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人際關系的恒定性
- “好人”只會越當越委屈:不要讓討好型人格成為你的壞習慣
- (日)大島信賴
- 1297字
- 2024-03-29 18:06:19
造成人際關系緊張的原因多種多樣。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系的恒定性。
恒定性是人體機能“折中之力”在發揮作用。
如果產生了積極的“活力”,就需要消極的“憂郁”進行中和,讓高漲的情緒平靜下來。這一心理活動也就是恒定性。
比如,前一天大家一起愉快地喝酒,興奮地喊“開心”,第二天清晨,難免會大為懊惱:“啊!真不該玩得那么兇!”“難受”的情緒就中和了“開心”這一高漲的情緒。
期待不已時也會突然產生不安,擔心萬一發生突發情況該怎么辦。這也是由于大腦中“折中”這一恒定性機能在發揮作用。
反之亦然。就算灰心喪氣,不久就會逐漸恢復到原來的狀態,這也是因為恒定性機能在發揮作用。
恒定性也會對人際關系產生影響,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到這一點。
我對“人體激素對壓力的作用”很感興趣,曾對壓力激素進行過研究。
當有人按響汽車喇叭時,人們就會感到煩躁:“那家伙到底怎么回事?”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聽到喇叭響起的瞬間,人體的壓力激素值就會飆升。一旦開始分泌壓力激素,身體和精神就會做好與他人爭論或隨時逃跑的準備。
但是,情況因人而異。也有人不會馬上分泌壓力激素或只分泌很少的壓力激素。在這種情況下,事情過后人們往往會感到無比后悔,會覺得吵架的時候沒有發揮好,于是,更加怒氣難消。
有一次,一對夫婦前來咨詢,丈夫脾氣暴躁、易怒,而且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丈夫就像個不良少年,態度惡劣。坐在一旁的妻子提醒道:“在他人面前收斂點!”
于是,我為她丈夫進行了壓力刺激檢查,發現他在壓力之下,無法正常分泌壓力激素。
相反,妻子在壓力刺激下能夠正常分泌壓力激素。因此,我只給她丈夫做了治療,確保其壓力激素能夠正常分泌。
幾個月后,那對夫婦再次前來咨詢時,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夫婦兩人的表現發生了逆轉。
妻子打扮得像個不良少女,言語粗俗。而坐在旁邊的丈夫卻坐姿端正,認真回答我的問題,變成了一個“好人”。
之后,我又給兩人做了壓力激素的檢查,得到了一個更令人吃驚的結果,妻子和丈夫的壓力激素分泌情況完全逆轉了!原本是“好人”的妻子無法正常分泌壓力激素,反而是丈夫受到壓力刺激時,能夠正常分泌壓力激素。
當時,我切實感受到,人際關系中確實也存在恒定性。
我對父母和子女進行壓力檢查,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結果表明,原本叛逆的孩子成為“好孩子”,能夠冷靜地處理壓力,而原本的好媽媽反而會做出奇怪的反應。
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個人體內的激素講究平衡,就連人際關系中,恒定性也在發揮作用。
因此,如果你顧及周圍人的感受而成為“好人”,那么對方就會站在“好人(你)”的對立面,肆無忌憚地利用你,以取得人際關系的平衡。
只要你繼續當“好人”,他人就會變本加厲地欺負你,讓你對人際關系感到痛苦。(“為什么這么對我!”)
我在前面提到的那對夫婦,一開始妻子是個“好人”,非常溫柔地對待丈夫。即便如此,丈夫還是慢慢變成一個既不工作又沒用的男人。后來,當丈夫變成一個“好人”,開始努力工作養家,妻子反而開始不干家務。
假如為了對方而成為“好人”,為了保持平衡,對方就會變成一個對你呼來喝去的“壞人”。因此,你越是當“好人”,周圍的人就會越發地尋求平衡,從而變成針對你的“壞人”,使你深受人際關系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