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精益集成產品開發
- 梁開榮等
- 766字
- 2024-04-25 18:14:15
1.2 汽車工業生產方式的演講[2]
美國社會學家阿爾溫·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一書中提出,300年前出現的工業革命,創造出了一個奇異的、精力旺盛的新文明。這個“新文明”指的就是工業文明,而汽車文明恰好是工業文明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是指人類在以汽車產業為主導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自20世紀初汽車的出現到汽車文明的發展,這期間人類在其物質生活狀況方面所邁出的步伐要比之前從舊石器時代到農耕時代整個漫長時期還要大。汽車文明的形成使得人類對社會、經濟、政治生活方式作出了巨大的調整,而巨這些調整至今仍在持續。
雖然許多文明在汽車文明出現之前,也在遠離發源地的區域產生過影響,但是沒有一種文明曾把其影響擴展到全世界范圍。汽車種類的不同、造型設計的不同、性能的不同、顏色的不同,甚至是牌號的不同不僅可以反映出人們的富有程度、受教育程度,還可以反映人們的社會地位。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汽車文明仍在世界各地繼續傳播著,并逐步成為一些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而受到特別重視。由此說明汽車文明所蘊藏著的深刻內涵正釋放出無比巨大的能量。
1885年,德國人卡爾·本茨(CarlBenz)發明了第一輛三輪汽車,并在1886年獲得專利,由此1886年便成為公認的“汽車元年”。但是汽車的基本組成概念在其誕生后一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汽車仍然是裝有四個輪子,并在公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但汽車產業鏈在技術應用、設計理念、管理工具等方面卻發生了質的飛躍。汽車的生產組織形式也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變動經歷了五個重要階段并發生了四次重大變革,從最初的手工生產階段到大規模生產階段,再到改進型的大量生產階段,進而發展到精益生產階段,直至現代生產階段,每一次的變革都帶來了汽車產業的升級和結構調整,同時為市場提供了更優質、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