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界修行史》
- 玄幻大宋,帝姬飛升
- 我抽炫赫門
- 2180字
- 2024-02-06 00:00:18
次日一早,趙福金匆匆用完早膳,便拉著沈穹又來到后殿,把那幾本古籍還給了沈穹,大大方方地說道:“看完了,現在物歸原主。”
沈穹心想,看不懂就說看不懂,你還只是個孩子,我是不會取笑你的。
“殿下,可要下官解惑?”
趙福金滿臉求教之色,點點頭道:“那就從頭開始吧?”
沈穹接過古籍揣入懷中,清了清嗓子道:“天地初開,青氣上揚,濁氣下沉,靈氣彌漫……”
“盤古的事就不用提了,從高祖兒時開始講便是了。”
“哈?殿下,咱們不是在聊修行之事嗎?”沈穹一頭霧水。
趙福金輕笑道:“聊的就是修行之事。”
昨夜夢中,趙福金聽了混沌老道的入門課,終于先搞清楚了修行的兩大基本原則。
一:靈根是修行的第一要義。
與之前沈穹說的基本一致,沒有靈根之人,是壓根修不了仙的,就像身體中缺少了一套儲存轉換裝置,既無法吸收儲存,更遑論轉化使用了,至于靈根從何而來?
天道都不知道。
二:靈氣并非修行的必須。
無論是前世在小破站追番,還是前兩天聽沈穹所說,靈根就是靈氣的儲存器,在趙福金想來,要修行那就必須有靈氣,可靈氣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又從哪可以吸收?
趙福金還不得要領。
但是昨夜在夢中,混沌老道為她解惑了:“天地初開之時,天地間確實靈氣充盈,凡有靈根之物,無論飛禽走獸,花鳥魚蟲,若得修行法門,皆可修行,可后來……”
上百萬年的時間里,靈氣日漸稀薄。
到了唐朝,便已所剩不多,勉強還能支撐的起陣法師、符箓師、天機師這些消耗靈氣不大的法門修煉。
但消耗靈氣極大的法門,便已經是修行無望,比如劍修李白,游歷萬水千山,也只想尋得一處靈氣充盈的洞天福地,可終其一生不得,最終郁郁而亡。
《三界史》中,對這一階段的定性為:末法時代。
直到五代十國,修士們另辟蹊徑,發現了另一種替代靈氣的東西,那便是氣運。
這種氣運,并非走路撿銀子,出門遇貴人,勾欄聽曲有人貼這樣的普通氣運,而是王朝氣運。
是一個國家興起衰落時破碎外泄的大氣運。
若是趙福金精研歷史,聽到此處必定會汗毛倒豎,五代十國一甲子之間的持續動蕩,原來是一些修士們為求氣運,禍亂天下啊?
趙福金粗略歸納:
如今天下,早已沒有足夠的靈氣可供修行,若是還以修行1.0版本來玩,靠靈氣修行,那撐死也就是個煉氣大圓滿。
而要是想再進一步,那就必須攪動天下,吸納王朝氣運。
至于如何吸納王朝氣運,混沌老道也給出了具體方案:“對于旁人來說,或許得攪動天下,在王朝起落震蕩之間氣運流失,給這些修士獲得氣運的機會,但對你來說不必,因為你本身就在這王朝氣運之中,這皇宮內苑,便是你的洞天福地。”
混沌老道認為,從末法時代開始,各個皇室便無人再有靈根,所以即便身在王朝氣運之中,也無法吸收利用。
當然,這并不是說只要有靈根之人在皇宮內苑,就能吸收氣運。
前提條件必須是有皇家血脈,嫡系一脈最佳。
從唐至今,數百年來,同時滿足既有靈根,又是皇家血脈這兩個條件的,只有她趙福金一人耳!
幸好,沒有愚蠢地逃去杭州!
那就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混沌老道最后做了課后總結:“一言以蔽之,這天下修士,若求飛升,必須要想盡辦法讓王朝動蕩,氣運破碎流失,而只有你趙福金,若求飛升,得護這王朝氣運興盛不衰。”
趙福金覺得繞口,白話道:“也就是說,別人都想要搶我家的東西,而我,得護著?”
混沌老道聞言哈哈大笑:“正是如此!”
“那我豈非要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天下的修士了?”趙福金覺得這樣好中二啊。
混沌老道先是點點頭,又搖了搖頭:“也對,也不對。不是每個修士都只求飛升的,那是黃金時代的共識,那時候畢竟人間不值得啊,想吃口熟食都難,可如今嘛,人間繁華,也有些修士,并不求長生飛升,只求逍遙人間,這些人便不是徒兒你的敵人了。”
趙福金一想,有些道理,畢竟生物多樣性……很復雜。
要不然前世怎么會流傳只羨鴛鴦不羨仙的說辭呢?
今早一睜眼,趙福金就在琢磨,自己這個皇二代,怎么做才能護的住自家的王朝氣運呢?
不如,先從惡補王朝歷史開始吧。
知史,才能通今,把今天的事搞明白了,才能預防未來的風險。
趙福金又在心里,問候了自己初中那個禿頭歷史老師的祖宗十八代!
之后,又朝著自己有些嬰兒肥的小臉扇了兩下:“你也得反思反思自己,別什么屎盆子都扣別人頭上,學渣!呸!”
明仁宮后殿,沈穹講的眉飛色舞,笑著問道:“你說,神奇不?”
趙福金蹙眉問道:“預言高祖皇帝登基的那人,當真叫真無老道?”
沈穹點點頭:“那還有假,據說這個名字,還是高祖給他起的,這老道士,曾與高祖結伴而行,每次喝酒都讓高祖掏錢,一開始高祖還以為這老道摳門,后來呢,發現這老道是真沒盤纏,這才戲稱他真無老道。”
趙福金想起混沌老道昨夜所說:“趙匡胤那家伙,純純誹謗于我!”
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
……
御書房。
童貫蔡京兩人分坐左右,就祭地大典一事再起波瀾。
童貫言道:“此鳥既是海東青,就絕非我大宋境內所有,若只是過境倒也罷了,但這畜生確實想毀祭壇,便一定是人禍。官家,遼國不得不防啊。”
“童太尉,你太多疑了。”蔡京撫須輕笑,一副人間清醒的模樣:“此事一沒有實證,二沒有動機,遼國為何要如此吶?自檀淵之盟后,兩國已經交好百年,何曾有過爭端?”
“可祭地大典上……”
“哎呀,說不定就是那畜生過境,咱們鼓樂舞蹈,驚了它們,這才如此為之,官家您覺得呢?”
道君皇帝蹙眉搖頭:“那南薰門外,天顯異象,又是為何?”
蔡京琢磨了片刻笑道:“上一次,官家與我兒蔡攸,不也瞧見過仙人嗎?說不定,這兩只大鳥,是仙人所養呢,就更不能無端怪在遼國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