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江東求援,龐統解析周公瑾
- 從嬰兒開始匡扶漢室
- 蟲織
- 2225字
- 2024-05-04 22:50:47
當然了,劉禪就算知道孫權也是迫不得已,但他還是無法容忍。
你他娘的不行就去打合肥啊!
干嘛要偷襲?
偷襲之后,確實是有好處。
可問題在于,那之后三國的格局,乃至于曹魏一統天下的格局可就直接定下來了啊。
哦,孫權打不下來合肥啊,那沒事了。
“報!”
遠處傳來的一道聲音,打斷了劉禪的思路,讓他忍不住看了過去。
“江東急報!”
聽到這句話,劉禪唰的一下就轉過了身,很快啊,便徑直朝著公府又走了回去。
“何事?”
公府之內,關羽剛站起身要跟龐統去喝一盅,聽到這消息,不由得又坐了回去。
“說是周瑜雖勝,然卻傷痕累累,幾近垂死,江東希望您能從荊州發兵馳援……”
信使大概地說了一番情況后,將一封書信雙手奉上:“具體都在信里,將軍看過便知。”
“啊?”
雖然只聽了個大概,劉禪還是忍不住張大了嘴巴,一臉的不可置信。
“給我吧。”
反應過來之后,他徑直走過去將書信拿在手中。
當然,這不是他想看,而是這種書信一般都需要有人來送達。
畢竟萬一信使帶著某種惡意前來,那可真是一刺殺一個準。
“此類事情,以后都交給下面人去做。”
關羽同樣也知道其中的道理,接過書信的同時,皺著眉瞥了劉禪一眼。
意思很明顯,他這么做同樣是在冒險。
“多謝二叔關心。”
劉禪憨厚一笑,撓了撓后腦勺。
“一定要記住!”
但這次關羽卻沒有輕易放過他,而是認真地又叮囑了一句之后,這才打開書信。
“怎么回事?”
關羽剛看完書信,劉禪便有些忍不住了。
“周公瑾,真壯士也!”
關羽卻沒理他,抬起頭來的那一刻,極為感慨地搖了搖頭,而后便將書信交給了龐統。
“士元,你也看看吧。”
“喏。”
龐統先行了一禮,而后才將書信拿在手中,粗略看過大概,同時也感慨了起來。
“周公瑾,真壯士也!”
“到底怎么回事啊?”
看著一個個都在感慨,劉禪內心更加好奇了。
“公子也看看吧。”
龐統笑了笑,將書信遞給了他。
“瑜攻合肥,中三矢,為下城,強忍傷勢巡營,以安眾心,終克合肥,后一病不起……張遼自壽春借兵數千,意欲南下,重收合肥,形勢危機,請將軍務必發兵救援。”
“魯肅,拜上。”
書信看完,劉禪卻沒有如關羽、龐統那樣感慨,而是深深地嘆了口氣道。
“周公瑾,當真可惜了。”
關羽跟龐統看的是忠義,以及能力,可劉禪卻看到了另外的一個層面。
周瑜太拼命了。
為了拿下合肥,居然帶傷巡營,以至于自身一病不起。
這還還不可惜嗎?
畢竟周瑜但凡加入劉備一方,乃至于曹操一方,都完全不至于這么拼命。
可他偏偏卻是隨了孫權。
如此一來,他一身的本領大概也就只能發揮個三成了。
三成或許都多了。
畢竟按照東吳諸多鼠輩的性子。
他們察覺到合肥難攻的那一刻,大概率便會生出要撤兵的想法。
換句話來說,如果是孫權領兵的話,到這一步估計也就差不多了。
因為孫權不可能巡營,更不可能親冒石矢。
再加上眾心難逆,除了退兵之外,他還能如何?
而周瑜為了拿下城池,不僅要當統帥,甚至還要當猛將……
這種情況下,他的能力又怎么可能完全發揮出來?
當然,也可能是完全發揮了出來,不然也不至于這么快就拿下了合肥城。
但這有什么用?
在東吳那群鼠輩扯后腿的情況下,即便是拿下了合肥,又能怎么樣?
最后大概率還是要還回去。
畢竟張遼可絕非是易于之輩,真要是帶兵重新南下,以他的威烈性子,估計一通鼓罷也就把合肥重新拿下來了。
魯肅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更知道江東鼠輩,乃至于包括孫權在內的人都信不過,所以第一時間就向荊州發來了求援信。
“公嗣所言,也有一定的道理。”
關羽上下打量了一番劉禪,夸了一句,繼而便轉頭看向了龐統:“士元覺得,我該不該發兵救援?”
“該。”
龐統毫不遲疑地點下了頭,同時解釋道:“因為將軍如果不發兵,江東必然守不住合肥,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很可能就會重新把目光放在長江。”
“孫權不都已經指大江發誓了嗎?”
關羽皺起了眉頭,道:“難道他敢違誓不成?”
“違誓或許不敢,但……”
龐統搖了搖頭,苦笑道:“但我以為,關中一戰或許會曠日持久……”
這話只說了一半,他就不再說了。
不過其中的意思如何,在場的關羽和劉禪卻都聽懂了。
簡單來說就是,孫權現在或許不會違誓,但將來如何,那就說不準了。
關鍵在于,關中一戰真要打上個好幾年……
到了某個關鍵的時候,孫權有極大概率會來偷襲荊州。
“與之相反的是,若能讓孫權將合肥牢牢地握在手中,不出數年時間,他就不得不將目光放眼整個北方了。”
龐統自信滿滿地說道。
“這是為何?”
關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劉禪同樣也聽不懂,因此一大一小兩人都將目光看向了龐統。
“因為眼下的孫權,麾下大多都是江東的將領,或是江東本土勢力,可要是他能抓住合肥幾年,那就完全不同了。”
“以北方將領之勇猛,只需一兩年時間內,便能輕而易舉地完全替代眼下的江東將領。”
“到了那時,將軍覺得孫權還能繼續安于現狀嗎?”
“或者說,他還敢安于現狀嗎?”
把其中最關鍵的因素說完以后,龐統又是搖了搖頭,深深地嘆了口氣。
“以我觀之,周公瑾之所以如此搏命,或許正是出于這樣的想法。”
聽完之后,劉禪只覺得渾身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層。
因為他完全沒有想到,周瑜居然已經謀劃起了未來,甚至還給孫權制定好了道路。
這樣的戰略眼光……
只能說,周公瑾不愧是周公瑾。
“不過,龐仲父似乎也不差多少啊……”
感慨過后,劉禪忍不住就將目光看向了龐統,眼見對方一臉平靜,瞬間就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在這一刻,他忽然之間覺得,三國的亂局或許并不僅僅只是因為漢室的崩塌。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漢室崩塌以后,這些曾經的聰明人全都冒出了頭。
更關鍵的是,他們還都各為其主。
因此之故,三國雖然只有三個國家,但究其核心,實質上其實已經有了戰國那味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