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造訪鄆州府
- 從穿越祝家莊開始重啟大明
- 飛翔之外
- 2064字
- 2024-02-13 13:49:57
就在李應左右為難,究竟要不要去投靠梁山的時候,祝彪那邊已經先一步,派人去到管轄獨龍崗的鄆州府。
鄆州知府自然知曉梁山攻打祝家莊的事,只是在他眼中,梁山上是占山為王的強盜匪寇,而祝家莊仗著人強馬壯,也是不服管教的刁民。
如此兩幫人,自去打生打死,最好一股腦都死個干凈,那鄆州府治下才是真正的天下太平。
只是同李應一樣,鄆州知府也沒能料到,祝家莊居然會大敗梁山。
更沒想到的是,梁山敗退的消息傳來不多久,就有祝家莊老莊主祝朝奉帶領著幾隊車馬趕到。
那日祝彪決定要與鄆州府搞好關系,因為按照他的計劃,在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整個獨龍崗都會是朝廷之下的“順民”。
既然有了如此打算,自然要跟管轄內的最高官員搞好關系。
祝彪也懂得“縣官不如現管”的道理,只是爹爹祝朝奉本來就有官身,祝家莊在自家一畝三分地又強橫慣了,州縣里的官爺說不得還要看祝家莊的臉色行事。
因此祝朝奉直接找到了鄆州府衙上。
其實祝朝奉原本也不愿來,他哪里會不知道官大一級壓死人的道理,與這等知府一級的官員打交道,最是勞心費力。
只不過祝彪卻說,整個祝家莊中,有資格去拜見鄆州知府的,也就爹爹與我兄弟三人,我兄弟三人平日里粗魯慣了,怕是連鄆州府衙都進不得。
祝朝奉看著直眉瞪眼的祝龍祝虎,心中也是無奈,又想著梁山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如果與鄆州府能攀來一些交情,下次守莊便能多上一層保障,所以只好親自出馬。
“老朽祝朝奉,見過知府大人。”
鄆州知府姓吳,見到祝家莊竟然主動找上門來,不知道對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面上卻是不露聲色。
“祝家莊的祝朝奉,本官也是聽過的,不在自己莊上納福,跑來本官府衙卻是為何?”
祝朝奉想著與祝彪商議過的對話,恭敬道:“知府大人有所不知,離著老朽祝家莊不遠,有著一處土匪窩子,名喚水泊梁山。”
“那梁山初時也不見有幾個人,這一兩年卻突然好生興旺,不知道多少綠林匪寇、市井潑皮前去投靠,那劫了大名府梁中書的強人晁蓋,如今已經在梁山上成了山大王。”
“前幾日有三個賊人摸到了莊上,偷雞摸狗,事情敗露后居然放火燒莊,被拿住后說自己便是梁山上的好漢,若不趕緊好吃好喝的伺候著,日后必要洗蕩了整個祝家莊。”
吳知府抿了口茶,也不知道這祝朝奉究竟要說什么,只是祝家莊剛剛打敗了梁山,風頭正盛,且再聽他幾句也無妨。
“我祝家莊是鄆州府治下的順民,豈能與梁山匪人勾搭連環,將那賊打了一頓,裝上囚車便想要送來鄆州府衙,由知府大人定罪才是。”
吳知府眼睛一亮,心說這個祝家莊怎么突然轉了性,居然會把這等功勞拱手相讓?
祝朝奉假裝喘口氣,撇了眼吳知府,見他神情有變,知道這番話果然說到他心坎里,當下繼續道:“怎知那梁山上的匪人好生大膽,居然由那個什么‘及時雨’宋江下山,領著匪頭和人馬無數,就要來攻獨龍崗!”
吳知府佯作驚訝,開口問道:“居然有這等事,怎么本知府竟然毫不知情?”
祝朝奉心里冷笑,暗道知不知道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想來是那梁山怕鄆州府發兵,所以圍住了莊子,不讓消息走漏。”
“天幸祝家莊與扈家莊拼死殺敵,終于解了這次天大的危機。”
吳知府看著祝朝奉,知道下面的話,估計就是他此次前來的重點,因此格外認真的聽著。
“兩莊雖然死傷了不少人手,但也殺了幾個匪首,另外還有些梁山敗退時不及帶走的金銀財寶。”
“獨龍崗為鄆州治下,老朽豈敢自己做主,所以備了車馬,將梁山匪首和這些贓銀都一并帶來,交由知府大人定奪。”
吳知府心中大喜,先是黃泥崗截取百萬生辰綱,后是江州府光天化日下劫了法場,這梁山上的晁蓋、宋江,已經是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偏偏無人能奈何得了。
這次祝家莊打敗了梁山,又殺了幾員匪首,雖然鄆州府未曾發過一兵一卒,但既然是自己治下,那大部分的功勞,難道還能讓別人搶了去?
還有那些金銀財寶,數目多少不同樣是筆墨一勾一劃的事?
真可以說是名利雙收,意外之喜!
吳知府輕咳一聲,總要擺些姿態,但面色已經與方才大有不同。
“老朝奉忠勇體國,祝家莊一門三豪杰,真是我鄆州府軍民的表率!”
“本知府定然要上報朝廷,表彰老朝奉及祝家莊此等壯舉!”
見到吳知府表態,祝朝奉也趕忙起身拜謝,故作惶恐道:“折煞小老兒了,若不是在知府大人治下,只怕那梁山早已經鬧翻了半邊天,祝家莊豈敢邀功。”
“其中還有一節需叫大人知曉,那梁山上的賊人大多兇惡,不肯投降,因此為首的匪人都已經被當場斬殺。”
“無妨,此等賊人留著也是無用,只不過無端浪費糧食人手。”
祝朝奉見吳知府有求必應,知道時機已到,當下便把祝彪交待,此次鄆州府之行最重要的事說了出來。
“知府大人,老夫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老朝奉但說無妨,只要本官職責所在,自然是責無旁貸!”
“獨龍崗上祝、扈、李三莊,向來交好,并定有生死盟約,只要一莊有事,其余兩莊必要前往救應。”
“可此番與梁山戰,那李家莊莊主李應,卻暗中與梁山賊人暗中勾結,也不知道收了什么好處,居然從始至終未曾發過一兵一卒。”
“我兒率人去他莊上問罪,卻被他莊上主管譏諷道:你祝家莊還以為自己是鄆州知府不成,也有膽量來我李家莊上問罪!”
“所以老朽想請知府大人發下公文,派些人手,去將那李家莊上窩藏的梁山賊人捉住,好治他李家莊一個包庇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