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中,就在離家不遠的第二中學,托親戚的福,我能夠進入當時的“重點班”。
在我知道我能夠進入重點班之后,我并沒有特別開心,只感覺身上突然多了一股莫名的壓力。
我并不喜歡讓自己進入一個高壓環境,因為我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只會對我造成負面的影響。
好像每個初中開學前都會有一個小測試,我的運氣很好,考了班上第九名,這在重點班意味著可以獲得班主任及其他老師更多的關照,但我內心是抗拒這種關照的,因為我認為在班里的每一位同學,即使成績不好,即使很調皮愛鬧,都是平等的,老師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一視同仁。
如今的我再回想起這段往事,雖然不會和當時抱有同樣的理想主義,但是我認為在真正的教育中,平等的看待每一位學生,是一位老師最基本的漢陽,這種理想主義一直延續到現在,在我成為一名教師之后,我依然堅持這種信念,仔細想來,這種堅持可能就是因為我本人在一年級的時候被當時的班主任“差別對待”,我對這種行為是極其反感的,所以我會不由自主的去反抗這種行為,開學之后,我偶爾揣著這個觀點想和班里的同學交流,詢問他們的看法,而他們顯然對此已經司空見慣,只有我一個人每天在思考著,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習慣,是多么兩面性的東西。
開學之后的第二個禮拜,我們漸漸開始適應初中的節奏,我們都清楚,中學與小學并非一字之差,中學需要學的內容太多太雜,我們需要更努力的去掌握每個細微的知識點,將它們在腦海里組合成一個個的樹狀圖,再結合課外練習冊的訓練,這樣記下的知識才會更加牢靠。
在進入這個班級之前,我就聽親戚說起我們班主任的故事,他畢業于安滸省師范大學體育系,是個跆拳道黑帶選手,他的身材魁梧,有著一頭亮麗的黑發,看起來三十歲左右的樣子。我們總是在猜測老班一拳能不能打死我們中的某一個,當然這是玩笑話。
我們的班里一共有八十二位同學,開學那天,班主任在講臺上語重心長的和我們交心,希望我們能夠在這三年里認真學習,他還對我們說如果有任何生活上的問題需要咨詢,可以在下課和放學時間段和他私下交流。我們都很信任他,因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臉上沒有任何笑意,他就堅定的站在那里環顧著整個班級,偶爾透露出的神色也充滿了堅毅。
他姓伍,在那個時代,學生之間的打架十分頻繁,社會上也還沒有像如今一樣安寧,街上的混混總是會時不時到學校門口欺負我們這種初中生,我們的班主任為了讓我們的學習不受其他事物干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們在校外遇到那種社會上的小混混,被欺負的時候記得報我的名字,我來給你擺平這些破事!”因為這句話,也因為后來發生的種種,我們在私下里開始親切地稱他為小伍子哥哥。
后來,我們的學習壓力隨著時間一點點的積累,班級也在他的管理下日益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集體。
小伍子哥哥是一位體育老師,當時在騰訊微博里流行著一句笑話,當一位學生的數學成績不好時,就會有人諷刺他的數學課是體育老師教的。這句玩笑話,在我們這里完全沒有諷刺意義,因為小伍子哥哥時常會拿著我們平時的試卷與習題冊告訴我們做錯了哪些題目,并告訴我們正確的解法,除了數學,他還涉獵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的各種知識點,對我們而言,他簡直就是一位全才。我們班的成績,也在這樣一個全能的班主任帶領下,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飛馳著。
我的成績一直處于中等偏上的狀態,班里的同學們學習能力都很強,在這樣的班里學習真的十分疲憊。所有的同學每天都在認真學習,雖然我并不是優等生,但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也逼的我不得不稍微用點小聰明去學習,初三那年,班里氛圍十分沉重,下課時都鮮有人聲,我們都在拼了命的追趕前面幾位優等生的腳步,但現實一次次將我們擊倒,我們又一次次爬起。
中考的那三天,我已經記不太清,只記得安平高中的椅子總是嘎吱嘎吱作響,我們在蟬鳴中寫完一張又一張試卷,最終我們正式為自己的初中三年寫下了一個句號。
開榜那天,我看著自己的中考成績,不出意外的,我達到了安平高中的擇校線。(擇校線和錄取線的意思不同,過了錄取線的同學可以不用繳納任何其他費用,只需要學費即可入學,而我們達到擇校線的學生,需要花費一筆擇校費,才可以進入這所重點高中,這個線的目的就是為了那些成績雖然達不到頂尖水平但基礎并不差的學生準備的),我知道自己一直都是一個中等學生,所以達到這個成績的時候也沒有太過傷心,我知道自己盡力了,所以也沒有什么悲傷的情緒,更不會開心,這就是我最真實的狀態。
直到成年之后,我再回過頭去想當時的初中部,一共八個班,只有兩個班級的重點率最高,我們班就是其中之一。那時的我終于明白為什么當時我已經十分努力,卻依舊趕不上排名靠前的同學,是因為他們都是家長老師口中真正意義上學習的料子,而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對,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只能在重點班混個中等偏上的成績,永遠進不了最好的那個層次,這一點也讓我明白,有些事情不是只靠努力就能解決的,還需要靠天賦和其他因素。
我的高中志愿是我的父親幫我填寫的,他思來想去,決定為我選擇一所普通高中,我當時覺得有機會去重點高中讀書是件好事,應該填寫安平高中,所以我對父親表達了我的想法。但他的態度十分強硬,時至今日我也無法理解,于是,在他的強力要求下,我去到一所普通高中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涯。
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在那天,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身不由己。
我的高中三年幾乎可以說是在荒廢中度過,我高中的教學環境之差,完全出乎了我的想象,班里的學生不分時間段的打架斗毆,逃課上網成了我身邊同學們的家常便飯,想要上課時認真聽講都成為我和想要學習的個別同學心中最渴望的東西。
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漸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信念感,最后的高考我只考到三本的分數線,這也是我預料到的結果,但那一刻真的來臨的時候,我依然無法理解當初父親的決定,但后悔已經沒有用了。在我得知自己高考成績的那一刻,我看著母親的眼睛,做出了這輩子我自己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媽,我要復讀!去安平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