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思路

從學理探討的角度來看,法經濟學上的“需求定理”為不同部門法及其風險控制工具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提供了科學的思路。在法經濟學看來,法律“制裁就像是價格,并假設人們對于制裁的反應與對價格的反應相同,人們通過減少消費對較高的價格做出回應。因此,可以假設人們對于較為嚴厲的法律制裁的反應是從事更少的會被制裁的行為”注1。根據這一原理,風險行為的“市場價格”實際上正是立法者為其設定的法律責任,當預期法律責任加重,理性經濟人對風險行為的需求量也將隨之減少,作為替代,行為人將選擇從事低風險的活動或者以風險更低的方式來行事,風險管控目標由此得以實現。反之,當預期法律責任減輕,理性經濟人將做出相反的決策,風險行為的數量以及風險程度也將隨之增加。這是風險行為“需求定理”的核心要義,它描述了理性人如何對法律制度做出反應。只有理解了理性人如何對法律制度做出反應,理論上才可以解決法律如何通過引導人的行為來管控風險的問題,這是打破部門法壁壘、構建統一分析框架的解釋論基礎。

借助法經濟學上的“需求定理”及其體系化解釋技術,散亂分布于各部門法上的風險控制工具可被納入統一的分析框架。這不僅能夠打破部門法壁壘,而且能將各部門法上的風險控制工具體系化并整合為“三位一體”的結構,即由一般威懾、威懾補充和行政管制構成的風險控制工具體系。這三個位階的風險控制工具在功能上呈現出層層遞進且相互補充或者相互替代的關系,這是“一體化”構造的核心內涵。從風險立法的制度設計原理來看,一般威懾具有優先適用性,威懾補充只能作為一般威懾的補充實施機制,通過二者的協調可以更加靈活地調整法律責任制度的威懾效果。進而,一旦責任威懾機制整體上遇到實施障礙或者高昂的實施成本阻礙其威懾效果時,行政管制將作為一種替代性或輔助性的風險控制工具發揮作用。這正是“三位一體”的風險控制工具體系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也應當成為風險立法所秉承的基本邏輯。在立法技術層面,若要構建“三位一體”的風險控制工具體系,首先要打造一個相對開放的部門法體系,其次要在部門法體系之外,借助風險領域的單行立法搭建不同部門法之間的合作橋梁。

進一步的問題是,本書借助法經濟學原理所構建的“三位一體”的風險立法固然有助于風險控制工具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但這是否意味著中國的法律結構將重新退回到歷史上的“諸法合體”時代?在筆者看來,“三位一體”的法律結構絕非歷史的倒退,它是為了回應風險領域的社會結構轉型而對部門法分立格局所做的升級改造——將原有的部門法分立格局改造成一個開放的部門法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搭建部門法之間的合作橋梁。風險立法由此呈現出部門法“分”與“合”的雙重變奏。這里的“分”不再是部門法壁壘之下的“關起門來搞建設”,而是要為后續的部門法協調預留“通道”;這里的“合”也不是回歸“諸法合體”,而是搭建部門法之間溝通與合作的橋梁,進而發揮各部門法的比較優勢來共同管控風險。在邏輯上,“分”是“合”的基礎和前提,“合”是“分”的超越和例外,由此形成的部門法“分”與“合”的雙重結構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

法之“理”源于社會。風險規制法從“部門法分立格局”到“部門法一體化構造”的結構轉型,不只是法律經濟學上邏輯推演的結果,同時還具有深厚的法社會學基礎。回顧人類法制史的演化脈絡,社會結構與法律結構之間不僅保持著交替演化的規律,而且在法律結構的塑造原理上具有內在的因果聯系。這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唯物史觀在法律史上的集中展現,它為現代法律的結構轉型提供了分析工具。當我們把法律結構發展史與社會結構進化史依時間順序對應起來,眼前將立刻呈現出如下圖景:隨著社會關系的結構從單一走向多元、從“混沌一體”走向公私分化,相應的法律結構也逐漸從“諸法合體”走向公私法的二元分離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部門法分立格局。而且,社會結構的演化具有歷史的延續性,當今風險領域的社會結構分化呈現出新的特征,這是推動法律結構轉型的內在動力。尤其是20世紀后期以來,環境、健康和安全風險領域的社會結構呈現出公私交融的趨勢,這對風險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回應,風險立法不僅要改變單一的私法自治局面,更要加強公私法之間的協調與合作。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風險領域的公私法/部門法合作絕非歷史的倒退,歷史上的“諸法合體”只能與當時極其簡單且尚未分化的社會結構相匹配,而當今中國的社會結構日益復雜化和多元化,尤其是風險領域的社會結構正在發生公私融合趨勢,基于公私法二元結構所構建的部門法分立格局,已然無法回應風險領域的規制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龙胜| 阿拉善盟| 进贤县| 同江市| 榆树市| 泗洪县| 阜城县| 大洼县| 介休市| 南投县| 崇阳县| 大庆市| 工布江达县| 子长县| 永仁县| 修水县| 水城县| 莱阳市| 冀州市| 垫江县| 积石山| 湟中县| 辽中县| 彩票| 苍南县| 华阴市| 同江市| 高淳县| 武威市| 广宗县| 东莞市| 堆龙德庆县| 石河子市| 武乡县| 上虞市| 修文县| 杭锦旗| 奉新县| 金乡县|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