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情與法,王與霸(三)
- 漢末攻略
- 落子爭先
- 2165字
- 2024-03-18 23:34:36
太平里,斷壁殘垣,火光沖天。
伴著哭喊聲與廝殺聲,曹操策馬入城。
舉目四顧,馬背上的曹都尉面色鐵青。
他不曾想過,屠城,不過簡單兩個字,可落到實處,會是怎樣的人間慘象。
說到底,他如今也不過是個二十余歲,初次帶兵上陣的年輕人。
自幼出身豪富之家,交游都是貴公子。
他又如何會知道,主帥在軍帳里一句輕飄飄的屠城,到底會造成何等的慘象?
直到他如今親眼所見。
人間煉獄,見之令人作嘔。
一旁的夏侯惇同樣是面色不善,直到如今,他才意識到這屠城之事會給曹操的名聲帶來多大的影響。
于是他開口道:“孟德,不如讓我將屠城之事承擔下來,你假做不知,如何?”
“何須如此?”曹操轉頭望向遠處,嗓音淡漠,“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做自認,何須他人開脫。做而不認,與匹夫何異。”
他自是不知,許多年后,會有人借此理由為他開脫。
儼然將他曹操當成了道德圣人,至誠君子。
可他曹孟德,從來也不是圣人啊。
他也只是個人罷了。
“亂世需用重典,陳菏當用猛藥。如今破黃巾最快之法,莫過于令他們畏懼。而令他們畏懼之法,莫過于大開殺戒。”
曹操策馬緩緩而行,嗓音淡漠,目中也變的古井無波。
也唯有與夏侯惇這些身邊人,他才能偶爾說些真心話。
夏侯惇沉默不言,忽的想起些少年事。
曹操素有大志,少年時分,便常與他們說日后定要做個征西將軍。
而如今,他正走在路上。
……
長樂里,各家緊閉門戶,街上空無一人。
只因當日那個放下狠話,說眼中所見之人都要殺盡的劉備真的攻進來了。
劉備騎在馬上,在關張的陪同下,直奔里中祭祀神明的高臺。
待來到高臺前,他翻身下馬,獨自一人,走上高臺。
關張二人站在高臺下,持矛護衛,如左右門神一般。
高臺上,劉備緩緩閉目,轉過身去。
不久后,在劉備軍的宣揚之下,里中幸存的人紛紛打開門戶,朝里外逃去。
高臺上,劉備始終背對眾人,一言不發。
自日中至日落,里中人已逃了個干凈。
落日的余暉斜披在劉備身上。
理想主義者,總是死在追尋理想的路上。
……
鄢陵城里,聽完陳瑜所述,眾人都是一陣沉默,各有所思。
王略先是看向錢信,笑問道:“錢君以為這二人如何?”
錢信稍一沉默,笑道:“某是商人出身,務求實利。以某看來,這劉備是個好人,太平世道,我愿與之為友。可亂世之中,若要尋其中一人下注,某大概會選曹操。”
“商家之道,所求在利,錢君的選擇倒是不差。”王略含笑點頭,又看向一旁的郭槐,“郭君以為如何?”
“在下之見倒是與錢君不同。劉玄德仁義之人,于世道而言,裨益應當會大些。否則若是日后皆是曹操這般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之人,則日后天下之間,必然寡廉鮮恥者眾!”
郭槐到底是讀書人,目之所及,還是在想今后的世道如何。
王略依舊是含笑點頭。
一旁的劉鋒見狀問道:“王君以為這二人如何?”
王略笑道:“這兩人如何,你等心中自有評價。我卻是從中看出兩件有趣之事。”
“其一,站在漢庭的角度而言,以屠城之法令叛亂的黃巾軍感到恐懼,無疑是目前鎮壓起義最有效的法子之一。”
“如此事情便有趣了,諸君若是站在漢庭的角度看來,以一個被世俗定義的錯誤的方法來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對與不對?值不值得?應不應當?”
錢信略一沉吟,開口道:“在某看來,自然是值得。若是站在漢庭的角度來看,黃巾不定,則社稷危。社稷為重,難顧其他。能早些平定黃巾自然是不計代價。”
“某卻以為不值得。”郭槐開口,“以此法圖存,即便能暫時穩定,終究也是抱薪救火,難以長久。”
王略看向劉鋒。
劉鋒則是攤了攤手,示意他只是個武夫,這種問題他從來也不多想。
王略笑著搖了搖頭,并未給出他的答案。
他繼續道:“這第二個有趣之處,便是霸道以嚴,王道以寬。曹劉二人行事倒也與此暗合。只是無論霸道也好,王道也好,都離不開一個法字。”
“單以法論之,霸道之法嚴苛,譬如法制。王道之法寬仁,近乎人治。我這第二個問題,便是一國之治,到底是應當遵法治,還是應當遵人治?”
劉鋒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本想答個問題出些風頭,不想今日王略問的都是這種極為古怪的問題。
依舊是錢信率先開口,“國中有法,自然是依法而行。人心有私,若無所制,必然各謀私利!有規可循,自然勝過各行其是。”
于他這種商人而言,自然是希望有法最好。
若是律法森嚴,他們這些商家之人雖少了些旁門左道的收入,可卻也斷了日后做大,被有權勢之人隨便找個由頭就拿去的風險。
郭槐則是搖了搖頭,“依法而行固然不差,只是世上事,除法之外,尚有人情。自古及今,法不可赦,情有可原之事,總是不少的。若是不問緣由,以律而誅,難免可憐了些。”
劉鋒終于有機會開口,應道:“俺看郭君說的有理,總是不能一棍打死的嘛。”
王略卻是笑道:“法不可赦,情有可原。可若是一事可原,日后便會有萬種事可原。有心之人,有權有勢之人,總是能找到漏洞的。”
郭槐愕然無語。
“不過鎮之所說也有理。除法不可赦,情有可原之事外,世上事,尚有情不可赦,法有可原之事。”
劉鋒一頭霧水,“這是何種事,俺倒是并未聽過。”
王略笑道:“譬如,有律法名文,孩童免罪。而有孩童三人,虐殺孩童一人。依律法,孩童三人不當死。依人情,難道僅因其是孩童便不該死嗎?”
眾人一頭霧水。
王略自問自答,“自然是該死的。昔年性善性惡且不論。人生在世,有種種不該死,可獨獨沒有因他們是個孩子而不該死。”
錢信問道:“于此兩問,王君何解?”
王略笑了笑,攤了攤手,“無解。”
一旁的劉鋒按耐不住,站起身來,朝外走去,嘴里叫嚷不休。
“拿俺們尋樂不成,俺去拿酒,今日定要喝倒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