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稅收的來源
稅收收入的來源,主要包括考察稅收收入的部門構成、地區構成、企業所有制構成三種形式。正確地認識稅收收入的來源構成,對于把握稅收收入的變化規律,預測稅收收入的發展趨勢,制定正確的稅收政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稅收的所有制構成
稅收的所有制構成,是指各種經濟成分提供的稅收收入占整個稅收收入的比重。表2-2顯示了我國稅收的所有制構成情況,從中可知,目前納稅最多的是股份公司,其次是其他企業,然后是國有企業、私營企業、集體企業。從稅收的貢獻度來看,國有企業的占比在逐年下降,從2000年的41.5%降低到2019年的8.1%,股份公司勢頭良好,占比一直在增加,從2000年的19.9%上升到2019年的49.2%。私營企業從2000年的3.5%上升到2019年的16.5%。其他類型的企業的稅收收入占比先上升后下降,2019年的占比為25.9%。集體企業的納稅份額在2000年時占比還比較重要,為8.6%,但到2019年僅占0.3%。稅收所有制構成的變化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完善,各類經濟成分的巨大變化。
表2-2 我國稅收的所有制構成 單位:%

注:其他企業包括聯營企業、港澳臺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個體經營和內資企業的其他企業等。
數據來源:中國稅務年鑒。
二、稅收的地區構成
改革開放后我國逐步形成了四大經濟發展區域,即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由于得風氣之先,經濟發展迅速,因而占全國總稅收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遙遙領先。但隨著“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2005年以來,東部地區對總稅收的貢獻度在緩慢下降,而中部和西部地區的貢獻度正在逐步上升。因此可以預見,隨著區域發展戰略的逐步完善和中國經濟的協調發展,稅收的地區結構還將發生進一步的優化。我國稅收的地區構成見表2-3。
表2-3 我國稅收的地區構成 單位:%

注:東北地區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中部地區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西部地區包括重慶市、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云南省、陜西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數據來源:中國稅務年鑒。
三、稅收的部門構成
稅收的部門構成是從國民經濟部門構成的角度分析稅收收入的來源構成。這里的國民經濟結構包括兩重含義:①指傳統意義上的國民經濟結構,如工業、農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及服務業等;②指現代意義上的產業結構,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析稅收的部門構成對于明確各經濟部門以及不同的經濟部門結構對稅收收入的影響,判斷增加稅收收入的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從表2-4可以看出,從2000年開始我國的第一產業稅收貢獻度一直在0.1%左右,占比很低,因而不是稅收收入的重要來源。第二產業的稅收貢獻度經歷了一個上升到下降的過程,2000—2010年第二產業的貢獻度最大,占比達50%以上;第三產業的稅收貢獻度達40%以上,而且與第二產業的差距在逐步縮小。到了2015年,第三產業的稅收貢獻度開始超過了第二產業,第二產業占比為45.2%,而第三產業占比達54.7%。這說明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不但能大量地吸納就業,創造產值,而且在稅收貢獻方面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表2-4 我國稅收的產業構成 單位:%

數據來源:中國稅務年鑒。
參考文獻:
[1]郭慶旺,趙志耘.公共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楊志勇.稅收經濟學[M].沈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1.
[3]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門經濟學[M].郭慶旺,譯.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4]中國注冊會計師學會.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5.
- 2020年英語專業四級核心詞匯全突破【附高清視頻講解】(中)
- 2019年經濟師《旅游經濟專業知識與實務(初級)》過關必做1000題(含歷年真題)
- CAXA實體設計2016基礎與實例教程
- 配色與打樣
- 基礎心理學
- 人口與生殖健康
- 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液壓與氣動技術
-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SQL Server 2019(第2版)
- 食品化學
-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334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美術鑒賞
- 休斯《公共管理導論》(第3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贈2套名校考研真題及詳解】
- 中山大學法學院820刑法學B卷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5小時高清視頻】
- 社會工作者《社會工作實務(初級)》(2015年修訂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