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羌倒戈向遼
- 大宋青衫子
- 陸殼兒
- 3345字
- 2024-03-01 13:20:14
“只收羌人?遼國為什么這么做?”她追問。胡漢子搖頭:“我怎知道?我只知道,我肚子餓,要吃飯,我家人餓,也要吃飯。漢人排擠我們,遼人接納我們,有奶就是娘了。”他舉起兩只手指:“你瞧,這個數,只要打馬球,贏了漢人,每個馬球手都能拿到最少二十兩銀子!”
難道與孟良平對戰馬球場的,是胡漢子這些羌人?
“不是宋遼馬球賽嗎?遼國馬球隊,如何能摻雜羌人?”李元惜激動地起身,嚴厲質問,胡漢子被嚇了跳,頓時不悅:“怎么就不能摻雜羌人?我們自愿加入遼人的球隊,如何不能行?”
他不滿地叫嚷,桌子拍得啪啪響,好似李元惜一句話,就能叫他少賺二十兩銀子。
“胡哥打馬球可是一把好手,一定能選中的!”另一個羌人跟著附和:“我記得,新來的街道司管勾也是羌人,武功很厲害,說不定也會打馬球,可惜是個女的……”
聽到他們議論起了自己,李元惜渾身一震,卻見胡漢子睥睨地呸了一口:“人家在乎二十兩嗎?人家在京城可是混得風生水起——說起來,聽說她爹就是金明砦守將李士彬!這李士彬好糊涂,被元昊使計,里應外合破了寨子,自己練出的鐵壁軍,吹了多少年的牛,被西夏人一沖,散的散,逃的逃,躲進深山里的,比山里的草還多。”
他失落地頭:“前些日子長公主祈禳,是給那些戰死的大宋軍士祈,戰場上沒死的,都是漢人對咱的恨——若不是李士彬的糊涂,如何才有我們今日屈辱投遼的難堪?”
他招招手,叫李元惜靠近些,他好講氣氛搞得更神秘些。
“那李元惜在戰前就被送到京城——這下你們揣摩明白了嗎?這李士彬,老早就清楚元昊要打過來!他真配不上長公主的祈禳!”
胡漢子這話說得李元惜怒火沖天,周圍幾個羌人也聽不過去,畢竟勝負無常,李士彬又戰死沙場,已經是竭力報國了。
“要怪,就怪元昊背信棄義,稱帝登基,還要入侵大宋……”
正說著呢,突然街面上熱鬧起來,有人拿羌語奔走相告,大遼使館開門了,開始招募馬球手了。
胡漢子等人立即起身,把胡子上沾的酒漬和菜渣胡亂擦干凈,又匆匆理了理衣服,對李元惜作別:“我們這就去了。你如果跑得快,回去叫你哥哥爹爹相公……只要是男子,都能來試試,萬一選中了呢!”
一個茶座,幾張桌子,瞬時就空了。看著街上朝著大遼使館蜂擁過去的人群,李元惜很是失落。他們原本是大宋的子民,如何能去為遼國站隊?可羌人做出如此舉動,又不能說他們有錯。
不過,來便來了,她也要看看,大遼使館究竟是如何籠絡這些羌人的。
臨走,茶座掌柜又叫住她,指著滿桌酒菜:“姑娘,請結賬。”
李元惜莫名其妙:“那胡漢子的,也需要我結嗎?”
這掌柜瞪起一雙銅鈴兒般的眼:“你和胡漢子既是朋友,他又甩手而去,可不就得你結嘛。”
大遼使館前已經水泄不通,一個穿著本國特有服飾的使臣站在門前向大家喊話:大王子有交代,沒有打馬球經驗的、身高不過八尺、相貌丑陋、或是體質羸弱者,就不要湊熱鬧了。自認為打得好的,站到前排來檢驗體格和簡單詢問,凡合格者進入使館考驗打球戰術,戰術合格者,明日將啟程去金明池訓練。訓練期間,每日補助一兩銀子,若勝大宋神威馬球隊,犒賞二十兩銀子。這次招募,最后只留二十三人。
使館出手闊綽,人人皆歡呼叫好,如此一來,大遼使館便能盡得英才。
胡漢子這時舉手擠到前排去,他身高體壯,濃眉大眼,看上去威風凜凜。使臣只問了幾個問題,就許他進入使館內等著。
難道羌人真要加入遼人了嗎?
李元惜只想著阻止他,情急之下,一把拽住他的手腕,厲聲呵斥:“你可想清楚了,進了這道門,你就得幫遼人打漢人,氣節盡失,有何面目再做大宋子民!”
胡漢子像被鞭子狠抽了,立即回身,眼睛四下逡巡,邊尋找那人,邊回罵:“大宋不稀罕我做它的子民!生我卻不養我,老子半個月被漢人無端揍了四頓,潑了兩次洗腳水。老子生意沒法做,兜里沒錢,嘴上要吃飯,一家老小嗷嗷待哺,就連我的妻兄,也在大肆宣揚我們羌人早該滾回西夏!你叫我如何守氣節?”
“李士彬將軍以你為恥!”有人又喊,李元惜渾身一震,沒想到在這樣的場合,還有人記得那位浴血奮戰、為國死忠的戍邊將軍。這人只是個尋常百姓,卻也是個羌人,在顱兩側垂著羌人獨有的發辮。他身材雖然短小,但橫眉怒眼,很有氣魄。
李元惜巴望著胡漢子能改變主意,可喉嚨處又好像噎著什么,叫她講不出話來。難道讓他去友愛無端毆打、侮辱自己的人嗎?難道要他感激辛勤勞動卻吃不飽飯嗎?或是幫他離開生他養他的大宋,強行塞進西夏去嗎?
胡漢子臉漲得通紅:“李士彬!若沒他失金明砦……”
“羌漢本是一家,遼夏乃為狼狽,若沒元昊稱帝,和平盛世如何會生風云?”小個子怒斥,并擠過人群,想當面訓斥胡漢子,圍觀羌人一個個的都面露窘色,竟不攔著,也有些被喚醒民族氣節的,拍手叫好。
“這次延州解圍,鐵壁軍一定會重振旗鼓,殺元昊個片甲不留,到時,漢人自會明白,我們才是同袍。可如今,遼國趁亂煽動民心……”
“后生小子,講話注意,我大遼使臣還在這里站著呢,焉能受你污蔑!”大遼使臣向身后的衛士點點頭,那幾個衛士立即向小個子沖去,驅逐著他離開。
“打個馬球而已,如何就能扯上氣節!”使臣惱怒地講,舉起手來,伸出四個手指:“四十兩!只要戰勝大宋身為馬球隊,每人獎勵四十兩!”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百姓騷動了。
小個子掙扎著向胡漢子唾罵幾句,就要被衛士持刀趕走,李元惜怒極,撂開胡漢子,幾步跨到小個子前護著,用力將衛士推后。
“這是大宋國土,誰允許你們驅逐宋人?”她怒斥:“胡漢子,你馬球打得很牛嗎?你捫心自問,你的球值不值四十兩銀?遼人為什么為你付這么多錢?”
排隊報名的羌人中,左右都在糾結,胡漢子揚手:“姑娘,投靠遼人,絕不是我情愿。實在是生活所迫,柴米油鹽醬醋茶,哪樣能離開銀子?我只能如此。這次各為其主,賽后,我自會請罪。”
說罷,他大踏步地走進大遼使館中,其他羌人不但不挽留他,反倒數說李元惜不是,遼國使臣得意非凡:“姑娘,遼人和羌人本就是游牧民族,與耕織的中原漢人不同,我勸你還是回去,待到馬球賽的一天,別忘了替你們漢人多多加油鼓勁啊。”
李元惜氣憤難平,但羌人正在興奮時,她實是無力扭轉,不過也不能干著急,既然得到消息,最好立刻向孟良平稟報,好叫他們及早去準備適合的應對措施。
宋遼之間的馬球比賽,將定于三日后在金明池旁的賽場開展,大街小巷的百姓們已經開始談論兩國間這一嚴肅的較勁活動,張貼通緝公文的布告旁,馬球賽的公告也是既寫又畫,分外生動,即使是不識字的小童也能看得懂,拿根棍,把蹴鞠球當馬球打。
金明池在東京新鄭門外干道之北,馬球賽之所以選址在金明池,實是向遼人炫耀大宋的繁盛富庶,因這金明池的工程確實宏偉壯觀,李元惜走到順天門外大街時,遠眺已是瞠目結舌。
出新鄭門直門兩重,富商園林接連成片,而金明池尤其富麗恢弘,它池形方正規整,四周有紅墻圍著,左右都望不到頭,墻上設有多座進出的大門。還未進到門前,便能嗅得到蒸騰的湖水味道,金明池的西北角為進水口,引的是金水河的水。池北門外,即汴河西水門。
李元惜在心里估算了一下,便知這金明池占地十分廣闊。以人力造成如此大的湖泊,當真叫人驚嘆。
按理說,金明池乃皇家園林,尋常百姓不能進入,然而,從東大門進入金明池時,百姓川流不息,沒一個需要查驗身份的。
原來春時,金明池就會大開門樓,迎接百姓踏青。
此時春意盎然,綠樹成蔭,百花盛開,黃鸝百囀,粉蝶撲飛,自然人流不少。
然而,更讓李元惜咋舌的是,這皇家園林內居然還能做生意。一進東大門,便能在左手邊看到一排門戶大開的小吃店和飲品店,價格從十幾文到上百兩銀子各檔次,稍比外面賣貴點,倒也可以接受,想填飽肚子,來這里便是了。
或者園林各處,都有百姓隨意搭設的小攤,一如大相國寺般,人煙繁盛,生意很是興隆。甚至連水心殿等處,依然叫賣吆喝之聲鼎沸。
而迎著東大門一溜地排開的,是防雨油布搭成的彩棚幕次,游客來了,便可在此處觀看水戲。彩棚里也到處走動著小販,人流如織,絡繹不絕。
這處氣勢恢宏的皇家花園林內,樓臺亭榭星羅棋布,它們高大宏偉,雕梁畫棟,類型眾多,有的高數十丈。
上有橫觀層樓,下有錦石纏道,行走其間的人們無不歡聲笑語,可見,這一處金明池帶給大家的,是十足的安心和自豪。融入其中,李元惜不覺也歡欣鼓舞。
另外,沿著金明池周邊建設的園林內,辟有專門的石榴園、櫻桃園,因為隔著一條街便是高樓疊起的酒家,立于亭榭之上便可觀賞。此時雖然石榴、櫻桃未結果,但池塘里荷葉片片,許多李元惜沒見過的花兒嬌艷欲滴,爭相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