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筆耕不輟,自然而然

楊汝萬教授與我住同一幢樓,見人總是笑瞇瞇的。不久前,我在電梯里遇到他。他告訴我:“下個月我的第五十六本書即將出版,可能是最后一本了。”我回應說:“是不是最后一本,應該無人知道!”后來又遇到楊老師幾次,我不止一次地問:“你出了這么多書,是怎么做到的?”他總是謙虛地說:“可能是因為我做事動作比較快。”再問,他說:“寫書是件自然而然的事。”

出版五十六本書應該是我認識的學者中的最高紀錄之一。很快,他之前提到的那本書出版了(楊汝萬著,《從走向世界到回歸》,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8年)。那是他自傳的中文版,僅書名就揭示了他寫這么多書的一些秘密。

走向世界,閱歷豐富,“世事洞明皆學問”。楊老師是土生土長的第三代香港人。1938年出生于一個虔誠的穆斯林家庭,父親是愛國知識分子,年輕時只身遠赴內地參加抗日。楊老師從小就參與伊斯蘭教團體舉辦的愛國活動,這影響了他日后的人生取向。

楊老師從香港大學畢業后,前往加拿大和美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后的工作經歷具有濃厚的國際色彩。他視野寬,人脈廣,起先在新加坡大學任教,之后在加拿大國際發展研究中心負責第三世界城市政策研究計劃,組織過不少國際性學術會議。此外,他還與亞太地區許多知名大學有合作研究項目,并擔任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的顧問。作為國際知名的地理學家和城市學家,由于工作、旅游等機緣,楊老師去過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回歸香港,樂于奉獻,“人情練達即文章”。1984年,楊老師遷返香港,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后來曾兼任香港亞太研究所所長、大學教務長與逸夫書院院長。書院是該校的一個特色,與提供專才教育的學院相輔相成,每個書院各有宿舍、餐廳、運動場及其他設施。所有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選擇加入一所書院,與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混合住宿,以及參加形式眾多的人文與通識教育活動。許多畢業生說,書院生活是他們大學期間最難忘的回憶。楊老師任期內(1994—2004),由于逸夫書院需籌集配套經費蓋新宿舍,校長提出將校園另一邊的一棟樓作為書院的新宿舍。但楊老師認為,如果這樣做,短期的好處是無須籌款,但長遠來看,會造成書院的分裂感與結構性缺陷,不利于團結與發展,因此沒有接受。這件事后來被傳為美談,體現了楊老師的遠見與堅持。

雖然楊老師身兼繁重的教學與行政工作,但仍然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擔任過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委員、香港土地及建設咨詢委員會主席等重要公職。他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央政策組泛珠江三角洲委員會主席期間,對珠江三角洲土地如何互相配合利用出過許多良策。他也長期與內地的大學合作,為將中國地理學研究推向國際舞臺做出了貢獻。2003年,楊老師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的銀紫荊星章(見本書彩插圖片8),是香港華人穆斯林的驕傲。

2002年年初,楊老師獲邀擔任邵逸夫獎籌備委員會主席。邵逸夫的夫人方逸華女士代表邵逸夫做重要決定,其他關鍵人物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馬臨教授(倡議人)及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教授(學術委員會主席)等。楊老師是各關鍵人物的中間人,組織了數次富有成果的會議,雖然將初擬的頒獎范疇篩選到只剩三個,但每個人在一些重要方面的看法卻還是南轅北轍。之后,楊老師數次與方逸華長時間討論,又打電話到紐約找楊振寧詳談,最后落實定案。楊老師說:“邵逸夫獎被視為亞洲諾貝爾獎,有了一個成功的開始,而我在此事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有莫大的滿足感。”

相信各位讀者看到這里,會認同楊老師是一位有很多故事和成就可寫的知識分子。那么,他說自己做事動作快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跟他長期運動、身體靈活、反應迅速有關。

我在他的自傳里找到了這方面的線索:“在我的人生和事業中,運動十分重要,這既是文娛活動,也維系了健康和心智。我大部分時間忙于案頭工作,包括研究、閱讀和寫作,運動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調劑。運動另一個好處是交友,不論選擇什么活動,運動場都有助于建立和鞏固友誼。”(楊汝萬著,《從走向世界到回歸》,第268頁)

自早年求學開始,楊老師就喜歡打乒乓球,獲得過不少獎項。1984年從海外回香港工作后,他的興趣轉為網球,且延續至今。出任逸夫書院院長期間,為了鼓勵大家鍛煉,楊老師調撥資源,興建了兩個網球場。楊老師說:“多年來,網球一直是我們周日活動的首選。除非身在外地,或受天氣影響,否則我們必定會在網球場上出現。”“我獲得不少逸夫書院教職員聯誼會杯網球賽的獎項,部分獎項更是我在完全退休后獲得的!”(楊汝萬著,《從走向世界到回歸》,第269頁)

至于他說寫書是件自然而然的事,也跟他樂于分享有關。舉個例子,經常旅行的楊老師,拍了許多珍貴的人文與自然景觀照片。2008年退休時,他將一萬多張照片捐給了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這些照片已被制成幻燈片,將與后人長期分享。其中一部分為多年前拍攝的彩色照片,尤其珍貴。

老子有個觀點:“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道德經》第八十一章)楊老師筆耕不輟,是他有心、用心、傾心的一種體現。我昨天又遇見他,他依然是笑瞇瞇的。

2018年12月15日

特別感謝:楊汝萬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大连市| 雅江县| 宁乡县| 车险| 蒙山县| 鹿泉市| 郎溪县| 麻江县| 中西区| 阿鲁科尔沁旗| 门头沟区| 定日县| 友谊县| 济源市| 南雄市| 柯坪县| 乌鲁木齐市| 开原市| 佳木斯市| 罗平县| 磐石市| 鹤山市| 阳谷县| 托里县| 石景山区| 突泉县| 张北县| 甘孜县| 婺源县| 九龙坡区| 镇原县| 永定县| 阿克陶县| 海伦市| 连江县| 嘉峪关市| 湖北省| 连平县| 扎鲁特旗|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