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9章 回憶(三)

、《悟真篇》律詩十四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已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

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圣基。

2、《周敦頤太極圖說》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3、《周敦頤太極圖說》

河圖之名勝,自一至五謂之生,自六至十謂之成,生者一氣之所化,成者五土之所成。

4、《周敦頤太極圖說》

二氣五行之精,能升降變化者也。攢簇五行,歸于一家。

5、劉敲躍《戲蟾圖》

日月黃亦道路旋,至隱學人辨悟參。

三五妙合歸真土,三五一都一家圓。

妙合樞機精無漏,四季生成一擔擔。

太極始萌防變質,乾鼎坤爐復升天。

(一)區別

初生曰精,煉時曰藥。

煉成時曰丹(丹母;丹母至丹,中有過程)。

《悟真篇》絕句五

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

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炎煮空鐺。

《悟真篇》絕句三十二

前弦之后后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

采得歸來爐里煉,煅成溫養自烹煎。

(二)煉精化炁時之名稱

1、真精(外藥階段)

《司真篇》絕句四十四

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覓真精。

有無從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

2、水中銀(外藥階段)

《悟真篇》律詩四:

些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于人。

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銀。

神功運火非終旦,現出深潭日一輪。

《悟真篇》絕句四:

偃月爐中玉蕊生,朱砂鼎內水銀平。

只因火力調和后,種得黃芽漸長成。

3、壬水(外藥階段)

《悟真篇》律詩十一:

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

四象五行全借土,三元八卦豈離壬。

煉成靈質人難識,消盡陰魔鬼莫侵。

欲向人間留秘訣,未逢一個是知音。

4、陽精(指誤糾廖)

《悟真篇》絕句五十:

不識陰陽主賓,知他那個是疏親。

房中空閉宮穴,誤殺閻浮多少人。

(三)化炁過程中之諸異名

1、“蟾光”

《悟真篇》絕句六:

調和鉛汞要成丹,大小無傷兩國全。

若問真鉛是何物,蟾光終昌照西川。

2、“蟾輝”(指精旺之機)

《悟真篇》絕句二十九。

八月十五玩蟾輝,正是金精壯盛時。

若到一陽才動處,便宜進火莫延遲。、

3、“虎”

《悟真篇》絕句十三:

坎電烹轟金水方,火發昆侖陰與陽。

二物若還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悟真篇》絕句十七

震龍汞出自離鄉,兌虎金生在坎方。

二物總因兒產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悟真篇》絕句十九:

華岳山頭雄虎嘯,扶桑海底牝龍吟。

黃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4“黑虎”(癸水)

《悟真篇》絕句二十一:

赤龍黑虎各西東,四象交加戊已中。

復自此能動用。金丹誰道不成功。

5“白虎”(金水~~壬)

《悟真篇》絕句九:

西山白虎正猖狂,東海青龍不可當。

兩手捉來令死斗,化成一塊紫金霜。

6、“鉛”

《悟真篇》絕句九:

用鉛不得用凡鉛,用了真鉛也棄捐。

此是用鉛真妙廖,用鉛不用是誠言。

7、“真鉛”(元精)

《悟真篇》絕句七:

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外盡非鉛。

此般至寶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

已見前篇,但此處強調“家家有”即本身具有,不必外求,與陰陽派不同。

《悟真篇》絕句九:

虛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

不若煉鉛先實腹,且教守取滿堂金。

南宗先命后性,先命之道先煉元精。

8、“黑鉛”

精之異名,黑水之代稱。

9、《悟真篇》律詩十

好把真鉛著意尋,莫教容易度光陰。

但將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

可謂道高龍虎伏,堪言德重鬼神欽。

已知壽永齊天地,煩惱元由更上心。

10、壬

《悟真篇》律詩十一:

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

四象五行全借土,三元八卦豈離壬。

煉成靈質人難識,消盡陰魔鬼莫侵。

欲向人間留秘訣,未逢一個是知音。

11、北一西四

《悟真篇》律詩十四(見周天火侯圖)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已自居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

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圣基。

百日關

1、釋名

仙術初級階段運用者“氣”,主宰者“神”,化者“精”,最后“精”化為“炁”,炁即煉丹時之丹母也,由精炁合成。稱百日者,約數也。煉時進展情況不同,所以可長可短。明伍守陽曰,用九十天即已完成,但亦有一二年未成者,主要此為初級,故又名“初關”。不易通過之關隘也。

2、何時由筑基過渡(由道術至仙術)

首先,條件:三全有藥。

其次,無意念而有動。

“煉”即提煉過程,“化”即鍛煉結果,重點在化是由漸法至頓法。

藥的分類

1、外藥

外藥系由“先天精”提煉而出,作為外藥材料,因攝取先天精經過烹煉,歸入丹田(爐),此即外來也。外藥與神并行。伍詩:“子并后升天上去,午同前降地中回”,即藥與神自相隨而煉,又稱:“還丹”,已失而復得謂之還,先已虧損未能全,所以使元精自外反內,以彼還我,玉液還丹,七反九還即煉藥也。李虛庵真人詩:“忙里偷閑調外藥,元中生有采先天。”(積累過程用小周天)

2、內藥

內藥外藥已煉,精將化,反復送入丹田(爐)儲存,等到積累已足,信號有象,內覺已明,即用丹田內之元神迎之,以積累之藥凝合之,將外藥變為內藥,神炁混事融,二物歸一準備上移中田(黃庭)成為嬰兒。煉內藥過程,在丹母積累時,以丹田已有之炁與元神,迎外藥而烹煉元精,合神而凝,使其陽盛陰消,煉足時即成內藥矣。

內藥曰“大還”即完全歸還之意。內藥與外藥會合曰“凝煉”。內藥

丹功步驟

《大成捷要》一書,對各家丹功口訣選摘詳盡,出處清楚,這是它的特點優點。但在順序的安排上,尚欠明晰妥當,部分內容也有錯誤,這是它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對初學者,閱讀起來有不少的困難。我準備按修煉程序予以明確和訂正,以便于大家在閱讀和實踐中有所驗證和遵循。

一、性命雙修是道家丹功的基本原則

在各家功法中,有只重修性而不注重修命的;也有只重修命而忽略修性的。唯有道家丹功是將“性命雙修”貫徹于從筑基入手小成功夫直到在厲了手功夫的丹功全程,并視此為丹功成就之保證,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人一落生即稱之為一條性命,可見性命對于一個人,是一對密不可分的對立統一的整體。人生之初,孕育在母體中,性命一體,混沌不分。一落后天,即一分為二,性歸于心而上,命歸于腎而下,并轉接后天順規律發展,日益破壞其相依相助之本性。因此我們說:“性命雙修”是人體生命科學的本質決定的,反映了人體生命的客觀規律性。違背“性命雙修”的規律,就難以達到貴生養命目的,丹功亦難有所成就。

二、性功是丹功的基礎

講性命雙修,從其先后順序上看,必須先性后命。后天順欲而行,耗氣亂神,乃致病致死之道;反之,制欲無為,則是積氣養神之法。“順為凡,逆為仙”即是此意。因此修煉道家丹功,必須首先注意性功,即思想性格的修養,以為丹功修煉創造一個良好的主觀條件。

三、小成筑基入手的幾個關竅

在筑基階段中,又可細分三個小階段,即:(1)煉神入靜;(2)煉氣以通任督二脈;(3)補精,以達到精滿、氣旺、神全,為進入下一階段升級做好準備。正式進入筑基下手階段,關竅是丹家煉功的重要手段,必須正確掌握才能下手煉功,取得功效。針對當前在各類氣功文字和不同功法中,對關竅各持所見,眾說紛紜引起的疑問,我準備在此分段加以介紹,以提供諸位參考。

1、玄關一竅

此竅歷來為丹家稱之為秘竅。這是因為丹功功法,常常涉及生理機能,為防受到非議,所以不愿公開明言。此竅的名稱頗多,玄關、玄關一竅、玄竅、玄牝之門等等,都是指此一竅。玄關一竅有用而無體,故有“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全成,名為神氣穴,內有坎離精”的描述。

丹經上說“此竅非心非腎,非口鼻也,非谷道也。……非膀胱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夫此一竅亦無邊傍,更無內外,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在本身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所以無體可尋,尋則著相。”《性命圭旨》把玄關畫在中田,把玄竅畫在下田,就是過于拘執,其實不必指實在位置。

關于玄關一竅的景象,即玄關竅開的感覺,在丹功過程中本不應預先說破,而應在煉功的過程中親自體驗。現在為給大家破疑,稍作提示,但大家不可就此過分追求,以防偏差。它是在筑基階段后期微現的一種感覺,至進入百日關開始,開竅不明顯,常與活子時同時而動。明代李虛庵說:“一陽初動即玄關,不必生疑不必難,正好臨爐依口訣,自然有路透泥丸。”這就是說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時,關竅隨之即開,此時即開,此時即由筑基階段轉入煉精化炁階段了。

2、丹田

一般分三部分,上丹田也叫祖竅,在兩眉之間;中丹田在臍上;下丹田在臍內。因門派不同,說法很多。我們全真派系統傳授是在臍內一寸三分,與腎相對。

丹田是道教丹功中十分關鍵的一個竅位,它位居重心,百脈之樞紐,生命之根源。它在丹功四步功中的名稱,第一步,筑筑為守中之處;第二步,為煉精化炁,它叫坤爐;第三步,煉炁化神時,稱為下爐。二、三兩步作用為收納神氣、內煉歸爐的地方,尤以第三步為開始結丹之處。

丹田雖已公開,仍稱之為秘竅,這是國為丹田在丹功中的關鍵作用。四秘竅都是調動青春省活力,為其共同目的,因此口訣是口口相傳,不便公開傳授,寫在書上也只是點到為止。

這里我們從入手開始,主要講“凝神入氣穴”,首先要用這兩個秘竅,其他兩竅我將在下一講中介紹。

四、入手方法

靜室端坐,返觀內照,凝神入于命門之地(氣穴)。虛心凝神,不著色相,不落空亡。勿忘勿助,順其自然。

五、收心煉已口訣

“真意往來無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數息、心意相依而行,此即鎖心猿拴決心書馬之法。總要以虛空為藏心之所,以昏默為息神之鄉。

六、驗證標準

調息入順,心息相依,呼吸和緩,空洞暢快,神氣融和,恍然陽生,如醉如浴。

第三講丹功步驟

下面解釋一下筑基階段的天機問題:

七、什么是天機

為了弄清“天機”的內容,讓我們先來闡釋道家丹功中“機”的概念,不論在丹功功法或功理中都經常使用這個詞,它是道家丹功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在煉功過程中的一種稍縱即逝的實感和現象,其內涵比較靈活,比較廣泛。所以可以說,對“機”的理解過程就是煉功的過程。也可以說只有在實際煉功中,并且在煉功中取得功效,有了進展之后才能真正比較準確、比較完整地理解它的內涵。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諧語:“天機不可泄露”,正是一種客觀的、甚至是實際的表述。“機”者初動也,始變也。更準確地說應是萌動、萌發,是一種動態,一種趨勢,也可作微兆解。“天機”則可解為自然規律中自然現象的萌動,它預示著一種新事物的萌發和這種新事物從萌動到醞釀成熟的可能性和趨熱,邵康節說“動而未發曰機”。至于這種趨勢究竟是一種什么樣樣式的具體事物,就必須結合實際煉功實踐的進展去體會了。它的內容是非常廣泛又非常活動的。說廣泛,是指在丹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天機”;說活動,是說它的瞬時性、變動性,它的實現可早可晚,這是由它的諸多影響因素決定的。用現化科學語言表述,即是決定它的參變函數多,而這些參觀者變函數本身又都是變量,因此就愈發增加了它的活動性或難以捕捉性。從社會角度、人際關系講則更為復雜,先賢不是有“天性人也,人心機也”和“人心惟危”的警言嗎?一種人體生命現象,受到主觀(智力的和情志的)因素和客觀(宇宙即時空超巨系統)因素的影響是十分復雜的。各種參變函數極大地、微妙地、瞬時地左右著這個坐標點的具體位置,我們實在不該主觀地隨意地預先把這個難以把握的“天機”提前徒勞無益地矛以“泄露”!

此外,從煉功角度講,還有一個真假的問題,即煉功效果問題。天機的預先“泄露”,容易造成假象、幼象。如果在煉功過程中出現這種假象,對于丹功進展是十分不利的,至少是“欲速則不達”的。根據以上的理解,還是讓我們遵守這條自然法則,不去試圖輕泄“天機”吧!讓我們把注意的重點放在“煉已”上,以待天時的到來,以便不失時機地合成它,所謂“煉已待時”者是也。

簡而言之,“機”是動之前的象征;天機在此處指天元神丹之機,所以24個天機,都列出不同的重點。

八、蟄藏氣穴的作用

去而復歸曰返,失而復得曰還,返還之道講的是“還虛”。虛靜本是人之性,人處先天,元神執政,人身內氣旺盛運行,陰平陽秘,故人得以享高年長壽;一交后天,在社會人際關系中七情門欲充斥,名利纏身夜思日逐,以假作真,耗精亂神。天地之氣、四時之法皆被擾亂,本來虛靜恬淡之人性大失,后天識用事,元神退位,內氣運行失常,人體健康惡化。為求返還之道,補精養神,精滿氣足神全,生命活力旺盛。昏默以止息識神之欲火,元神興則水火交,以神抱氣,神氣結合而為丹母。

有說氣穴在臍下(應認為泛指下丹田),上通泥丸,下貫涌泉,為先天大道之祖,逐日生氣之根,為產元精之地。千變萬化之道,神妙莫測之機盡從此出。醫家則稱氣

穴為命門,故又有“命門旺,十二經皆旺,命門衰,十二經皆衰;命門生,則人生,命門絕,則人死”之說。

鉛即元精之別稱,為人身精、氣、神之物質基礎。神人氣穴,坎離相交則元精產出。坎離之合須真土調合,真土即真意之別稱。真土又分戊土和已土。陰中之陽為真陽。陽中之陰為真陰。動靜相兼,動中之靜為真靜,此為道家丹功功法之核心。凝神入于氣戊,久而久之,靜極生動,動極愈靜,虛極靜虛,恍然天機發動,真鉛產矣,也就是玄關開時活動之地。

九、回光返照與入靜

上竅之神稱為離火,結合內視照射下竅丹田之中;下竅稱為坎水,照之守之,萬籟俱靜,叭有呼吸,吹之噓之,漸凝漸靜。離火神光射于坎水之中,始覺空洞無物,漸則視如黑色之球。繼守繼照,由暗轉亮,黑中生白,水里火發。回光返照的過程即是入靜過程,愈照愈靜,靜極生動,無中生有,暖信傳出,是謂天機發動。

第四講丹功步驟

神蟄氣海的步驟和方法如下:

十、氣海的穴位

丹田有三,氣在中丹田,神在上丹田,精在下丹田,氣海穴亦稱為下丹田,為生精之守,位于臍內一寸三分(與醫學穴位不同)

十一、筑基期間神的作用

道家丹功以元神元氣二者雙修而不可分,幫有性命雙修之說。“性命雙修”始則以神主之,以上竅門元神,內視凝照,凝神入于氣穴。神為修丹功之主,不以元神主乎氣,便不培真氣,便不得真藥。

十二、先天元神與后天識神

人之先天元神,為人之本性,良知良能,“天性人也”,亦稱,“道心”。人落后天,“為學日益”知覺發達,與私欲合則生識神,識神生則借靈生妄,見景生情,隨風揚波,七情六欲無所不至,稱為“人心”。“人心惟危”。元神與識神,非此即彼,調息凝神為抑止識神之法,以后天呼吸漸入真息之境,動極生靜,元神漸為主位了。

十三、筑基階段之主旨在求返還

之道,以補后天虧損之精

精產于下丹田氣穴之中,以內視之法使上竅元神駐于下田之中,以神入氣,隨呼吸之出入,神不離氣,氣不離神,神氣相抱,如蟲之蟄,漸漸神定氣息,丹田暖氣回旋于氣穴之中。

第五講百日筑基

在我國以自身鍛煉,活動肢體,調整呼吸以保持健康,提高體質,祛除疾病的養生方法甚多,一般稱為吐納、導引,以各種仿生肢體活動及調息為其特點,其主要原理即是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其門派支流頗多,除此以外還有以提高某種技能為目的的,其中如鍛煉硬功的鐵砂掌、紅砂手、鐵襠功、金鐘罩等硬氣功,還有輕功乃至各種體育、體療套路等。總之涉及面大,范圍甚廣。但它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都是以追求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為目標的。

道教丹功從總的目標看可以說與氣功有共同之點,但又有明顯的區別。其區別在于道教丹功有其嚴謹的系統性和明確的步驟,練道教丹功必須嚴格遵守它的步驟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前進,不可忽略而成。在前面三講中講到“丹功步驟”,介紹了進入“百日筑基”功法之前的一些準備知識,如性命雙修的道理,丹功秘竅的具體位置與作用,以致天機內涵的解釋等,為我們進一步了解丹功功法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在我們進入具體功法之前應該了解,如果說道教丹功與當前氣功有共同之點的話,就是在這個準備階段。其目的是有病醫病,無病強身,以便為修煉丹功做好物質準備。在本講中為了使大家有一個對氣功與丹功的明確區分的概念,我們不妨用列表形式加以說明,以便于大家容易把握。

道教筑基功法(入手功夫)

1、煉神初步

其中包括

(1)收心;

(2)松身;與氣功相同。

(3)入靜

(4)內視丹田

2、煉功初步

其中有:

(1)調息、行氣;

(2)由后天氣煉到先天氣;功法與氣功同。

(3)通任督脈脈并通三關;

(4)煉逆呼吸。

2、補精初步

補精之說與具體功法步驟為道教丹功所獨有,亦稱補漏。氣功則漢煉神氣止,應加以區別。這里所說。這里所說的精,即人身內之精微物質、精華物質。人之元精有用而無體,似為人體內之內分泌、激素之類的物先天元精與后天谷水合成之產物,為煉氣之物質基礎。經過“風吹火煉”將現萌動之機,即腎脈初動之征兆,些時之火候分寸甚為微妙,難以把握。總之為至靜未動曰元氣,靜而將動則稱元精。此步功夫所需功時之長短取決于虧損程度,如人在16歲以前為先天未破之元身,元精元氣完好無損,稍加指引點化即可進入煉精化氣的第二步轉手功夫,而無須補精之法。人入16歲以后,因體力和精神耗損,故需補精,功程之長短,則以虧損程度而定。

以上入手功夫中的三步功中,前兩步與氣功部分同。從第三步補精初步起遇全為道功。至于以后的“轉手”、“了手”、“撒手”的三步高級道功,則與氣功完全道揚鑣了!筑基為道功,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為仙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义县| 灯塔市| 新宾| 安达市| 兖州市| 莲花县| 屏东县| 城固县| 富宁县| 惠水县| 吉水县| 法库县| 桂平市| 马鞍山市| 南皮县| 青神县| 容城县| 隆尧县| 贵南县| 灵宝市| 车险| 赤壁市| 察隅县| 呼玛县| 固镇县| 蓬溪县| 高台县| 科尔| 托克托县| 华蓥市| 肇庆市| 镇巴县| 锡林郭勒盟| 镇巴县| 犍为县| 思茅市| 定南县| 常山县| 天津市| 察隅县|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