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洛瑩一臉生無可戀,扭頭想要撞墻輕生。
項天成卻沒給她這個機會,伸手薅住了她的頭發,隨后拖進屋里。
一旁王妃奴婢嚇得大驚失色,立刻圍上來抱住朱洛瑩。
“看住她……想死可以,但別死在我面前!”
項天成冷臉,帶人馬離開了襄王府。
為了盡快恢復襄陽城秩序,防止兵馬擾民,兩營駐軍在城外,同時整編了一下俘虜。
李定國和劉文秀收攏的殘兵,竟還有七百余人,而且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輕騎。
項天成把這些兵馬全都整編至近衛營,并交給右旗來統領。
如此擴編后,自己的家丁部隊在兵員上已經超過朝廷劃給他的八百標營。
近衛營現在有一千三百余人,戰斗力明顯比八百標營更強一頭。
并且近衛營全是輕騎兵,大幅度提升了部隊機動作戰能力。
……
項天成利用抄沒的王府金銀,給眾將領提前發放了一批響銀,以資鼓勵。
隨后又命趙虎買了幾頭牛,令炊事兵晚上加菜。
到放飯時間,營地內架起大鍋,肉香四溢,引人食指大動,垂涎欲滴。
兵士們歡聲笑語,人人眼里有光,對項天成心生感激。
因為近衛營原本就由降兵組成,所以李定國跟劉文秀也是如魚得水,很快就跟大家融到了一起……
項天成帶右旗在駐地巡視。
能感覺到經此一役,全軍士氣更加高昂。
尤其看到李定國和劉文秀能快速融入進來,心里更是倍感欣慰。
“爺,咱們這樣明目張膽的私分臟銀,恐怕很難給督師交代……”
右旗這人總喜歡給項天成上諫言,但忠言逆耳,他需要這樣的部下,不管任何時候,都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放心,我們剛為朝廷解決了心腹大患,他高興還來不及,怎么可能會責罰我們。”
項天成神色平靜,對于張獻忠的死,究竟會帶來怎樣影響,現在還不得而知。
但犒勞完三軍,他立刻將捷報寫好,并連夜挑選人馬,百里加急呈送給楊嗣昌……
然而信還沒到楊嗣昌手里,這位心力憔悴的閣部大人就已經死在了行軍路上。
監軍萬元吉臨時接手剿賊軍務。
當得知張獻忠攻破襄陽殺了襄王朱翊銘,他心中駭然。
可拿到戰報后,又驚喜到渾身顫抖……
“張獻忠居然也死了,這種大捷簡直是雪中送炭啊!”
萬元吉心想,督師果然沒有看錯人,項天成還真是一位福將,足稱得上勇冠三軍。
他自然不敢怠慢,立刻將捷報上給朝廷。
然后加派令兵,命項天成繼續駐守襄陽,保住戰果。
當戰報傳到京師,朝野無不震動……
朱由檢悲喜交加,先是為楊嗣昌親撰祭文,又追贈太子太傅,后對襄王之死,深感愧疚,輟朝一日……
不到半月,朝廷下發圣旨來到襄陽。
項天成親自率眾將接旨。
委派太監宣旨:“援剿參將項天成接旨!”
眾將士下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中原寇氛未定,國家危難,正值用人之際,查援剿參將項天成公忠體國,屢滅寇首,堪當大任,特封為援剿總兵,加太子太保,并賜蕩寇將軍印,賞蟒袍,望卿不負朕望,盡心殺賊,宜悉知故諭,欽此!”
明朝總兵掛將軍印,一直都算是殊榮,尤其加太子太保后,更是等同于正一品大員。
項天成自然心潮澎湃,立刻謝恩道:“謝圣上天恩,臣感激涕零,愿為國為民,肝腦涂地,萬死為報!”
說完客套話后,他便小心翼翼地接過圣旨,然后還有官印,蟒袍。
此刻的他,憑借著戰功就已位極人臣。
可見張獻忠的腦袋有多值錢。
宣旨太監又繼續闡明圣意,叫項天成把張獻忠尸首和大纛擇日送至京師。
項天成全部照辦。
隨后又聽說朝廷要給自己增派一位監軍,他立刻把手下將士的功勞名單呈了上去。
并以軍功為名,提出將右旗升任監軍的想法。
在趁人不注意時,他塞給了太監一百兩銀子……
“公公一路奔波辛苦,這點小錢不成敬意。”
他深知宦官們腐敗成風,想托人辦事,唯有拿錢鋪路才能穩妥!
宣旨太監悄咪咪把銀子揣進兜里,小聲說:“先生……不必多禮,雜家盡力而為,除了這些正務,其實太子殿下還讓雜家托話給你,說是你送的玩具,他很喜歡,盼你早日凱旋。”
“臣領命,必然不負殿下所望,全力蕩寇,還社稷太平!”
項天成心里暗喜,恭敬卑微的回復。
等到送走了宣旨太監后,沒過幾天,兵部就下書文,任命右旗為監軍,趙虎為千總。
然而項天成又催討了一下兵部拖欠的兵馬餉銀,結果卻石沉大海,渺無音信。
看來朝廷是真沒錢了!
項天成有些頭疼,可就在這時糧草及時下撥,按兵部意思,這里面一部分糧食是用來抵充餉銀的。
項天成心中不滿,但終究得了便宜,不能再賣乖。
畢竟從襄王府抄沒的錢財,朝廷并沒有追究責任,這樣一算,自己還是賺了的。
“右旗,抄沒臟銀現在還剩多少?”
項天成來到一處隱秘營帳,因為這處營帳內專門存放金銀,所以安排了重兵把手。
“爺,從賊軍手里共抄收十三萬白銀,兩千黃金,分發下餉銀犒賞后,還有十萬白銀,兩千黃金,分文未動。”
“好,留下五萬白銀作為軍需,剩下金銀全部存入江南錢鋪,以備不時之需!”
項天成還是和上次一樣,暗中把錢轉入到了江南,雖然在名義上,這些錢是兄弟們的,但怎么花,卻是他說了算。
襄陽之戰,震動了天下,也改變了剿寇局面。
張獻忠尸首送上京師后,朱由檢高興極了,殺牛宰羊,告祭太廟。
沒過幾日,朱由檢又開始痛哭流涕……
豫地再次傳來噩耗!
李自成攻破洛陽城,烹殺了福王朱常洵,所煮人肉湯,還被當成下酒菜,與眾賊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