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異想天開的美夢
- 穿越大明,我知后世六百年
- 滿城金甲
- 2108字
- 2024-04-28 08:00:00
房間里是點了不少燈,但畢竟都是油燈,只要位置坐的合適,耍個小手段根本不成問題。
呂淑燕這么一個大呼小叫,讓她連日來所塑造起來的形象頃刻之間蕩然無存。
對之,老朱竟然沒生氣。
仍然笑呵呵的端起酒杯,招呼人重新給呂淑燕滿上后,笑呵呵道:“都端起杯,干了!”
眾人一塊舉杯喝了酒,便自己吃吃喝喝了。
朱棣趴到桌上湊過來,問道:“老常,不會是你在搞鬼吧?”
什么證據都沒有,傻子才會承認呢。
常茂茫然不解,道:“什么?”
見有其他人注意過來,朱棣倒也沒再多說。
這個時候說出來,反倒是幫了呂淑燕了。
經這么一事之后,至少在臨安那幾個公主眼里,呂淑燕并不是那么完美的了。
呂淑燕不知裝的還是怎么,飯桌上一直都在努力憋著眼淚,看起來倒是好不凄慘。
反倒是常玉婷在旁邊,先給臨安等人夾菜,又忙著照顧情緒低落的呂淑燕。
呂淑燕進宮了數日時間,本來已經都快達成目的了,就連朱標對她都有了那么些親近。
可現在這事一出,她那些美夢怕是也泡湯了。
心中雖然懷疑常玉婷,同時也覺著常玉婷的這種殷切是虛偽,但她卻不能對此表露一絲不滿。
反倒,還得對常玉婷的照顧連續道歉。
一頓飯吃完,呂淑燕心中別提多委屈了。
與之同時的宰相府。
胡惟庸等淮西黨中比較活躍的幾個人,在吃了年夜飯后便都跑去了李善長府上。
他們平日私下相聚的時間也有限,畢竟也都是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每天的政務繁忙到腳不沾地,哪有時間在一起喝酒聊天呢。
“明天就是洪武二年了,朝廷對外用兵也快結束了,封爵之事想必也快提上議程了?!?
他們這些人或許沒有資格封爵,但李善長作為文臣之首,少不了得撈個公爵。
世襲罔替之下,那可是滿門的殊榮。
李善長當初跟著老朱,不也正有此意嗎?
“你們說上位什么時候封爵啊,這建國都已經快一年了,怎么著也該提上議程了吧?”
“著急個屁。”
“該是你的遲早是你的,不管啥時候封那肯定是要封的?!?
“你不著急???”
“我們這些人現在都算是功臣不假,但只有分出了爵位,在朝廷才會有不同的話語權?!?
瞧著下面那些人議論紛紛的,李善長瞇縫著眼睛一句話都不說。
他現在是中書省左相,掌管天下軍政錢糧,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有沒有爵位,對他都無所謂。
即便沒有爵位,也仍阻擋不了下面那些人對他的依附。
這一屋子拜年的人,不就是最好的證明?
眾人在議論了片刻后,終于有人問道:“上位經常和李相問策,不知是否說過這方面的問題?!?
李善長都放不下權,更何況是老朱了。
像這種問題,又哪會和李善長商量。
即便是商量,那也不是發自內心的。
李善長一個老狐貍又哪看不出這些來,對于這些問題,哪怕是老朱真的問了,他也不敢當真的。
眼瞅著這些人越說越犯忌諱,李善長瞥了胡惟庸一眼。
胡惟庸立馬會意,起身道:“大過年的,李相也該歇息了,諸位就請回吧?!?
大部分時候,胡惟庸也的確是李善長的代言人。
他們過來目的就是為給李善長百年的,既然目的已經達到了,那也沒必要非得再留著了。
順著胡惟庸的話,眾人紛紛拱手告辭。
“李相為大明勞心勞力的,是應該好好的歇歇了?!?
“那我等就告辭了?!?
在眾人陸陸續續都走了之后,李善長這才開口道:“呂郎中,你留一下。”
呂本一小小的郎中,并沒什么太大的功績,夾咋在這些人中根本就不起眼。
直到李善長出言喊他,眾人這才注意過來。
“是,李相!”
呂本拱手作揖,轉身應了下來。
對呂淑燕進宮之事,胡惟庸也是清楚的。
胡惟庸四下瞅了一眼,重新關上了門。
“呂郎中教女有方啊,上位把令愛留在宮里過年了吧?”
年夜飯可是家宴,呂淑燕能留在宮里顯然是被當作家里人了。
“用不了多久,呂郎中怕就是太子岳丈了?!?
呂本倒還算低調,這幾日仍舊本本分分的。
聽了胡惟庸的恭維,微微一笑道:“若真如此也是小女的福分。”
不管怎么說,這福分也是李善長給的。
話說完后,又道:“也要多謝李相提攜。”
李善長之所以挑選呂本,不就是為了他能聽話嗎?
呂本如此識時務,倒也挺讓李善長滿意。
“常玉婷和太子一塊長大,令愛要進東宮還沒那么容易?!?
“還是要穩扎穩打,別太急躁了?!?
一向老奸巨猾的李善長,能說出如此明確的指示,只能說明他自己有些急躁了。
旁邊的胡惟庸無奈笑了笑,道:“另外乖巧懂事也是呂郎中的福分,不像在下家那逆子,整天不學無術不思進取?!?
胡惟庸中年得子生下胡碩,明知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淺顯言論,卻仍不忍嚴加斥責。
每天帶著長隨許傳到處瘋跑,他也不忍多說半個字。
現在的胡惟庸也想明白了,反正他不像李善長那么好的運氣,不可能以文官身份累積封爵。
只要他多努力些積攢些家業,胡碩就是再能敗也足夠他揮霍一輩子了。
對胡碩的紈绔,李善長早有耳聞。
有些人天生不思進取,又哪能教育得了。
李善長也就只是多次話里有話的叮囑胡惟庸,別讓他兒子影響了自己的差事。
只要不牽連到李善長,胡惟庸他愛怎么教育兒子就怎么教育去。
倒是呂本,道:“調皮的孩子往往最聰明,胡公子天資聰穎,等年紀大些后續就突然懂事了?!?
要能這樣,當然再好不過了。
“希望如此吧!”
“以后還需要呂郎中提攜呢。”
哪怕他們誰女兒嫁給老朱,那不過就是一個不入流的妃嬪。
唯有與朱標這個地位最穩的太子結成親家,那將來的地位才能夠水漲船高。
呂本強壓著快跳出來的欣喜,道:“哪里,哪里...”
“也得多謝李相和胡寺卿的鋪路。”
呂淑燕要連進宮的機會都沒有,又怎會有她即將進入東宮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