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吳六奇率領清軍先鋒抵達雷州城下,開始進攻雷州城。先鋒人數不少,水陸合計超過五千,但要么是吳六奇的惠州勇丁,要么是高進庫的江西綠營,戰斗力并不強。
清廷驅使漢軍八旗在前線賣命,尚可喜也有樣學樣,驅使吳六奇、高進庫這樣的雜牌部隊充作先鋒。吳六奇急于立功,高進庫則要一掃前恥,對進攻雷州頗為積極。
赤軍水師依然隱匿不出,引誘清軍南下。得知進攻雷州的清軍只有吳六奇、高進庫兩部五千人,周練孺大失所望。
原以為,赤軍放棄遂溪,清軍會放心南下。一萬六千清軍,應當有一萬人馬進逼雷州。這樣的話,赤軍派兵截斷清軍退路,可以畢其功于一役,有望殲滅一萬清軍。
沒想到,尚可喜也是個老狐貍,對于南下雷州格外謹慎,只派出了吳六奇、高進庫這樣的雜牌軍。
大戰在即,沈赤心也乘坐海船,來到了雷州前線。他倒看得很開,對周練孺說道:“菜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要著急,別想著一口吃成胖子。
“尚可喜作此部署,對我軍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他既然派吳六奇進攻雷州,咱們就先吃下吳六奇,看他作何反應。
“若他讓許爾顯全力增援,咱們再順便吃下許爾顯。若他坐視吳六奇兵敗,咱們就先拿下吳六奇,再找尚可喜算賬。”
于是,赤軍也做出了應對,以李勝的步兵第二標正面迎擊吳六奇,以方世珍的第一標穿插至清軍敵后。水師方面,第一標、第二標共兩百余艘戰船,也從徐聞港出動,北上迎擊清軍水師。
第三標、近衛營、騎兵營等部則隱蔽待機,隨時準備加入戰斗。炮兵標、工兵營等部隊分散編入各部。
赤軍幾乎傾巢出動,廉州府內只剩下一些守兵。
四月初五,清軍向雷州城發起進攻。吳六奇、高進庫十分驕狂,派使者來到城下,游說守軍投降。
第二標標統李勝負責守城,要不是上面有令在先,他早就想率軍出城,與清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了。
見使者舉白旗來到城下,李勝來到城頭,喝道:“回去告訴吳六奇,讓他別癡心妄想了。老子可是好漢李勝,不是他那種屈膝投降的孬種!”
使者還想說話,拋出勸降條件。卻見李勝彎弓搭箭,一箭射中使者坐下的戰馬。戰馬吃痛,跪倒在地,使者也跌落馬下。
他大為惶恐,丟下白旗和戰馬,忙不迭地逃回了清軍陣營。
赤軍哈哈大笑,吳六奇則惱羞成怒,下令推出紅衣大炮,準備轟擊雷州城墻。
清軍有紅衣大炮,赤軍也有。并且,赤軍準備更為充分,紅衣大炮就布置在城頭,隨時可以轟擊清軍。
李勝一聲令下,赤軍的紅衣大炮發出了怒吼,把一枚枚炮彈投向清軍陣地。
去年,赤軍從澳門招募到一批葡萄牙雇傭兵、鑄炮師。赤軍炮兵已經熟練掌握了銃規的使用辦法,火炮射擊技術進步很大。
所謂銃規,其實就是象限儀,對提升火炮精度很有幫助。
吳六奇和高進庫的部隊都是雜牌軍,長途行軍而來,準備不足。
赤軍的紅衣大炮很快就占據了上風,屢屢命中清軍。更要命的是,赤軍改進了開花彈的制造技術,把開花彈應用到了紅衣大炮上。
明朝的開花彈,早在嘉靖時期就已得到應用。其原理是在炮彈上插入一條木質引領管,稱之為木信管,作為炮彈的引信。根據距離的遠近,確定木信管的長短。
開炮時,先引燃木信管中的藥捻,再把開花彈送入炮膛,通過火門引燃炮膛內的火藥,擊發出開花彈。
紅衣大炮膛壓大,開花彈使用熟鐵制作,彈體剛度不夠,承受不住高膛壓,只能使用臼炮發射,射程較短。
明清鼎革之際,明軍和清軍都曾大量使用開花彈。清軍中可以發射開花彈的臼炮,主要有威遠將軍炮、沖天炮等。
清朝坐穩天下后,以開花彈威力巨大,只允許京營八旗裝備威遠將軍炮、沖天炮、開花彈,就連駐防八旗都不得裝備。
然而,開花彈制作成本高,又容易炸膛,加之八旗廢弛,清朝的開花彈技術竟然失傳了。總體上,清朝的火器技術相比明朝不僅沒有進步,反而有所退步。
沈赤心很重視軍工技術的改良,在改良開花彈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煉鋼工藝的改進,使赤軍制造出了剛度更高的開花彈,可以用在紅衣大炮上,使之射程更遠。
赤軍開花彈的設計沿用自明人,經過改良后更為精巧。
開花彈之所以不可靠,一是彈體脆弱,二是引信不可靠。
赤軍的開花彈同樣使用木信管,但免去了提前點燃木信管的步驟。其原理也很簡單,圍繞著木信管,再加裝一個木質的彈托。這樣一來,開花彈就像一個短粗的火箭。
開炮前,炮手需把彈托朝內,把開花彈裝入火炮。開炮時,炮膛內的火藥會引燃引信管,省去點燃木信管的步驟,操作更為便捷。
有了木質彈托之后,開花彈的彈道更為平直,精準度大為提高。
為了保險,赤軍的開花彈使用一種特制的紅衣大炮發射。其身管更短,本質上是一種短身管的加農炮,射程遠于臼炮,近于正常的紅衣大炮。
赤軍開花彈第一次投入實戰,盡管還存在不少問題,但可靠性已經大為提高。
很快的,有三發開花彈落入敵陣,引起清軍恐慌。
原來,開花彈內部中空,一半裝黑火藥,一半裝鐵棱等尖銳物。引信燃盡后,會引燃里面的黑火藥。之后彈體迸裂,尖銳物四散飛出,佛擋殺佛,神擋殺神。
赤軍軍工局生產黑火藥,按照沈赤心所指導的那樣,硝、硫、炭使用最佳配比,威力進一步提升。四散而飛的彈殼、鐵棱尖銳物足有幾十枚,碰到清軍后非死即傷。
在這種情況下,一發開花彈在敵陣中央爆炸,威力相當于十幾發實心彈。因此,盡管只有三枚開花彈落入敵陣,卻殺得清軍哭爹喊娘。
這些雜牌軍戰斗力本就一般,被赤軍開花彈挫傷,陣腳立馬動搖。
吳六奇來回騎馬,連斬六名清軍,總算穩住了陣腳。大軍剛到雷州城下,還未實際攻城,萬萬不能動搖。
他覺得,既然清軍紅衣大炮不如守軍,不如撲到城下射擊死角處,驅使清軍掘開城墻。
說干就干,吳六奇立即改變策略,下令撤退二里,避開赤軍開花彈,然后推出越壕車和攻城車,準備再次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