就感,僅次于位于中環的總部,還能留給四個老婆生下的眾多子女們作為家產。
“你看中了哪塊?”胡迎湘出身富裕家庭,父親在港島經營的士公司起家,與雷家經營巴士相似,做這個生意的人,黑白兩道都有些交情,但他沒有子承父業,而是考取了建筑師執照后,開始利用父親的資金成立地產公司,引發港股雪崩的假股票,就是他成立的合和實業公司的股票。
喜歡建筑的他,很希望有一座自己的地標建筑,這一點和陸豐年相同,二人都是建筑師出身,但胡迎湘有個有錢的老爹,眼界高目光遠,這一點就不是白手起家的陸豐年能夠比擬的。
“銅鑼灣,三千萬,我可以接受。”霍營東的手最后停在銅鑼灣的地塊上,雖然買下后還要向政府支付一大筆錢用作改變商業用途,但以現在的行情看,在經濟環境沒有恢復前,只需要幾百萬就可以搞定。
胡迎湘盯著灣仔靠近半山的地塊,看了好一會,說道:“灣仔那塊兩千萬,我要了。”
“二位前輩爽快。”許天放微笑點頭,立即拿起筆在地圖上的兩個圈圈內標上霍3000和胡2000的字樣。
霍、胡二人看著地圖上面彎彎扭扭的字有些別扭,還有種受侮辱的感覺,但誰讓年輕人和他們兒子差不多大呢,也不好計較。
“老鄭,你想要哪塊?”許天放知恩圖報的再次詢問鄭玉彤。
“尖沙咀碼頭。”老鄭執著的說道。
“我對這塊地的估值是五億。”許天放沒有再次拒絕,而是豪爽的開出價格,看看在場的誰能掏的出這么多錢來接盤。
“你是認真的?”老鄭眉頭皺的很緊,臉上的譏諷也不見了,“你收購藍煙囪才一億。”
“確切的說我對豐業地產完成全面要約收購后,至少花了一億三千萬,但你不能按照土地單價來計算,現在港九繁華地段的土地,面積越大價格也會成倍增加,現在全港九的好地段哪還有第二塊地皮能夠比的上尖沙咀碼頭,而且我還有個利好的消息贈送給大家。”
見到眾人的目光看過來后,許天放清清嗓子,“尖沙咀碼頭對面的物業也都被我收購了,加一起也有二十萬呎。”
“你說的是廣東道東側的物業?”李家城想起自己為了套現賣給萬華公司的兩棟老樓。
“是。”許天放坦誠道:“我在過去幾個月一直在收購廣東道物業,就是為了與尖沙咀碼頭的地皮打通,我要讓廣東道成為我的步行街。”
“你就這么有自信,一定能夠吃下九龍倉?”霍營東不可思議道:“九龍倉背后的怡和洋行不會輕易撒手,怡和背后的凱瑟克家族在港島影響力很大,當初政府禁止為我開發的樓盤通水通電就有凱瑟克家族的功勞。”
“所以我才需要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先吃掉九龍倉,未來中環也是我們的,就像當年的華人行一樣,華人眾志成城,港島都在我們腳下。”
“年輕真好。”胡迎湘微笑道:“我很愿意支持你,但我能夠給你的只有資金和施工上的幫助,至于如何與怡和較量,這個超出我的能力范疇。”
“這方面我已經聯系了其他人,我有辦法搞定,現在需要大家在資金上能夠盡力挺我,其他的交給我就好了。”
“許先生,你的意思是不是,”李家城斟酌道:“你想把尖沙咀碼頭最大的地皮留給自己開發,然后將廣東道東側的物業交給我們開發?”
“沒錯。”許天放點頭,老李不愧是老李,思維就是敏捷,“我當初為了收購這些物業花了上億,現在我愿意按照原價轉給你們,有當初的交易合同作為證明童叟無欺,但會有個要求。”
“你想讓我們按照你的整體規劃來設計建造?”胡迎湘說道。
呃……許天放呆了下,這的確是他的目的,但對方怎么猜的這么快。
他再次點頭,“沒錯,就是這個要求,我希望大家合力在尖沙咀建造出龐大的商業建筑區,有商城、酒店、餐廳、寫字樓、公寓,大家可以在整體規劃上提前做好分工,限定每個人負責的范圍,避免咱們內部惡性競爭。”
“這一點,我和李先生已經有過合作。”許天放看向李家城,希望他來幫自己說兩句。
老李很識相的說道:“我和許先生在深水埗有類似的合作,我負責住宅類項目的建造和出售,他負責商業類項目的建造和經營。”
許天放緊接著說道:“我們還可以彼此換些股份,避免某一家盈利太低,這樣做既能保證各自獨立發展,又有一個共同的大鍋來兜底,不知道諸位的意見如何?”
“據我所知,廣東道東側的物業都是狹長型,另一邊就是亞士厘道,不適合開發大型商業項目。”李家城對那里很了解,要不然當初缺錢的時候也不會選擇賣掉那里的物業,全港都知道他的長江實業最喜歡囤地收樓坐等高價賣出,現在絕對不是屬于高價賣出的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