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藥死了(二合一)
- 明朝大惡人
- 魏柒
- 4088字
- 2024-03-02 00:01:00
牛三剛派人出去,劉養正還在北鎮撫司門前晃蕩。
東廠掌班太監,馬永成腳步匆匆走入,賠著笑臉道:“劉公公請楊帥共同審訊犯人。”
“裘二爺原名裘二德,江西人士,早年科舉落第之后便在地方鄉里靠著教書為生,后來與寧王相識便投效之,其人并無家室,如今裘大德依舊在寧王手下效力。”
幾人一起走著,楊輕問道:“我的堂弟楊云生,你查得如何了?”
牛三回稟道:“還沒消息送來,卑職會多派些人手過去,只是從淮南查到松江府需要一些時日。”
“無妨,我不著急。”
小卓抱著繡春刀跟在少爺的身后,她聽著這些話,一直距離少爺最近,保持著落后半步的距離。
“楊帥!”
剛走出北鎮撫司,劉養正三步并兩步迎了上來。
牛三命人將他攔下。
看得馬永成心頭好奇道:“楊帥,這位是……”
楊輕腳步依舊,淡淡道:“這位仁兄名叫劉養正,是寧王的使者。”
馬永成又道:“咱家倒是聽說這寧王使者一到京城就來見楊帥了。”
這東廠的太監說話夾槍帶棒的,聽著很不舒服。
楊輕道:“怎么?公公是想要與寧王的使者共謀一醉?”
聞言,馬永成的臉便冷了下來,道:“但凡咱家一天過得好了,是不是就讓楊帥不高興了?怎么總是將咱家往死路上逼。”
有東廠的太監帶路,眾人離開了北鎮撫司,只剩下了劉養正還在北鎮撫司門口凌亂。
身系寧王千秋大業,正是寧王需要招兵買馬的時候,劉養正是很想招攬楊輕,可這個人油鹽不進,見了第一面,就和他說不了兩句話。
心懷大事,劉養正搖頭一嘆,又搖頭離開了。
刺殺錦衣衛的事含糊不清,更不要說還和寧王使者走動,東廠與錦衣衛都避之不及。
馬永成問道:“聽說楊帥與他見過了?”
“確實見過一面,后來被我丟出去了。”楊輕皺眉道又道:“難道這些事東廠不知道嗎?”
要說京城的情報,錦衣衛與東廠不相上下。
馬永成又是笑了笑,道:“其實廠公也希望楊帥不要行差踏錯。”
兩人說話間,各自帶著隊伍走到了刑部。
楊輕只帶了小卓與牛三兩人,還以為錦衣衛來審犯人有多大的陣仗,沒想到只帶了兩個人。
這讓原本就比楊輕矮一頭的劉瑾很是不爽利,這楊輕就帶這么兩人,看不起咱家?
他走上前道:“楊帥。”
楊輕拱手道:“公公有禮了。”
劉瑾道:“陛下說了,這一次審問,錦衣衛與東廠皆要在場。”
“那就有勞了。”
“楊帥這是什么話,咱家不嫌辛苦,倒是麻煩楊帥走一趟了。”
眾人一起走向地牢,楊輕又道:“公公,近來身體如何?”
劉瑾陪笑道:“老奴身體還行,就是總睡不好。”
“公公辛苦。”
東廠廠公與錦衣衛的二把手走在最前頭,兩人并排走著腳步并不快。
劉瑾忽然問道:“北鎮撫司近日如何?”
楊輕道:“我們最近忙著事業,我們錦衣衛近來要一些改革,要做一個京城管理辦法,如果屆時遇到什么麻煩,還要請公公幫襯一二。”
“應該的,應該的。”
劉瑾拱手微笑著。
走在后方的馬永成臉色不太好看,明明廠公已看楊輕恨之入骨了,現在還要與他貌合神離的講話,心中不由想著,真是辛苦廠公了。
走到一處刑房前,裘二爺須發凌亂地坐在椅子上,他雙眼神光渙散,呆滯又空洞看著屋頂,微張著嘴,一副癡呆樣。
楊輕與劉瑾坐下來,看了他好一會兒。
劉瑾道:“楊帥有什么想問的,就先問吧。”
“公公可以先問。”
見對方推諉,劉瑾道:“我們東廠只是旁觀,楊帥才是被刺殺的人,照理說楊帥來審問正合適。”
一旁的官吏,遞來了一份冊子。
楊輕接過冊子,看著審訊的記錄,上面只有盤問的記錄,卻沒有回答。
也就是說接連一個月的審問,他什么都沒交代。
目光又看了眼呆滯的裘二爺,楊輕接著道:“劉公公,這人是真的瘋了嗎?”
劉瑾嘖舌道:“一連請了十個太醫,有六個說是真瘋了,有四個說他是假瘋,真假難辨呀。”
楊輕了然點頭,目光看向穿著囚服的裘二爺,道:“寧王派使者來見我了。”
裘二爺仰著頭,看著牢房的屋頂伸出手指好像是在數星星。
楊輕接著道:“寧王不承認是他安排你刺殺我,他寧王也不愿意來京城,反倒是派了一個書生來京,想要收買我。”
裘二爺忽然怪異地笑了笑。
楊輕頷首道:“寧王沒有生病,只是裝病不愿意來京城。”
裘二也沒有反應。
說話間,楊輕走上前,來到這位老人家的身側,在他耳邊低聲道:“我們會給寧王恢復衛隊的。”
裘二爺緩緩轉頭看向了他。
楊輕用只有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道:“你最怕的不是自己的安危,你最怕的是寧王真的被逼造反。”
裘二爺道:“一顆新鮮的果子沒有蟲子叮咬,但一顆腐爛的果子,它的酸臭味會吸引來無數的蟲蠅,現在的大明就是這樣,它的根子已開始腐爛,多少官吏沆瀣一氣,你以為大明的文官風骨還有幾年可以維持?這世道從來就沒有變過,不是寧王,將來還會有別人。”
終于從裘二爺口中聽到正常的話語了。
劉瑾拍案道:“他果然是裝瘋,給咱家好好用刑,好好審。”
隨后幾個東廠番子又將這個老人家架了起來。
“哈哈哈!楊輕,你以為是誰!”裘二爺忽然大聲道,隨著他講話,一起唾沫星子在地牢中清晰可見。
說罷,東廠的酷刑開始了。
楊輕不愿意看到東廠的太監對一個老人家用刑,便快步離開了地牢。
裘二爺不是真瘋,他為寧王辦事也不是想讓寧王造反。
如果真造反了,寧王就真的萬劫不復了。
如果有些事現在還來得及,裘二爺也會勸說寧王。
錦衣衛的人離開了,東廠的番子又嚴刑拷打了一個多時辰,這個老人家又恢復了瘋瘋癲癲的狀態。
直到夜里,東廠的人也退走了,一個獄卒路過牢房,目光在受了酷刑奄奄一息的裘二爺身上停留了片刻。
隨后他朝著裘二爺扔了一粒黑色的藥丸。
藥丸一直滾到了腳邊,裘二爺借著小窗的夜光看到了那粒圓圓的藥丸,藥丸上還沾了一些碎石子與灰塵。
他伸手撿起這粒藥丸,慘然一笑,將藥丸送入口中,而后仰頭咽下。
翌日,楊輕與往常一樣,清晨時分在家里鍛煉著體力。
小卓坐在小凳子上,懷抱著少爺的外衣,看著少爺鍛煉。
本就熱得一頭大汗了,汗水早就浸濕了那件里衣,明明熱得不行了,少爺還是不愿意將最后一件衣服脫下來。
這些天總是這樣,即便是鍛煉成這樣,少爺也不愿意將上衣全部脫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少爺就有了這樣的規矩,
她看著少爺眉頭緊蹙,心想著:“小卓又不是什么外人。”
牛三慌亂而來,“楊帥,出事了。”
楊輕放下手中的自制杠鈴,道:“講。”
牛三回道:“裘二爺被人藥死了。”
楊輕擦著臉上的汗水,走入屋中。
小卓板著一張小臉,低聲道:“現在少爺換個衣服都要背著小卓。”
等屋門又開了,小卓才進去拿少爺換洗下來的衣裳。
換上一身干爽衣裳,楊輕這才舒坦不少,重新走到院子里,穿著官靴道:“死了?”
牛三道:“死了,東廠派了仵作,當場將裘二爺的肚子給刨了,在肚子里找到了一顆還沒完全化開的藥丸。”
這世上總有一些固執的人。
楊輕抬頭看著天空,今天的天空陰沉沉的。
忽然感到臉上一滴冰涼,原來是有雨水落下。
淅淅瀝瀝的雨水落下,澆灌在因夏季干涸許久的京城。
東廠的太監開始徹查是誰毒殺了這位裘二爺。
當然這都是形式上的事了,東廠查這些根本沒用,人都已經達到了目的,多半早就離開了京城。
而錦衣衛這些天一直都在盯著劉養正。
在東廠還在為了裘二爺的案子到處轉的時候,錦衣衛查明了兩位寧王使者在京城都在忙什么。
雨水越來越大,落在地面與屋頂上形成一片水霧,這片水霧也籠罩了整個京城。
錦衣衛也開始了京城管理辦法的施行。
章杰是一個辦事較為穩重的人,他先在京城幾個片區開始試行,看看反響如何,往后再繼續改進。
閑來無事,牛三也會與嚴嵩聊幾句。
嚴嵩是個很聰明的人,他弘治十八年,剛考取的進士,現在就在翰林院入職。
能夠進翰林的人都不簡單,在明朝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但凡內閣人員,多數都是從翰林院出來的。
在翰林院進修的人,也都是將來的內閣人員儲備。
而如今內閣首輔劉健年邁,朝野都在傳下一個內閣人選,便是翰林院二把手的楊廷和。
而嚴嵩年僅二十有六,不論是資歷還是年齡,現在都該是苦讀的年紀,可從年紀來看,這般年輕就入翰林,將來的成就也不會太差。
牛三有什么不懂的,也愿意和嚴嵩說,誰讓這位嚴嵩是楊帥的朋友。
“你說為什么一定要讓那位老人家死,他從始至終什么都沒說,何苦呢?”
嚴嵩站在北鎮撫司門前,雙手背負看漫天的雨水落下,低聲道:“從他被錦衣衛拿下的那天開始,其實他就應該死了。”
見牛三還是一臉的苦惱,嚴嵩拍了拍他的后背,道:“人心隔肚皮,誰也不知道彼此心里都在想什么,寧王可以相信他十天半月,可往后呢?被審訊了這么久,他但凡有所動搖,他就必死無疑。”
牛三忽然醒悟道:“你是說寧王早就安排好了。”
嚴嵩小道:“牛總旗,下官可什么都沒說。”
“嚴老弟,一語點醒夢中人。”牛三抱拳道:“是因為他確實在裝瘋,一旦他露餡了,寧王的人便不能容他。”
“若換作我是寧王,在他被抓的那天就應該將他殺了。”嚴嵩說著,神色上又多了幾分憂慮。
見幾個小旗因章僉事下達的任務,今天要從京城收繳一百兩罰錢的任務,正在向牛三發著苦悶。
要知道尋常的罰錢才一文,好點的才十文錢,這要罰多少個十文錢才能湊過一百兩,太為難人了。
嚴嵩淡淡道:“聽說楊帥將太監的罰錢定得最高。”
牛三連忙道:“還請嚴老弟賜教。”
嚴嵩嘆道:“東廠的番子總不能一直窩在東廠不出來,但凡有太監出了東廠,那就一路跟著他們就好。”
牛三小聲道:“這樣會不會太刻意了。”
嚴嵩滿不在乎地笑了笑,“身為陛下的家奴,不能明知故犯,所以錦衣衛盯著太監就顯得名正言順許多。”
“太妙了。”牛三一拍大腿,道:“弟兄們,就這么辦。”
嚴嵩又補充道:“順便盯著東廠行事,都可以借著京城治理的名頭,你們也切莫辜負了楊帥的用心良苦,他行事是有深意,更深的用意是讓北鎮撫司規制東廠的舉動。”
其實錦衣衛眾人向來都是奉命行事,大家的想法也簡單。
牛三笑呵呵道:“楊帥真是交了一位……”
嚴嵩笑道:“諍友。”
“對!諍友。”
楊輕坐在北鎮撫司內還在與小卓一起整理著各種情報,其實他哪有嚴嵩想得這么復雜。
只是為了團結下屬,給下屬們一個共同的利益,如此一來錦衣衛才不會輕易被東廠從內部打亂腳步。
馬永成近來心情很不爽利,身為掌班太監,他帶著幾個東廠番子打算去喝點酒。
剛走到東直門大街上,身后就跟了三個錦衣衛校尉。
又走了一段路,見對方還跟著,馬永成回頭怒道:“你們跟著咱家做什么?”
三個錦衣衛各自看著一個方向,甚至吹起了口哨,一副漠不關心的模樣。
等馬永成買了一只饅頭,吃了兩口就隨手一丟,就有錦衣衛校尉走上前,撿起丟在地上饅頭道:“東廠掌班太監馬永成,隨手丟垃圾,罰錢一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