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正午,日光下落,倒映在草地上,為其披上一片金黃。
王略的手掌撫過臉頰,血水順著他的指尖一滴滴滑落。
方才那一箭若是再準上少許,如今他多半已經(jīng)喪命。
王略強忍著臉上的疼痛,慢慢站起身來。
他舉目望去,見遠處十余個身穿短衣的游俠正在收起弓弩,換上刀劍。
看樣子是打算近身搏殺,不給王略等人逃去的機會。
這些人動作熟稔,出手狠辣,顯然都是些好手。
所謂刺客,最為出名的,大概還是要數(shù)刺客列傳里的四大刺客。
可除此之外,散落在民間,拿人錢財,替人消災(zāi)的刺客也是不少的。
劉鋒等人早已抽劍起身,將王略護在中央。
這些刺客的目的顯而易見,自然是直奔他王略來的。
王略苦笑一聲。
不曾想,有朝一日,他也能有江東小霸王的待遇。
可他不好射獵,若是今日死在這里,豈不是虧的很?
看來日后他也要多多狩獵,親殺猛虎,這樣就算日后遇刺,也不會感到吃虧。
“今日多半是我牽累你們了。”
護在王略身前的劉鋒倒是滿不在乎,咧嘴笑道:“不過區(qū)區(qū)十幾人,俺單手便能應(yīng)對,王君無需擔憂。”
“好!那便交你應(yīng)付了!一人可能打十個?”
“俺其實是說笑的。”
王略站起身來,深吸了口氣,抽出佩劍。
他也是能殺人的。
此時那十余刺客已殺上前來,刀劍紛紛朝王略砍去。
劉鋒等人趕忙迎上,攔下了幾名刺客。
在劉鋒等人被刺客拖住的同時,一道身影猛然從后方竄過,快如閃電的出現(xiàn)在王略身側(cè),狠狠一刀朝他劈來。
不想王略不閃反進,徑直朝那漢子撞去!
那刺客被撞的后退數(shù)步,隨后手腕上忽然傳來劇痛,手中環(huán)首刀落地。
原來方才王略趁機一劍斬在了他手上。
一朝得手,王略趁勝追擊,劍鋒再度劃過,在那刺客脖頸上留下一條血痕。
隨著那刺客身體倒下,一顆頭顱滾到一邊。
此時劉鋒已連斬兩人,渾身浴血。
那些游俠顯然也不曾想到他們?nèi)绱松茟?zhàn),十余人,竟拿不下這四五人。
被劉鋒等人的氣勢一震,一時間刺客們的攻勢為之一緩。
就在此時,趙英終于率數(shù)十騎軍趕了過來。
王略本還想捉個活口,不想這些刺客都是死士,見大勢已定,竟是皆橫劍自刎而死。
王略看著眼前躺倒的一地尸體,用力揉了揉額頭。
劉鋒隨意抹了一把臉上血跡,笑道:“王君,都是死士,真是大手筆,要尋到這么多死士,可不是件容易事。看來這幕后之人與王君多半有大恨啊。”
王略歪頭想了想,笑著擦拭著臉上的傷口,“我這種出門連螞蟻都怕踩死的善人,竟然也會有仇家,真是世道不古,人心險惡啊。”
死里逃生,兩人相顧大笑。
……
酸棗縣一處宅院里,古宅幽幽,陰森凄冷。
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正拄著竹杖,看著手中來信,渾身顫抖。
為此事他籌謀多時,花費了不少僅剩的家財,不想最后還是功虧一簣!
“莊主,此次不成,還有下次。那王略絕不會次次有這種好運道!下次咱們多找些游俠猛士,定能取此人性命!”身旁的年輕人在一旁開口勸慰道。
若是王略在此,見到此人,多半會有些眼熟。
此人正是當日王略在新汲縣分錢時出現(xiàn)的那個年輕人。
他其實是高家的奴仆。
被此人攙扶著的老人,則是那個外出訪友一直未歸的高家老莊主。
說到底,高家山莊是毀在王略手里,血海深仇,自然算的上是大恨。
高老莊主看了眼身邊的年輕人,重重嘆了口氣,“我如今年歲已高,又體弱多病,撐不了多久了。看來要除掉此人,還是要另想些法子。”
說著,老人咳嗽數(shù)聲,“如今高家只剩下你我了,日后你便是我的親子。我之前在外存了不少錢財,待到我去了之后,這些錢財都是你的。”
年輕人沒有半點遲疑,立刻拜倒在地,帶著哭腔道:“若是沒莊主,也沒俺的今日。便是莊主要俺去死,俺也絕無二話。”
高莊主彎腰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和藹笑道:“好,好,好,汝當勉之。”
若是王略在此,定要說一句,真是父慈子孝。
……
當日漢庭以皇甫嵩、朱俊、盧植三人為將,分兩路決戰(zhàn)豫州與冀州黃巾。
如今波才敗亡,彭脫難有作為,剩下的不過是摧枯拉朽,收拾殘局,豫州之戰(zhàn)已算分出了勝負。
可如今冀州尚處在戰(zhàn)亂之中。
張角在冀州多年,根基深厚,人馬眾多,而且多是些只要張角開口,便能為之效死的狂熱教徒。
所以張角雖在軍略上有所不足,可手中黃巾卻是戰(zhàn)力極強。
故而盧植雖是文武兼?zhèn)洌瑢覒?zhàn)屢勝,可在冀州推進的也極為艱難。
與此同時,冀州還有各地前來支援的義軍,與借著黃巾名頭趁勢而起的賊人。
可說是無日不戰(zhàn),無處不戰(zhàn)。
所謂修羅地獄,不外如是。
也難怪日后在書上有記載,冀州在此戰(zhàn)之后,人口十不存一。
王略本打算自豫州直撲廣宗,不想沿途阻礙實在太多,往往要一日數(shù)戰(zhàn)。
至于對手?既有盧植手下外出打秋風的官軍,也有打著正義大旗,來相助官軍的義軍。有正宗的黃巾人馬,也有趁勢裹上黃巾打劫鄉(xiāng)里的假黃巾。
前行艱難,這幾日王略已經(jīng)在想著不直接從豫州前往冀州,而是從兗州繞路取道。
在王略尚未做出決斷前,卻遇到了一支數(shù)百人的假黃巾。
當時他正親自率著百余人在前探路。
這群人的首領(lǐng)是個留著長髯,狀似粗豪的漢子,自稱李大髯。
這李大髯豪爽的很,與王略不過聊了三言兩語,便開始以兄弟相稱,口中兄弟長,兄弟短的,叫的好不親熱。
王略笑著應(yīng)承下來,也以兄長相稱,想要看看此人有何目的。
那李大髯見他如此,開門見山,說出心中想法,“俺看王兄弟是個明白人,也就直說了,做黃巾不用腦,永遠是黃巾賊。”
王略愕然。
這話,有些耳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