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舉報信
- 和離后,渣男世子跪下喊我娘娘
- 衍曦
- 1367字
- 2024-04-17 14:10:10
那知縣,老老實實地交代了何老爺授意他逮捕周家夫婦、并用“買賣人口”給他們定罪的過程。
如此,一切都盤問清楚了。
只剩一個問題。
“周家夫婦,如今去了哪?”
“那卑職也不太清楚。聽說是去了裕陽縣。”
“我明白了。”
陸延均一刻也不多待,立即起身要走。
知縣打躬作揖地跟在他身后,模樣恭敬到滑稽的地步,“九皇子,您可千萬別把我這些話跟第二個人講。要何老爺知道,我的烏紗帽可保不住了。”
“你盡管放心便是。”陸延均淡淡道。
那知縣還是心存疑慮。他將陸延均送出衙署時,嘴上還不停在碎碎念“您可千萬別說”、“我就全仰仗著您了”這一類的話。
陸延均也只是淡淡地答應(yīng)著。
回到皇宮里,陸延均立刻吩咐人去裕陽縣尋找周家夫婦的下落。
還沒交代完事情,阿和卻急急忙忙地邁進(jìn)重華殿,說皇帝要見他。
“父皇有說什么事嗎?”
“沒說。”阿和無奈搖頭,“只是叫人來送了個信。”
“我這就去。”
陸延均只好暫且放下手上的事,起身去了養(yǎng)心殿。
出乎他意料的是,一向沉穩(wěn)冷靜的皇帝,竟在殿中負(fù)手踱步。
陸延均走去,行了個禮,還未開口問好,皇帝便拿起桌上的幾張紙,塞到了他手里。
“你先看看。”
陸延均有些遲疑,一邊低頭翻看,一邊問,“這是什么?”
“不知是誰送來的信,一早就擺在了朕的桌上。”
陸延均目下十行,迅速看完了信。
他眉頭微皺,神色霎時凝重起來。
這封信,相當(dāng)于一封舉報信。
信中詳盡地敘述了霍太師被誣害一事的經(jīng)過。
邏輯清晰,有憑有據(jù),字字懇切。
涉及此事的人,名字與官職都寫得一清二楚,毫無隱晦。
而且,即使是寫這樣一封只需陳述經(jīng)過的信,即使寫信人有意用龍飛鳳舞的筆畫隱藏自己真實的自己,那斐然的文筆依舊藏在這字里行間。
這絕不是等閑之輩。
陸延均立刻想到了一個人的名字。
章云征。
“均兒,均兒啊。”皇帝不禁嘆氣,“你覺得這封信,會是誰寫的?”
“兒臣實在不知該從何揣測。”陸延均答。
皇帝沉默了下。
他了解陸延均。
陸延均一向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從這短短幾頁紙,他相信延均能看得出很多事情。
他想,大抵是陸延均謹(jǐn)慎,不愿多說。
“能將信送到養(yǎng)心殿,能有清楚縝密的條理,能有這樣不俗的遣詞造句……我只能想到幾個人。可這些人,跟霍家并沒有什么關(guān)系。為何會將這起案件考證得如此詳實……我實在是想不出緣由了。”
“父皇,依兒臣看,這封信是誰寫的,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您打算怎么處理這封信。”
皇帝無可奈何地?fù)u了搖頭,“這些年,我常常想起這些事。雖然我沒有證據(jù),但我心里的估量,與這封信闡述的經(jīng)過,相差無幾。”
“那您的意思是,打算處理信中提到的那些人了?”
“均兒,你不明白,我雖是一國之君,但身不由己,也是常有的事。這信中提到的人,你也認(rèn)識。位高權(quán)重,我根本碰不得。他們就像連根樹。動一根樹枝,就會天翻地覆。”
陸延均默然。
信中提到的人,基本不是去世,就是隱退。而今仍留在官場上的人,寥寥無幾。
而且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礙于人情與面子,才在其中幫了一點小忙,無意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真正陷霍太師于不義的,除了靖安侯,還有一個人。
如今的吏部尚書,陳甫。
父皇忌憚的人,就是他。
思忖片刻,陸延均問道,“那父皇,打算怎么辦?”
“只能當(dāng)沒有收到這封信吧。”
“寫信的人,如此懇切,必定是很希望能得到一個結(jié)果。”
“所以,延均,如果你對來信人的身份,有任何想法,請你告訴我。他一定很惦記霍家的事。我不會怪罪他。我只是想跟他坦誠地談一談。”
“兒臣明白。”陸延均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