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農士工商
-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
- 公孫無咎
- 2111字
- 2024-09-16 00:05:00
李惲如今要恢復縣中府兵,自然也得從經濟上進行考慮。
若是繼續沿用原來的政策,讓府兵自備武器鎧甲自然是不行了,現在的軍戶根本承擔不起購置鎧甲的費用。
但軍隊卻又不能沒有甲胄,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戰場上披甲和不披甲完全就是兩回事。
十倍的無甲死兵都不見得能正面對抗披甲戰兵。
府兵無法自備甲兵,那就得靠縣里面提供了。
“錢,糧!”
李惲在紙上寫下了這兩個字。
縣中府庫如今不過有四萬七千貫,要整頓府兵,重建團結兵至少需要八萬貫,以后每年還需要至少兩萬貫。
依靠如今縣中的財政情況是無法進行的,必須要想辦法弄到一筆錢才行。
“看來得把裴皓藏起來的小金庫找出來了!”
說干就干,第二日李惲就帶著李瑄、張云和自己從長安帶來的親兵前往盧循交待出的地方。
經過一番尋找,果然找到了裴皓藏寶之地。
“裴皓這些年到底弄了多少財貨!”
看著眼前堆積如山的財貨,李惲也不禁咋舌。
“真正的小官巨貪啊!”
“這裴皓就算是比不上和珅、王宜林怕也差不多了吧!”
李惲自然是高估了裴皓,裴皓自然是比不上和珅、王宜林兩人的,不過他弄的錢確實不少。
一開始李惲還很震驚,不過仔細想想也就感覺不足為奇了。
這犍為縣可是蜀南第一大縣有鹽鐵茶蜀錦之利,又是交通要道,那裴皓盤踞在縣中二十多年,有這些財貨也正常的很。這樣一看,反而有些少了。
張云帶著人用了七天時間才統計出來結果。
“郎君都已經統計出來了!”
“有多少?”
“價值在二十七萬貫上下!”
“有錢了!”這是李惲的第一反應。
“郎君,這些財貨該如何處置?”
李惲沉吟片刻,“十萬貫送去長安交給圣人,五萬貫送去成都,一萬貫分給兄弟們……其它的送進縣庫…”
張云卻沒有立即應諾,而是道:“郎君不留點下來!”
李惲聞言一愣,面色不善的看向張云。
張云當即解釋道:“郎君,這批財貨按理應該算做戰利品……我大唐慣例是戰利品留三成……”
“郎君可以不要,但卻不能忘了張都尉才是!”
李惲拱手一拜道:“多謝提醒,某差的犯了大錯!”
“如此,送往成都的減少一萬……給嘉州張都尉送去兩萬,另外留下兩萬備用!”
“如此縣中還有八萬貫,也夠用了!”
“諾!”
……
“這李二郎果真會做人啊!”
收到李惲運來的財貨后,張方感嘆道。
“先拿出五千貫給弟兄們分了吧……”
“諾!”
“等等,就說這五千貫是犍為縣令李惲犒勞眾兄弟的……”
“諾!”
……
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收到李惲派人運來的財貨之后,也是大喜。
了解這批財貨的來歷和分配之后,他對身旁的鮮于仲通道:“李惲此子前途不可限量啊,當與其保持好關系……”
知道李惲要整頓府兵,重建團結兵,他思忖一番后給李惲撥付了五百副甲胄,和三千件兵器,兩百匹軍馬。
劍南節度使的軍力在九大節度使里面雖然是最弱的,但卻也是最富裕的。
不只是錢多,糧多,武器甲胄的庫存也是最多的。
這點武器裝備對成都武庫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需知道安史之亂爆發后成都武庫可是一下子拿出來了足以裝備二十萬人的軍械。
鮮于仲通也是把章仇兼瓊的話牢牢記在心里。
心中想著,該如何才能與李惲拉進關系。
回到家后,鮮于仲通把自己心中所想告訴了自己的夫人。
“郎君可還記得那楊釗!”
“這個自然記得!”
“那楊釗如今不是跟在李惲身邊做事嗎,那楊釗之女如今也跟在李惲身邊……”
鮮于仲通在其夫人的提醒之下,一下子醒悟過來。
第二日他就準備了整整一車的禮物前往楊釗家中。
到了楊釗家,發現楊家竟然家門緊閉,看樣子好像許久都沒有人居住了。
向左鄰右舍打聽一番后,才得知楊釗一家子竟然搬進了李惲的莊子。
“好好好!”
鮮于仲通大喜,當下又派人回去弄來了一車禮物。
午后他方才帶著兩車禮物前往李惲的莊子。
裴柔見到鮮于仲通送來的禮物簡直笑得合不攏嘴。
“哎呦,看看這綢緞……看看這簪子……”
“看來還是我們家盈兒有本事!”
“若是盈兒能夠……咱們家就可以去長安了!”
一旁的楊暄打擊道:“阿娘,阿姊雖然……但怕是……”
裴柔道:“你懂什么,男人嘛還不都一樣……”
……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兵不強!”
“農、工、商、兵四者皆不可缺……”
李惲環顧著眾人侃侃而談。
縣中大小官吏皆是頻頻點頭。
“諸位可有好的建議?”
李惲坐下后向眾人詢問。
“明府,我縣農、商都不算差,短時間之內很難有所突破,下吏以為當著重于工與兵!”
新官上任的楊釗第一個站了出來。
“喔,說說你的看法!”
楊釗先是向李惲躬身一拜,然后又向眾人拱了拱手這才繼續說話。
“明府,諸位,前些時日在明府的指點下,在江東發現了大量的瓷土,這瓷土……有了這瓷土咱們完全可以燒制瓷器……想必大家也知道這瓷器的利潤……”
楊釗說到瓷器這時,眾人也都頗為心動,紛紛議論起來。
待楊釗坐下后,王進卻是起身了,“這瓷器雖好,可是咱們要弄出來還有三個問題要解決……”
他喝了口水繼續道:“其一,工匠,縣里根本沒有會燒制瓷器的工匠……”
“其二,是燃料問題,燒制瓷器需要大量的木炭,這就需要大量的木材,如今縣中林地大多在生番手中……”
“其三,是瓷器的銷路問題,這瓷器不比其他物品,一般的商人根本無力經營……”
聽到王進說到銷路問題,李惲一下子想到了入蜀之時遇到的李毅。
李毅的情況他也打探過了,其家世代經商是蜀中有數的商人世家。
他能夠經營好糧食、鹽鐵,瓷器自然也不在話下。
何況從打探的消息看其在家族中地位比較尷尬,自己完全可以把他招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