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4章 英雄結(jié)義

李成棟在射禮上羞辱陳曾禹,消息很快傳開,鬧得沸沸揚揚。馬吉翔以宰輔自命,聽說后連忙求見李成棟、陳曾禹,設(shè)法彌合,陳曾禹稍感心安。

不久,李成棟密疏永歷帝,彈劾馬吉翔把持朝政,欺君罔上,勸諫永歷帝“親君子,遠(yuǎn)小人,伸威令,定黜陡”。

馬吉翔很快得到消息,驚懼不已。他沒想到,自己有心結(jié)交李成棟,卻遭到李成棟的暗中彈劾。東勛兵馬強盛,馬吉翔不敢輕舉妄動,稍有收斂。

李成棟事帝虔誠,帝對馬吉翔恩信不疑。馬吉翔乃蠱惑宸聽,散布流言,說李成棟將奪帝耳目,盡廢閣部大臣,以東勛官吏代之。

宗室朱盛濃結(jié)黨馬吉翔,使出苦肉計,上疏彈劾龐天壽,說“宦者典兵,古今弊政。龐天壽統(tǒng)勇三千,恐甘露之禍,發(fā)在旦夕”。

司禮太監(jiān)龐天壽主持宮禁,僅有兵卒百人。朱盛濃危言聳聽,表面在攻擊龐天壽,實則把矛頭指向李成棟的義子李元胤。

永歷帝授李元胤為錦衣衛(wèi)指揮,李成棟父子十分高興,撥給精兵,充錦衣衛(wèi)緹騎,供李元胤宿衛(wèi)朝廷。

朱盛濃身份不凡,彈劾司禮太監(jiān),話題性極強,很快在梧州行在引起軒然大波。大家都知道他胡言亂語,卻懷疑這篇奏疏出自李成棟的授意,意在驅(qū)趕龐天壽,以李元胤主持宮禁。

一時間,流言四起,群臣嘩然。聯(lián)想到東勛兵馬之精壯,李成棟在射禮上的跋扈,不少人以董卓、朱溫比擬李成棟。

永歷帝駐陛梧州的時間不長,卻亂象叢生。李成棟亦對永歷君臣大失所望,怏怏不樂。

好在,永歷帝難得明白了一回,召見李成棟獨對,溫言寬慰。又下令移駕肇慶,以肇慶為行在,筑壇拜將,催促李成棟北伐。

八月中旬,永歷君臣起駕東就肇慶。馬起蛟、岑丹初等人到江邊送行。

“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方能再見?”李元胤殿后,與丹初告別,話語中不無惆悵與惋惜。

兩人相處的時間不長,但年齡相仿,十分投機。

“元伯,你打算一直宿衛(wèi)朝廷?”

“嗯,”李元胤神情堅定,說道:“皇上身邊沒有勁旅,屢屢受扼,被劉承胤、郝永忠、陳邦傅等輩挾制,威信掃地。朝廷欲振綱紀(jì),必先伸張威令。我愿宿衛(wèi)朝廷,使皇上有所依恃。”

太天真了。大概,李元胤久受李成棟的保護(hù),對永歷小朝廷缺乏清醒的認(rèn)識。

丹初笑笑,說道:“元伯好志向,吾不如也。將來,若皇上御駕親征,我等武將必云合景從,屆時再與元伯一敘舊誼。”

“呵呵,”李元胤干笑兩聲,顯然不相信永歷帝會御駕親征。他臉上露出淡淡的憂傷,說道:“將來,若朝廷有警,還請琢如提兵勤王,或誅除權(quán)誅,或飛騎救駕,不使吾孤苦無依矣。”

“元伯這是什么話?何以如此悲觀?”

丹初頗為驚駭,覺得李元胤語氣悲涼,似有生離死別之意。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小看李元胤了。人家留下護(hù)衛(wèi)宮廷,并非是天真,實出于一片赤誠,已有視死如歸之意。

“惠國公忠而見疑,皇上被權(quán)奸蒙蔽,內(nèi)外隔絕,文武失和……大明中興,遙遙無期矣!”

丹初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了。不過,他不想在李元胤面前表現(xiàn)得太悲觀。悲觀是會傳染的,容易給人留下一種懦弱無能的印象。

“本朝恩澤深厚,綿延兩百七十多年,雖有衰敗,必可中興。我輩志在補天,事成則封侯拜相,名利雙收;事敗亦不失為忠義,千古流芳。

“元伯不必自怨自艾,人生一世,自當(dāng)轟轟烈烈,雖千萬人吾往矣。惠國公舍棄闔家老小而反正,志節(jié)昭彰千古。我輩隨惠國公鞭笞韃虜,雖九死亦無憾矣。”

李元胤大為振奮,眼神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說道:“琢如兄,我早知你有大志,非碌碌之輩。今日之語,真如醍醐灌頂,發(fā)人深省。”

丹初亦有心結(jié)交李元胤。看現(xiàn)在的情勢,李成棟交詬于上,難以在朝廷自處,必將率師北伐贛州。根據(jù)歷史推論,李成棟很可能會折戟贛州城下。到時候,李元胤身為李成棟的養(yǎng)子,繼統(tǒng)東勛名正言順。

越想越多,丹初不由得啞然失笑。自己僻居廣西一隅,竟然惦記起廣東了。

不過,人啊,總是要有點理想的,活在亂世,總歸是要有點希望的。

君不見,丹初與胡一青結(jié)為兄弟,也就與滇兵建立了聯(lián)系。將來統(tǒng)戰(zhàn)滇兵,或許就能用上這層關(guān)系了。

想到這,丹初欣然提議,說道:“元伯,吾原為新興侯標(biāo)營孤兒,僥幸立下些許軍功,也算小有名聲。聽說你也是個孤兒,惺惺相惜,若蒙不棄,我倆結(jié)為異姓兄弟,如何?”

若換了一般人,李元胤可不愿與他結(jié)義。岑丹初小有威名,又是瞿式耜的女婿。養(yǎng)父李成棟正在結(jié)交瞿式耜,對抗陳邦傅等政敵。兩人結(jié)義,正可加強這種盟友關(guān)系。

李元胤十分高興,說道:“琢如兄抬愛,小弟求之不得。”

此時,龍舟已經(jīng)拔錨東進(jìn)。部下過來催促,李元胤嘆道:“生逢亂世,能與兄這等英雄結(jié)義,真乃人生快事。只怪臨別倉促,不能備齊犧牲,祭告天地。”

丹初一笑置之,說道:“沒關(guān)系,我倆誠心結(jié)義,天地可鑒,何必拘泥于形式?幾個月前,我在桂林抗擊韃子,有幸結(jié)識了興寧伯胡一青。

“興寧伯不以我鄙陋,與我結(jié)為兄弟。當(dāng)是時,我二人各自負(fù)傷,搜羅全軍,只得兩壺濁酒,就著馬肉,指漓江為誓,想想真是痛快。”

李元胤不勝向往,說道:“可是御滇營名將、騎牛蠻子胡一青?”

“正是,他日若有機會,當(dāng)與元伯引薦。”

“琢如兄久經(jīng)戰(zhàn)陣,痛殺韃子,真乃我輩楷模。”

于是,親兵擺來香案,二人焚香再拜,誓曰:“念岑丹初、李元胤,雖為異姓,既結(jié)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天地作證,山川為盟,雖不同生,死愿同死,若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岑丹初年長,為兄,李元胤年幼,為弟。二人痛飲三大盅酒,爾后一個登船,一個上馬,爾后各奔東西。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乐平市| 潼关县| 南皮县| 东辽县| 凤庆县| 德昌县| 榆中县| 梁河县| 定陶县| 绥宁县| 汨罗市| 阳原县| 阿坝县| 焦作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临安市| 霸州市| 竹溪县| 调兵山市| 鹰潭市| 富源县| 丽水市| 广汉市| 承德市| 尉氏县| 宁德市| 汶川县| 拉孜县| 文成县| 石城县| 威海市| 扶绥县| 西宁市| 大厂| 裕民县| 保康县| 昭通市| 玛多县| 乃东县| 信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