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轉型打造世界一流財務能力
- 劉勤等編著
- 775字
- 2024-05-14 10:20:37
1.1 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1.1.1 時代背景呼吁下的數字經濟
隨著互聯網的全球化普及,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人類社會進入數字化發展浪潮。數據已成為貫穿經濟社會活動的關鍵生產要素,為人類提供了廣闊的虛擬空間、全新的思維方式,數字化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數字經濟站上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舞臺。掌握信息與數據、掌握數字經濟競爭力,是把握機遇、贏得未來的戰略選擇。
自2020年起,在疫情全球大流行、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國際環境下,在全球經濟形勢不確定性日益增強等影響下,數字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成為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研究顯示,2020年全球47個國家數字經濟規模增加值仍達到了32.6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3%;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018年的40.3%提升至43.7%。互聯網數據中心(IDC)預測,到2023年數字經濟產值將占到全球GDP的62%,全球將進入數字經濟時代。
當前,世界各國都把推進經濟數字化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我國及各發達經濟體為增強經濟發展韌性和培育經濟新動能,紛紛實施前瞻性戰略,加強對數字技術和產業的優先布局,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據相關統計,包括中國在內,已有30多個經合組織國家制定國家數字戰略,包括美國的《美國數字經濟議程》和《2021年創新和競爭法案》,歐盟的《塑造歐盟數字未來》《歐洲數據戰略》,日本提出的“互聯工業”“數字新政”等戰略,以及我國發布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現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數字經濟大國,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列全球第二,已具備較為強大的數字競爭力和經濟競爭力。但同時,對標世界數字經濟強國,我國數字經濟質量及規模仍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補齊中國與發達經濟體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短板,發揮中國數字經濟的獨特優勢,正是當前我們需要奮力追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