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愷撒的早年生涯
- 愷撒大帝(美國國家圖書館珍藏名傳·古代史8)
- (美)雅各布·阿伯特
- 6119字
- 2024-04-18 17:33:33
Caesar's Early Years
面對不幸,愷撒從不灰心喪氣。他早年的生涯輕松愉快、無憂無慮。離開羅馬共和國后,他歷經多年的流亡漂泊,卻勇于面對現實,從不向周遭的種種邪惡與重重危險屈服。
強大的人年輕時多半善于思考,對待事情嚴肅認真,性格沉著穩重。然而,愷撒并非如此。他生性活潑開朗,身材高大,面貌英俊,舉止優雅,還喜歡社交,就像那些知道或認為自己在社交場合能夠光芒四射、備受青睞的人一樣。總體而言,早年在羅馬共和國居住期間,他似乎一心享受輕松愉快的生活。正是他的地位、財富、討人喜歡的舉止保障了他可以這樣生活。事實上,研究愷撒早期性格的學者認為,盡管當時的處境對他獲得權力和名望非常有利,他卻沒有絲毫野心去利用這些條件。研究者還認為,無論是作為一名軍事指揮官,還是作為一名政治家,愷撒都十分注重享受生活。
然而,蘇拉并不這樣認為。他明察秋毫,看得出愷撒真實的內心,他發現愷撒的早期生涯中表現出來的輕松愉悅,蘊含著更有野心的追求。這是他不愿看到的,因為這種力量將來可能會使愷撒成為自己的勁敵。愷撒拒絕服從蘇拉的命令,實際上就已經站在了蘇拉的對立面,平民派后來的反應也證實了這一點。蘇拉現在把愷撒視為敵人。愷撒逃離羅馬城后,他的貴族派朋友向蘇拉求情,希望蘇拉能原諒愷撒。愷撒的朋友認為愷撒只是個孩子,所作所為均為無心之舉。蘇拉搖頭說道,愷撒雖然年輕,但身上蘊含著一股力量。這種力量非常可怕,幾個馬略加起來都不如一個愷撒。
蘇拉的這種觀點并不是毫無依據。愷撒這個年輕的貴族雖然無比熱愛輕松愉悅的生活,卻從未忽略自己的學業。他刻苦努力地完善自己,不斷追求知識。正如當時那些野心勃勃的人一樣,他追求政治影響力和話語權。他學習希臘語,閱讀希臘歷史學家的書籍,學習哲學和修辭學相關知識。顯然,他對成為公眾演講人物從而獲取權力有著濃厚的興趣。當時,能寫會說會增加公眾人物的影響力。政府的政令大多由公民大會來決定,而那些高談闊論的演說家在公民大會上更具話語權。他們演講能力超群,思想深邃,從而獲得關注,進而影響輿論以獲得支持。
然而,并不是所有城市居民都享有話語權。羅馬城曾經居住著大約三百萬人,但只有三十萬是自由民,享有話語權。其余人為體力勞動者、工匠和奴隸。他們沒有公共事務的話語權。自由民頻繁公開集會,城里的各個廣場、各種開闊地都會成為集會和司法審判的地點。羅馬人把這樣的地方叫廣場,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羅馬廣場。羅馬廣場非常宏偉,周圍有宏偉的建筑和不勝枚舉的雕刻和石像,周邊環繞的長廊可用于躲避惡劣天氣,盡管羅馬通常風和日麗,惡劣天氣并不常見。集會通常在長廊下面舉行,法律審判也習慣在這里進行。羅馬廣場不斷出現新的紀念碑、新的神殿、雕像和為將軍凱旋或執政官、副執政官行政期滿而建的紀念柱。廣場擁擠不堪后,人們就會清理一部分,就像砍掉繁茂森林的一些樹木一樣,為集會騰出空間。畢竟集會才是廣場的主要功能。
雖然當時并沒有印制形式的書籍,但羅馬人擁有很好的教養,修養也很高,有條件追求更高的享受。因為缺乏良好的閱讀條件,羅馬廣場就成了人們聚集的中心。現在,我們可以在家里安靜地閱讀歷史書籍,或在圖書館和閱覽室默默讀報紙和雜志,幾乎不會出現交頭接耳、大聲說話的現象。而在愷撒時代,人們聚集在廣場上,熙熙攘攘,聆聽歷史故事,參加政治辯論,觀看法庭爭辯。這里匯集各路消息,討論各種問題,所有重大選舉也在這里舉行。這里還發生過無休無止的欲望沖突和權力斗爭。這些斗爭關乎國家命運,甚至影響幾乎一半人的福祉和安寧。當然了,那些渴望出人頭地、擁有雄才偉略的人也希望在此發聲,讓別人了解自己;或者在此舉行盛大集會,讓人刮目相看。像一些羅馬演說大家一樣,吸引人們屏氣凝神、全神貫注地聆聽自己,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令人愉悅,讓人聲名鵲起。愷撒也有這種野心,并且非常認真地研究演講術。
愷撒的老師是莫隆,一位來自羅得島的哲學家和辯論大師。羅得島屬于希臘,與小亞細亞西南海岸相鄰。莫隆是一個稱職的老師。在他的指導下,愷撒成長為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作家和演說家。事實上,愷撒將時間和注意力用在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地方,一是高貴的智力追求,一是世俗的享樂。他放蕩不羈、沉迷酒色。然而,蘇拉的到來打斷了這一切。獨裁官蘇拉命愷撒與妻子科涅莉亞離婚,并放棄支持平民派。愷撒并不從命,而是喬裝打扮,在午夜逃離了羅馬城。
當時,愷撒生病了,斷斷續續地發燒,每隔三四天就發作一次。不發燒時,他身體狀況尚可。他先逃到了羅馬東北部的薩賓人的國度,在那里到處流浪,面臨重重險境。很多人知道他是蘇拉緝拿的對象,想取他的人頭,把它交給蘇拉領賞。于是,他不得不每天更換住處,到處躲藏,但最后還是被一個百夫長發現并抓獲了。百夫長負責領導一百個士兵,軍銜和職級相當于現代軍隊的上尉。雖然被抓,但愷撒并不擔心。他向百夫長行賄,賄金豐厚。百夫長抵擋不住誘惑,最終放了他。然后,他逃走了。
兩位古代歷史學家幾乎記錄了現在所知的關于愷撒早年生活的所有細節。而對愷撒后期流浪生涯的描述,兩位歷史學家的記錄多少有些矛盾。描述同一件事時,在描述與這一事件相關的事時,他們的描述卻各不相同,以至我們現在無法確定具體事件的時間順序。無論怎樣,愷撒發現自己在羅馬附近已經不再安全,就向東逃去。他帶著幾個隨從一直走到海邊,登上一艘船,徹底離開家鄉。歷經多次冒險,長期漂泊,他們終于到達小亞細亞,最后到達北岸的比提尼亞王國。此時,比提尼亞王國的國王是尼科美德四世。愷撒進入尼科美德四世的宮殿,開始為尼科美德四世效力。同時,蘇拉已經停止追捕愷撒,并赦免了其罪行。但赦免發生在這之前還是在這之后,如今已無法確定。無論如何,愷撒都十分留戀尼科美德四世宮殿的美景,任憑時光流逝,毫無返回羅馬共和國的打算。
小亞細亞南邊,有一片荒涼多山的地區,叫奇里乞亞。托羅斯山脈延伸至此,靠近大海,地勢陡峭,此處是崇山峻嶺,彼處則是峽谷深淵。海岸之濱,海岬隆起,四周險峻,其間遍布深水港灣。因此,奇里乞亞有很多水手和登山好手。奇里乞亞人建造輕快的帆船,在地中海上搶掠財物。他們有時搶劫只身航行的船,有時搶劫商船。他們實力非常強大,甚至多次登陸占領港口和城鎮。他們經常控制城鎮,對抗周邊的各種力量。不過,為了對抗實力過分強大的對手,他們有時也會退到自己的港口。那里滿是堡壘,守衛森嚴,一般追擊者不敢冒險深入。即使占領海港或城鎮,這些永不服輸的蠻族也能快速撤退到深山要塞。想要追上他們,簡直是難如登天。
奇里乞亞人既有著海上斗士的勇猛和能力,又有著登山者的英勇和無畏。但他們也有不足之處。他們沒有對締造國家來說至關重要的東西:沒有自己的詩人和歷史學家,所有事跡只能靠敵人傳誦給后人。如果能講述自己的功績,他們也許會這樣描繪自己的歷史:奇里乞亞人數量不多但英勇,多年以來一直追求光榮的征服事業,通過征服,獲得了不朽的聲譽。作為敵人,羅馬人稱奇里乞亞人為“劫匪與海盜”,并且永遠是劫匪與海盜。
事實上,奇里乞亞的指揮官們很有可能并沒有像其他征服者那樣不斷地、有計劃地侵害他人的權利,掠奪他人的財產,但他們可能會隨心所欲地占有屬于私人的財產。即使在基督教時代,當發現通過海上運輸的私人財產時,某些國家也會隨意掠奪。但奇怪的是,這些國家從不隨意掠奪陸地上的私人財產。不管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之間發現的是什么貨品,奇里乞亞海盜認為都可以掠奪。他們截獲從西西里島運往羅馬共和國的糧食,用以填滿自己的糧倉。他們截獲亞歷山大大帝船上的豐富商品——有時船上裝滿來自東方的黃金、寶石和昂貴的織物。他們常常綁架頻繁往返于意大利和希臘的富人,扣留人質索要贖金,從而獲得大量金錢。以這種方式抓到羅馬的將領和政府官員,他們感到特別自豪。這些人要么帶兵出海征戰,要么帶著積累的財富從行省返回。
羅馬共和國多次派出遠征軍,任命許多海軍指揮官去鎮壓、征服這些“人類的公敵”[1]。有一次,一個叫安東尼烏斯的杰出將軍,帶領船隊追擊一群海盜。這群海盜襲擊了意大利的沿海地帶——羅馬共和國南部的尼西亞。這是安東尼烏斯的古老世襲莊園所在地。海盜擄走了他的家族成員,讓他支付大筆贖金。海盜屢屢得逞,膽子越來越大。最終,他們幾乎切斷了意大利和希臘之間的往來。這里危險重重,商人不敢運輸貨品,旅人不敢冒險經過。海盜的活動范圍越來越靠近羅馬共和國。最后,他們竟然進入了臺伯河,出人意料地奪走了一艘停靠的羅馬共和國的船。愷撒四處漂泊期間,就曾落入這群海盜之手。
海盜們截獲了愷撒的船。當時,這艘船正在愛琴海東北部的一座名叫法爾馬科尼西的小島附近航行。這次,愷撒不再像當年出逃羅馬共和國時那般寒酸,而是擁有與自己的職位相匹配的隨行人員。海盜見此,立即認定他是一個重要的人物。他們抓住了愷撒,把他關在船上,索要贖金,答應籌夠贖金后就會放了他。
在這種情況下,愷撒盡管擁有權力,卻不得不聽任無法無天的海盜的擺布。然而,在與海盜相處時,他始終表現出自己的優越感和指揮官的霸氣。這使這群海盜非常震驚,也使他得到了這群海盜的贊賞。最后,他們幾乎任由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活動。愷撒問贖金的金額,他們說要二十塔蘭同。這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一個塔蘭同就是一大筆錢。聽到這個要求后,愷撒嘲笑了他們一番,對他們說,顯然他們不知道自己抓住了什么人,他將會給他們五十塔蘭同,而不是二十塔蘭同。于是,他讓隨從上岸,到熟悉的地方去籌錢,只留下一名醫生和兩個仆人。隨從走后,他仍被扣留在船上。但他像主人一樣,想睡覺時,如果有吵鬧聲,就命令他們安靜。他與海盜們一起在甲板上運動,開展娛樂活動,在比賽中超過他們,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領袖風范,讀自己寫的演說詞和詩給他們聽。如果這群野蠻聽眾欣賞不了,他就訓斥他們,說他們是沒有任何品味的蠢蛋,同時告訴他們,如此不開化,則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一天,海盜們問愷撒,如果他將來抓住他們,將如何處置他們。愷撒說,他會把他們所有人釘死在十字架上。
贖金終于送來了。愷撒將贖金交給了海盜。按照之前的約定,海盜用一艘小船將愷撒送到岸上。到了小亞細亞海岸,愷撒立刻航行至最近的港口——米利都。他在那里裝備了一支小型船隊,離港出海,駛向海盜停靠的水域。他發現他們仍然在那兒待著,未曾離開。他攻擊他們,奪得船舶,取回贖金,把他們全都囚禁了起來。送俘虜上岸后,他兌現了曾經說過的要把他們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誓言。他命人割斷了他們的喉嚨,把尸體釘在岸邊早已準備好的十字架上。
逃離羅馬共和國期間,愷撒去過羅得島——他的老師莫隆曾居住的地方。在那里,他繼續學習。愷撒仍然期待有朝一日能出現在羅馬廣場上。其實,他也收到了來自羅馬共和國的朋友的消息:羅馬共和國已經安全了,他可以返回羅馬共和國了。蘇拉逐漸隱退,最后死了。當時,貴族派雖然依舊處于權力的中心,但馬略代表的平民派開始從全面崩潰中逐漸恢復——蘇拉奪權時,曾瘋狂報復平民派,平民派被完全壓制。因此,家人朋友認為,愷撒可以妥善安排,安全返回羅馬共和國。
愷撒回來了,但不是怯懦地偷偷回來的——他性格中根本沒有怯懦成分。一回到羅馬共和國,他就公開支持平民派。他曾取道馬其頓去比提尼亞,他的第一個公開行動就是指責馬其頓總督,彈劾這個叫多拉貝拉的屬于蘇拉派的強勢的執政官。讓人們驚詫的是,他竟敢如此大膽地抵抗蘇拉派的勢力,盡管只是間接地抵抗,也依然是大膽之舉。審判開始,愷撒出現在廣場上。他的演講充滿力量,贏得了陣陣熱烈的掌聲。當然了,人們普遍對這個案件具有濃厚的興趣。大家似乎都明白,在對多拉貝拉的攻擊中,愷撒是平民派的英雄。大家重新燃起希望,因為他們終于找到能夠接替馬略的領袖,重建事業。多拉貝拉得到蘇拉派演說家的有力辯護,被無罪釋放,因為當時蘇拉派仍然掌權。然而,愷撒的大膽出擊及在此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非凡能力,喚醒、激勵了羅馬公民。這次行動也使他成為羅馬城里最引人注目、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在成功和掌聲的鼓舞下,愷撒的權力意識越來越強,逐步開始公開擔任平民派領袖的角色。他致力于在公眾集會和法庭上公開演講。他經常被聘為辯護人,為被控犯有政治罪行的人辯護。人們覺得他是他們的領袖,對他的所作所為非常有好感,而他的演講和訓誡也確實展現了高超的智慧。總之,他的膽量和能力使他獲得了極高的威望;他的地位也隨著威望的提升越來越高。
最后,馬略的妻子,也就是愷撒的姑姑亡故。自丈夫被剝奪公民權并被處死后,她就一直默默地生活著。平民派被徹底鎮壓后,沒人敢冒險把她當朋友。然而,愷撒為她準備了一場隆重的葬禮。廣場上有個講壇。在重大場合,演說家經常站在那里發表演說。講壇上裝飾著戰船上的銅喙,這是羅馬人在之前的戰爭中奪來的。裝飾著銅喙的講壇叫“rostrum”,復數形式為“rostra”。因此,講壇的名字叫“Rostra”(演講臺),即“喙”的意思。在重大公共場合,人們都會聚集到這里聆聽講話。[2]在葬禮上,愷撒頌揚馬略的妻子。他站在演講臺上,面對眾多觀眾,大膽演說,向人們展示馬略的某些雕像。這些雕像在馬略死后被藏了起來。在這樣的場合發表這樣的演講,等于否認了蘇拉及貴族派對馬略的譴責和判決。這次演講使他贏得了更多聽眾的崇拜和掌聲。在場的貴族試圖派代表駁斥愷撒這一大膽的行為,但持續不斷、如雷鳴般的掌聲淹沒了他們的駁斥之聲。人們用掌聲來歡呼、認可愷撒的言論。愷撒的嘗試確實很大膽,也很危險,但很成功。
之后不久,愷撒又有了一次發表葬禮演說的機會。這次是為自己的妻子,秦納之女——科涅莉亞。在馬略執政掌權期間,秦納一直是他的有力支持者。在羅馬共和國,這樣贊揚女性不常見,除非這個女性高齡而逝,壽終正寢。然而,愷撒故意這樣做。同時,他把這視為良機,視為替自己爭取更多公民支持的良機。這次嘗試也很成功。他致辭時真情流露,人們非常滿意。由于科涅莉亞是秦納的女兒,愷撒贊美逝者的出身和父母,趁機稱頌那些被蘇拉剝奪公民權而被殺害的人。總而言之,貴族派憂心忡忡,因為他們看到愷撒正在迅速鞏固地位、獲取民心,恢復平民派的力量和活力。平民派權力的恢復肯定會沖擊貴族派,甚至會結束貴族派每個人的政治生涯。
不久,愷撒接受了任命,其影響力和權力迅速擴大。當時,公職人員和公職候選人都喜歡花費大量金錢舉辦表演和賽事,用以取悅公民。愷撒在這些方面的開銷巨大。大規模公民集會期間,他帶著角斗士進入羅馬大型競技場參與角斗。這些角斗士來自遙遠的行省,訓練他們需要花費大量金錢。愷撒還購買了大量阿非利加野獸,讓野獸與俘虜打斗來取悅公民。俘虜被俘后就會面臨這種可怕的命運。他還舉辦了極其豪華的娛樂活動。這些活動花費巨大,極盡奢華。在這些娛樂活動中,他與賓客交往;在其他場合,他與普通公民交往。他總是彬彬有禮,態度謙和。這讓他獲得了大眾的喜愛。
很快,愷撒不僅揮霍掉了所有錢財,還債臺高筑。不過,這樣的人反倒獲得無限信任。因為大家都知道,他一旦成功掌權,很快就會回饋幫助過他的人。商人、工匠和遙遠行省的農民,都愿意給他錢財,以填補他的虧空。但他開銷太大,又負債累累。因此,有些人對他的能力和權力信心不足,認為他徹底垮掉了。
關于愷撒面臨的這些困難,以及他將如何設法擺脫困境,筆者將在下章詳細敘述。
注釋
[1]羅馬人曾這樣稱呼他們。——原注。
[2]在現代書籍中,有時稱這個講壇為“Rostrum”,用單數形式表示。——原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