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身體的濫觴:濟慈詩歌中的疾病特征

詩歌通常被認為是一部情感的“歷史”,屬于心靈的層面,但實際上,它實實在在地體現了與物質身體的互動關聯。斯普瑞特奈克將“身體”指為“身心”(bodymind),身體是物質軀體和精神情感的統一體,這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來亦是毫無疑問的。情感不是憑空而生的,它源自身體本身,是一種身體機能。彌合身心二元對立是生態批評和身體理論的首要話語前提,在此前提下,我們可以對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探索新的詩學內涵,產生新的詩學認知。疾病直接打破身體的日常狀態,給人以強烈的身體感受。作為肺結核病人,濟慈的詩歌和詩學思想尤為明顯地表現出肺結核病的影響,身體的話語首先以軀體性特征出現在詩歌藝術領域。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濟慈出生最晚,去世最早,他僅僅活了25年便走完了生命的歷程。相對于其他幾位在當時名聲如日中天的浪漫派詩人,濟慈顯得較為“卑微”,他出身社會底層,生活窘迫,亦沒享受過高等名校的教育。此外,疾病幾乎一直相伴濟慈左右。濟慈學醫出身,長期直接與疾病打交道,另外,母親、舅舅、弟弟等親人都在濟慈短暫的人生中相繼因肺病離世,他自己最終也罹患肺結核而逝。盡管濟慈的人生可謂“時運不齊、命途多舛”,而歷史卻越來越證明其詩歌價值之輝煌,他的詩論更是具有超越時代的現代特征。其詩浸透著對生命和死亡深邃的體悟,并充滿了迷醉、恐懼而又唯美的氣息,呈現出一種病態之美,猶如患病的詩人本身。詩歌記錄著人的情感或感覺,對于詩人或藝術家而言,疾病最直接地打破了人的日常身體感覺,使人在直面軀體物質屬性的情況下,加強對生命、自然、藝術的體悟,催生出不同于健康狀態下的情緒意識和詩學表達。濟慈獨特的詩歌美學與肺結核離不開關系,這是毋庸置疑的。身體現象學認為“身體是世界上存在的媒介物,擁有一個身體,對一個生物來說就是介入一個確定的環境,參與某些計劃和繼續置身于其中”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姜志輝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16頁。。以身體為本,人類文化與生態環境無法斷裂,肺結核作為環境破壞下的一種身體疾病,影響了濟慈詩性表達中的審美特征。誠然,這些特征與這一影響過程本身,給予了我們莫大的生態啟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柳州市| 威海市| 吉木萨尔县| 金乡县| 饶平县| 龙口市| 二连浩特市| 桐乡市| 天台县| 涞水县| 玉树县| 炉霍县| 乐陵市| 广宗县| 安西县| 枝江市| 靖宇县| 松潘县| 萝北县| 巴南区| 马公市| 顺昌县| 武功县| 平原县| 孟津县| 桃园县| 中牟县| 剑河县| 新河县| 鸡东县| 舞钢市| 福清市| 江门市| 红原县| 招远市| 舟山市| 乌什县| 阿克陶县| 墨江|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