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

第1章 汴京太學生的苦逼開局

北宋元符二年四月初九,汴京城太學。

巳正,經義齋,詩經講堂,一文士著青色公服,圓領大袖,腰間橫一束帶,在講臺前席地而坐、侃侃而談。

臺前坐著三十名太學生,或正襟危坐,或小心記述,或左顧右盼。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此經解需反訓法,王文公曰'治污謂之污,猶治亂謂之亂、治荒謂之荒。'故此處污為治污之意。”

間或著極細微的呼嚕聲,左右幾不可聞。

......

半炷香過去了。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死生契闊,王文公詩經新義解此句,曰‘契,合;闊,離也;死生患難相救。’故此句言袍澤之誼。”

呼嚕聲逐步加大,不時有聽見的太學生偷偷用眼神與手勢示意旁邊的聶昌喊醒趙明誠。

“德甫,德甫”,聶昌礙于講堂不敢大聲呼喊,于是只能一邊看博士,一邊看趙明誠,不時還雙手合十念叨著什么。

......

一炷香過去了。

“王文公曰:‘株林,邑也。邑外曰郊,郊外曰牧,牧外曰野,野外曰林。’

此意株林一篇,蓋言陳靈公驅車從株林至株野、終至株的.......”

想是做夢人已經進入深層夢境了,“huuuuuuu.......heeeeee”呼嚕聲音突然變粗,打斷了慕容彥逢這位太學詩經博士的解經。

整個講堂的空氣仿佛都凝結了,唯此起彼伏的呼嚕聲預示著畫面不是靜止狀態。

諸位太學生一會看看酣睡之人,一會看看博士,顯然很期待接下來的事情發展。

幾個與趙明誠關系好的太學生已經扶額以對不忍想象。

慕容博士用眼神示意聶昌叫醒趙明誠,“德甫,德甫......”。

見呼喊無用,聶昌用手急忙搖醒了尚處于呼呼大睡的趙明誠,“醒醒,別睡了。”

趙明誠睜開迷離的雙眼,下意思舔了下嘴唇,擦了下哈喇子,還沒搞清楚狀況。

慕容博士突然快步走到兩人案桌之間,板著張臉。

“講經堂前公然酣睡,有辱太學學風,李學正,按太學的學規,應該如何處置?”

隨候身側的李學正趕忙答道:“稟博士,按學規,罰抄所治之經十遍,限三日完成。”

“念在初犯,減半處置,午正了,散課。”

慕容博士似乎也覺得自己講經課上有人睡覺是很丟分的事情,說完處罰就匆匆離去了。

李學正快速記錄了這次的處罰后,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了一會趙明誠后,也隨之離去。

“德甫,你這次,唉,還好是慕容博士,只讓你抄了五遍詩經,要是陳博士,起碼要抄20遍。”

“走吧,先去食堂,今天聽掌廚的李大娘說有太學饅頭吃,去晚了可搶不到了。”

趙明誠剛回過味來,確實沒有巧克力的味道,自己并不是德芙(口胡),準確的說自己并不是原先的太學生趙明誠,而是來自2077年的后浪大學生。

太學食堂角落處,趙明誠回過神來,意猶未盡的摸了摸自己的帥臉,一旁的聶昌問道。

“德甫,你今天為何如此貪睡?往日你可不這樣的。”

幾個同桌吃飯的太學生也都看向趙明誠,明顯期待他的解釋。

“昨夜品詩論詞,興之所至,以致久久無法入睡,實在汗顏。”

趙明誠顯然不可能說自己昨天晚上穿越過來,光顧著一直接收原主的記憶,壓根沒來得及睡覺,人都疲勞炸了。

早課時好不容易接收完,哪知身心一放松就閉眼睡過去了。

“哈哈,是不是秉燭夜讀李員外郎家千金填的新詞?德甫你可不能私藏!”

朱大胖子調侃道,趙明誠只好訕笑一下,為緩解尷尬拿起碗里的一個太學饅頭就啃,猝不及防一口熱騰騰的濃湯自饅頭內噴射而出。

趙明誠的半張帥臉都中招了,一旁眾人以為朱大胖子說對了,紛紛會意大笑。

趙明誠趕忙拿出自己的方巾擦干凈臉頰,自己吃了沒文化的虧啊,這古人饅頭包子都不分的嗎。

但有一說一,這外表似饅頭,內在其實是肉包的太學饅頭還真挺好吃的,湯汁濃郁,余味綿長,口感極佳。

讓吃慣了未來機器標準餐的趙明誠一下子找回了青春的味道,迅速吃完自己碗里的四個饅頭。

看了眼四周小心品嘗饅頭的同學,視線鎖定對面的草量級選手,手起包落。

小蘿卜頭趙鼎正美滋滋的品著,突然碗里剩下的兩個饅頭變成了一個。

小蘿卜頭當然不服,剛要搶回來,趙明誠已經賤賤的舔了兩口饅頭,于是只得心有不甘的作罷。

飯足人飽,大家坐著休息一會,只有小蘿卜頭還在用筷子不停攪著碗,眼睛死盯著趙明誠,不時用力戳兩下,仿佛可以傷到趙明誠似的。

趙明誠樂了,“元鎮,‘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心骨,餓其體膚。’為兄這是磨礪你呢,感謝就不必說了,太見外。”

趙鼎聽后更氣不打一處來,蹭的站了起來,作小老虎狀想手撕趙明誠。

卻見趙明誠不慌不忙的用左手食指點住他額頭,然后右手拿筷子指著墻上貼的食堂規定。

“鬧事者,按學規關禁閉一月”。

趙鼎只能氣鼓鼓的咬著筷子又坐下了。

離下午開課還有兩盞茶的功夫,一伙人吃完后便來到本齋的經誦室。

這里平常是早讀的地方,中午本齋學子一般都會來這里休息,養足精神等待下午的課程。

到這里,趙明誠終于有機會好好捋一捋自己的狀況了。

原身給他的記憶是:趙明誠,男,十八歲,父親是正四品的朝廷要員,家里兄弟姐妹算上自己正好七個,自小喜好金石古文,不愛科舉經義之道,尤愛蘇、黃等人的詩詞。

而很不巧,他父親是變法派,是蘇黃的對立面,趙明誠太學內舍生的身份又要求他必須苦讀經義,導致原身一直很痛苦。

直到他偶然從朋友抄的詩詞中遇見了自己的白月光,一個會填詞且填的極好的小娘子。

趙明誠所在的太學共計兩千四百人,分為八十齋,每齋三十人,其中外舍生兩千人、內舍生三百人、上舍生一百人。

而內舍總計十齋,詩、書太難,易經太玄,生員有限,故各置一齋,春秋與周禮則各設兩齋,另有三齋是治事齋,主學實務,但可旁聽經義齋的課程。

外舍生主要是學諭負責日常講經,主經博士一旬只在太學廣苑講一課,愿聽者都可去;

內舍生則是幾乎每天早上都有一堂主經博士的經解課,每逢三、八日,則改為論語與孟子;

上舍生大部分時間是自學,遇不明處可隨時請教博士,博士偶爾也講幾堂課,但都是以科舉答題技巧為主。

趙明誠作為去年底依詔令從國子監生補為太學內舍生的,屬于典型的插班生。

不過好在本齋生員大多都是各地官學升補而來,并不是由外舍考入內舍的,所以同齋之間關系還算融洽。

ps:本章參考資料:《詩經》、脫脫《宋史》、周密《癸辛雜識》、介金嶸《王安石<詩經新義>研究》、李楠《北宋太學內部管理改革研究》,一些網上搜索資料這里不再贅述。另本人第一次寫書,能力有限,很多細節無法考證到,只能自己編,希望看書的小伙伴有發現不對的地方可以指出來,如果不是因為情節原因設置的話都會進行改正的,望考究黨放過。

pss:北宋中后期太學采用并推廣儒學大家胡璦所創的蘇湖教法,提倡經世致用,經義與實務并重,設“經義”“治事”兩齋,經義齋講授經學,學生根據意愿選擇五經之一作為主治,兼學論語與孟子;治事齋講授治兵、治民、治水、算數等諸多實務知識為主,學生可選一事為主科,再兼學一事為副科。是不是有點像現在的文理分科以及選修必修制度,要知道這可是將近一千年前的大宋啊。此外,蘇湖教學的治學強調勞逸結合,讀書、體育、音樂、游戲都會伴隨著教學穿插進行,是現代素質教育的雛形。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毕节市| 垦利县| 西昌市| 汕头市| 中牟县| 宣化县| 建水县| 衡东县| 苗栗县| 靖宇县| 新宁县| 安宁市| 垫江县| 墨玉县| 泽普县| 阳山县| 浦东新区| 深圳市| 扎赉特旗| 资源县| 通化县| 衡南县| 全南县| 宽城| 板桥市| 天峨县| 安福县| 同仁县| 灵石县| 广州市| 大方县| 云阳县| 通江县| 托克逊县| 无为县| 修武县| 钟祥市| 大田县| 永济市|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