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從社學到國子監
- 大明:造反開局,老朱崩潰了
- 寫歷史的小白
- 2068字
- 2024-02-17 17:36:00
看著眾人的眼神,詹徽心中有得意之感,他知道目的已經達到。
“其實這個方法說出來也很簡單。”
“那就是物盡其用!”
“如今皇上開建大明,天下穩定,讀書人日益增多。”
“每個鄉縣之中,大多有不少的童生!”
“臣以為,太子所說的九年義務教育,此舉只要是開民智,若是以童生當做教書之人,已經足夠。”
詹徽的話讓大臣們陷入了沉思。
用童生來教書,這個提議既新穎又實用。
這些童生雖然還未考取功名,但他們也是讀書人,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而且,他們也需要生活,從朝廷中撥發銀兩給他們,既可以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也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至于這些童生,大多數都是還未考取功名,甚至是已經考取功名無望。”
“但是這些人也是需要生活的,從朝廷中撥發銀兩給這些教書之人,想必還是有人愿意做的。”
“臣以為,當擇童生中年齡長者為師,以德行觀察之,想必此法就可以順利實施。”
“朝廷可以統一標準,派專人負責勘察,以防欺世盜名之徒!”
“當然,這只是臣的一些淺薄見識,究竟如何辦理此事,還需要太子拿主意!”
詹徽很是謙虛,把主動權又交回了太子的手中。
朱標欣賞的看著詹徽,此人如果可以的話,倒是可以重用。
不驕不躁,懂得進退。
有真才實學,也懂得為臣之道。
怪不得能坐上如此重要的位置。
“諸位大人們認為這個建議如何?”
朱標滿意的點了點頭,順便問向其余的幾位大臣。
工部尚書秦達,剛才一直在仔細的思考,此時聽著太子發問,率先開口。
“此法雖未實施,但是目前聽來,確實是最合適的解決之法。”
“而且這個方法也能夠順利的實施。”
“詹大人不愧是才思敏捷,短短時間就想出了如此應對之法,佩服!”
能坐上這個位置的人都不會太蠢,現在誰都能看出來,太子很滿意這個解決的辦法。
詹徽肯定會因此得到太子的青睞,所以秦達不介意順嘴夸上一句。
隨著秦達的表態,其他大臣也紛紛表示贊同詹徽的提議。
他們認識到,這個方法不僅解決了教師資源的問題,同時也為那些未能成功考取功名的童生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
“詹大人的提議確實精妙。”刑部尚書趙勉也站了出來,他的聲音穩重而有力,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朝廷只需撥出少量的銀兩,就能讓教育事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而且,這也為那些生活困難的讀書人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收入來源。”
其余人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這個既經濟又實用的方案。
朱標坐在椅子上,沉思了許久,這個方案目前來說,確實是最合適不過的。
目前最主要的就是開民智,這些童生已經完全足夠勝任。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
既然決定做了,朱標就準備一次性給他做好。
“諸位大臣都知道,自大明開創以來,人才一直都是緊缺。基層的官員一直都是有著不少的空缺。
更是有不少人是帶罪之身,身上枷鎖,卻坐于大堂之上!”
朱標說的是現在大明的實際情況。
底下諸位大臣也都是低頭閉口不言。
這些情況,這些身為六部的頭頭們又怎么能不知道。
只不過確實也是沒辦法為之。
當今皇上刑罰嚴苛,對于官員的要求更是嚴格。
本來經過連年的混戰,讀書人就少之又少。
前期都是靠著舉薦制,才能有官員治理一方。
可是當今皇上是乞丐出身,對于這些當了官的人,向來是不放心。
從大明建立到現在,不知道有多少官員都死在了屠刀之下。
試想一下,舉薦制推選出來的官員,又有幾個能出淤泥而不染呢?
尤其是那些地方之上,更是天高皇帝遠。
因此胡作非為的更是膽大妄為。
雖一人不足以危害國家的安全,但是長此以往下去,再好的梁柱也要被蛀蟲腐爛。
這也是當今皇上重啟科舉的原因。
但是科舉畢竟有所限制,一直也無法完全滿足朝廷的用人需求。
這才會出現了公堂之上,縣令和罪犯都是同戴鐐銬的情況。
說不得審判結束,兩人還要同赴刑場。
這也是大明獨有的景象。
這些事,從上到下,都是心知肚明。
但是卻從來沒有人公開談論,仿佛已經成為了一個潛規則,見怪不怪。
朱標端起茶杯,環視眾人,仿佛是看出眾人心中所想。
“選賢任能,一直是國家發展的大計。而今這種情況出現,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是諸位在做的官員失職。”
“也是我這個太子做的失職。”
諸位尚書聽道這里,心中明白,這是太子表達對于此事的決心。
朱標接著沉聲說道;
“既然要開民智,那就得有個明確的章程。”
“不可能一鍋大雜燴,那樣同樣是沒有結果。”
“剛才我仔細想了一下,心中有了初步的一個計劃,諸位尚書們聽聽,是否可行。”
眾人屏息靜氣,豎耳傾聽。
“鑒于百姓的文化水平不同,學校數也應當分為幾個等級。”
“我認為,既然要開民智,選拔人才,那就要從最基本的開始,只有范圍足夠廣,才能有機會選拔出更多的人才。”
“比如,學校要開到鄉鎮之上,統稱為社學。這是每家每戶適齡的孩子都要上學,學會讀書識字。”
“社學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教會百姓們認字就行。”
“然后縣一級的是縣學,可從社學中擇優錄取。”
“縣學可以進一步加深所學習的知識,其中優秀者,可進入到州學。”
“州學的其中優秀者,通過考核,可以進入到省學。”
“這樣源源不斷的篩選下來,人才也會越來越多,大明也就不會再出現無人可用的局面。”
“省學優秀者,通過考核,可進入到國子監。”
“以后的官員空缺,都可直接在國子監中挑選優秀者擔任。”
“太子,此事萬萬不可!”
朱標的話音剛落,旁邊就響起一聲急切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