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全軍總攻
- 大明:皇上,閣老的懟人方式變了
- 甲申三更夜
- 2025字
- 2024-04-03 23:40:19
朱棣坐在微弱的燭火旁,他的臉龐在跳動的火光下顯得愈加嚴峻。
燕王的目光穿透夜色,似乎要將前方的黑暗一分為二。
他周圍的將士們靜若寒石,每個人的呼吸都仿佛與周圍的寂靜融為一體,只等待著朱棣的一聲令下。
面對朝廷的圍剿,燕軍若想取得勝利,必須要找到一線生機,
“居庸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朱棣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夜的靜謐,“鏞兒說得對,居庸關必須拿下!”
言罷,他的目光如利劍般落在張鏞身上,詢問戰策:“如何進攻?”
朱棣的問話雖平和,但其中蘊含的威嚴與決絕,令人不敢有絲毫抵觸。
而張鏞卻在此刻顯得異常沉默。
朱能緊鎖眉頭,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每當張鏞沉默的時候,都預示著將有驚人的計策即將誕生。
果然,張鏞抬頭,眼中閃爍著猶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一般的光芒,道:
“殿下,居庸關固然堅不可摧,但守軍寡弱。若能分兵兩路,佯攻與秘襲相結合,敵必疑亂,我們就能趁機突破。”
朱棣的眼中隨即閃過一抹贊賞之色。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但就在這時,朱能突然開口:“殿下,若是中途有變,或是敵軍有援,此計便有失敗之虞。”
這句話,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讓原本已定的計劃再次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的陰影。
朱棣眉頭微挑,深深地看了朱能一眼,沉聲道:“你的意思是……?”
朱能深吸一口氣,道:“殿下,我愿領一千精兵,秘密繞行,從背后破敵。”
朱棣的臉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隨后他緩緩點頭:“好,就依你所言。”
“遵命!”
在深沉的夜色中,燕軍分成了兩股,一股由朱能帶領,悄無聲息地繞過了居庸關。
而另一股則在關前發起了聲勢浩大的佯攻。
居庸關外,夜色如墨,唯有星辰閃爍,似是遠古的戰鼓,在這寂靜的夜里回響。
朱棣輕解戰馬的韁繩,這匹戰馬,與他一同經歷了無數的風霜血戰,此刻卻能感受到主人心中的波瀾。
它抬頭低沉嘶鳴,仿佛在對即將到來的戰斗發出自己的宣言。
“燕軍,隨本王沖鋒!”朱棣的聲音,雖不高亢,卻在夜風中遠遠傳遞,每個字都充滿了不可阻擋的力量。
他左手緊握馬鞭,右手迅速抽出腰間的長劍,劍尖閃過一抹寒光,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血雨腥風。
隨著號令,四周的夜色中突然爆發出震天動地的戰鼓和沖鋒的吶喊聲。
密集的步兵如同幽靈般從黑暗中脫穎而出,急速向居庸關的守軍再次發起攻擊。
在黑夜的另一側,朱能這位在戰場上得到兄弟們無限信賴的將領,站立著。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這層層黑暗,看到未來的勝利。
朱能高舉長劍,他的聲音,雖被夜風吞噬,卻堅定無比:“兄弟們,為了殿下,沖啊!
這一刻,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打在士兵們的心上,激起他們心中最炙熱的戰意。
隱藏在暗夜之中的精兵們,如同箭在弦上的利箭,隨著命令,如猛虎下山般一涌而出。
他們的動作迅速而沉默,每一步都充滿了冷靜和精確,仿佛夜色中的獵豹,靜待發動致命一擊。
燕軍的士兵們,在朱能的帶領下,如同一把鋒利無匹的劍,直插敵軍的心臟。
俞填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攪得手忙腳亂。
他指揮失誤,一時之間,居庸關的守軍如同被巨大風暴中的小船,搖搖欲墜。
朱能身先士卒,他的身影在夜中如同雷霆,每一次揮劍,都精準無誤地奪走一個敵人的性命。
而朱棣,則如同戰場上的神祗,冷靜指揮,每一步都精心布局,他們的存在,讓燕軍充滿了無窮的力量。
燕軍的不斷推進,如同黑夜中的狼群,漸漸逼近這最后的防線。
而居庸關,這個曾在歷史上多次證明了其不可攻克性的要塞,此刻卻像是風中搖搖欲墜的燈火,隨時都可能被徹底吞噬。
朝廷軍中,士兵們的眼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他們絕望的眼神中,仿佛已經預見到了不久將到來的命運。
然而,就在這生死關頭,朱棣的軍隊卻展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士氣。
朱棣這位靖難之役的領袖,不僅以其非凡的軍事才能統領著整個燕軍,更以其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勇氣,成為了所有人心中的希望之光。
“全軍總攻,突破居庸關!”
朱棣的聲音,猶如春雷滾滾,激蕩在每一個士兵心中,喚醒了他們內心深處最原始的戰意。
在他的帶領下,燕軍發起了最后的沖鋒。
俞填緊握手中的長劍,劍身在夜色中閃著寒光,他的眼前是浩浩蕩蕩的燕軍。
燕軍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每一個旗幟都仿佛是敵人的冷峻眼神,直逼而來。
俞填的心中雖有畏懼,但更多的是一股不愿屈服的倔強。
燕軍的前鋒已經沖到了眼前,他揮劍沖鋒,劍尖所指,便是朝廷軍最后的防線。
他如同戰場上的狂風,每一次揮劍都盡顯英勇,試圖以一己之力穩定軍心。
但當他回望自己的士兵時,那一張張露出恐懼之色的面孔,卻是如同冰水般澆滅了他心中的火焰。
與此同時,燕軍之中,朱棣率軍沖鋒在前,他的身影在戰場上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無論戰況多么兇險,只要望向他,就能找到繼續戰斗的勇氣。
在他的帶領下,燕軍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接著一波地攻向朝廷軍。
當最后的防線被突破,居庸關外的大地上,燕軍的戰歌回蕩在每一個人的耳邊。
朱棣站在最前方,他的目光穿越戰場,似乎想要看到更遠的未來。
勝利的喜悅與將士們犧牲的悲痛交織在一起,讓這一刻的勝利充滿了復雜的情感。
戰后,朱棣在大帳中審視著手下的將領們,他的目光在張鏞身上停留了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