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可以成圣,那我為何不能斬圣人?
- 大明:造反開局,老朱崩潰了
- 寫歷史的小白
- 2036字
- 2024-02-18 12:56:34
朱標抬眼望去,說話之人是禮部尚書李原名。
“太子,恕微臣冒犯?!?
李原名起身拱手,恭謹的行了一禮,接著說道。
“開民智,此舉想法是好的?!?
“如果大明的百姓都能夠讀書識字,明白事理,對于治理大明,那也是有極大的好處。史書上肯定也會濃重記錄這一筆。”
“剛才詹徽詹大人的提議更是兩全其美,能夠最好的實施這個政策。”
李原名先是夸贊了一番,久經官場的他,自然懂說話的藝術。
緊接著,只見他話鋒一轉。
“太子,臣以為,有童生教學,在鄉鎮建立社學已然足夠,不適宜再出現更多的學校?!?
“這是為何?”朱標放下手中的茶杯,好奇的問道。
李原名深深的看了朱標一眼,不知道他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
如今話到嘴邊,卻不得不說出來了。
“太子,開民智,想法固然是好,不過,事情都有雙面性。自古至今,百姓所需僅有四字,吃飽,穿暖!”
“衣食住行才是最基本的,識文斷字,向來都是少數人才能擁有的特權,這也是讀書人珍貴的原因?!?
諸位大臣點頭,讀書人自古至今就高人一等,這就是原因。
“太子,如今此舉,短時間來看,是可以讓所有人讀書,但是必定會引起那些真正的讀書人心中不滿?!?
“畢竟其中好多的讀書人,可都是寒窗苦讀數十載,而無用武之地?!?
“如果只有社學,影響則不大。如果真按照太子所說,那這些讀書人的心則將亂矣?!?
李原名說到此處,停了下來,望著朱標,接下來的話,他沒有再往下說。
“大明初創,一切都是從頭開始,百廢待興,如今雖已有二十多年,但是一切都還在摸索階段,相信這些讀書人會理解的?!?
“我今日此法,說到底,還是這些讀書人不夠用,不得已而為之?!?
讀書人,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不能不在意。
因此朱標也是解釋著說道。
其余幾位尚書,此刻都在沉思。
彼此悄悄對望一眼,心中都已經明白,剛才自己等人都把這件事情想簡單了。
此刻經過李原名的提醒,眾人心中都浮現兩個字,儒門!
是的,這才是關鍵所在。
不過看太子樣子,恐怕還沒有想到此處。
看李原名的情況,卻是已經不準備多說下去。
如果這個政策真的這么貿然實施下去,說不得會背負天下讀書的罵名。
詹徽硬著頭皮走了出來,對著朱標低聲說道。
“太子,如今天下讀書人皆師從儒門!”
朱標瞬間就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
怪不得李原名說話好似意猶未盡,源頭竟是在這里。
朱標習慣性的用現代人的思維方式思考,一直忽略了當下社會的形式。
如今天下,佛道儒,三教昌盛。
佛道兩教基本上是信仰,主掌人們的精神世界。
而儒門,那就是徹徹底底的貫徹到了每個人的親身行動之中。
不說別的,就連朱標自己都是從小師從大儒,當世首屈一指的名儒宋濂,更是他的老師。
自己平常行事都要注重禮節,圣人之言。
更何況是平常的讀書人,這些恐怕都已經是深入骨髓了。
如今最盛行的就是程朱理學,所提倡的就是“存天理,滅人欲!”
無數的讀書人,奉之為典范,那些大儒更是以此來引經據典。
想到此處,朱標思緒萬千。
本以為只是簡單的建個學校,看樣子是惹了馬蜂窩了。
李原名見朱標明白了其中干系,這才接著說道;
“民間向來是有私塾存在,都是收費教學,如今社學時義務教育,就是斷了這些人的生計。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儒生?!?
“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大明建立至今,這些讀書人都是通過考試,參加科舉,才一步步進入仕途?!?
“如果現今按照太子所說的學校等級,那以后科舉將屬于何種地位?”
“那百官的選拔,又是何種的標準?”
李原名不得不說這些,畢竟這些事,總歸還是要禮部來負責的。
畢竟不管是科舉也好,國子監也好,都是禮部的管轄之內。
如果貿貿然的實施新政,禮部就會成為首當其沖之地。
恐怕第一個被罵的就是他李原名。
年近花甲的李原名,自然不想在自己行將入土之際,平白的添此罵名。
讀書人,最愛惜的永遠是自己的名聲。
有些人好色,有些人愛財,有些人好名!
朱標看著眼前的幾人,顯然心中都是如此想法。
看樣子,此舉恐怕無法順利的實施。
朱標心中明白,這是自己思慮不周了。
看樣子,想要好好的治理大明,還得從思想上轉變過來才行。
想到此處,朱標只好將此事暫且放置。
諸位尚書也都是暗舒了口氣,如果太子堅持實施,他們也只能照辦。
不過接下來要面對的恐怕就是天下讀書人的口誅筆伐,將會天怒人怨,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朱標此刻有些意興闌珊,本來一些想要說的話,此時都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諸位尚書見狀,紛紛起身告辭。
哪怕是詹徽,面對天下的讀書人,也沒有好的計策。
他雖然想更進一步,但是也不想將自己置于風口浪尖之上。
因為他也怕,風浪太大,會讓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儒門?難道真的是無法撼動?”
朱標喃喃自語。
此刻的他面對這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龐然大物,也是無從下手。
倘若是有形之物,他還能令千軍萬馬,沖鋒之。
但是此刻,即使擁有整個大明,卻無用武之地。
畢竟儒門已經傳承了幾千年,連那些目不識丁的老百姓都聽說過孔孟二圣。
“圣人?”
朱標想到此處,心中忽然有了一個大膽都主意。
這個主意要是被別人知道,恐怕會大罵,太子瘋了。
不過朱標卻是明白,這是唯一的一個辦法。
既然別人可以成圣,那我為何不能斬圣人?
越想,朱標越是覺得,這是改變現狀的最好的一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