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公私二分:風險領域的公私法合作理論
- 宋亞輝
- 432字
- 2024-04-08 18:59:24
第二章
風險規制的部門法理論范式
現代工業化引發的環境、健康、安全、衛生等公共風險,已成為中國風險立法難以回避的重大課題。作為法治的后發國家,中國立法者在借鑒大陸法系立法經驗時,習慣于套用公私法二分框架以及部門法分立格局,路徑依賴地運用各部門法的邏輯來管控風險。尤其是改革開放后,不斷發展中的民法、刑法和行政法均通過內部結構的改造,將公共風險納入各自的調整范圍,中國的風險立法由此呈現出部門法的“三足鼎立”之勢。這固然有助于挖掘各部門法上的風險控制工具,但在部門法的外部關系上,部門法之間總體保持相對封閉的立場。例如,分屬不同部門法的懲罰性賠償、罰款、罰金、自由刑,在責任威懾理論中具有功能上的相似性,但除了罰款與罰金之間的折抵規則外,現行法上鮮見協調性制度安排。這無助于風險控制工具之間的協調與合作,風險立法的公私法二元結構以及部門法的“三足鼎立”格局逐漸暴露出結構性缺陷。這提醒我們,大陸法系延續上百年的部門法分立格局也許已經到了需要重新思考與全面評估的歷史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