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1章 著佃納糧

  • 南明1649
  • 烏有大仙
  • 2218字
  • 2024-01-31 17:00:00

做好了各類鋪墊,均田免賦運動終于拉開了序幕。

這天,赤軍營以上軍官悉數(shù)來到合浦縣東關鄉(xiāng)水秀村。軍政處已在水秀村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沈赤心也將親自示范,為大家演示如何開展均田免賦運動。

正是六月中旬,水田里的早稻已經成熟,稻穗沉甸甸的,在微風中輕輕搖擺。稻香夾雜著泥土的氣味,沁人心脾,令人愉悅。

廉州地處偏僻,受戰(zhàn)亂影響小,土地拋荒現(xiàn)象相對較輕。農民們正在田間辛苦地勞作,收割早稻。馬上就要分到田地了,他們非常高興,勞動積極性也提高了許多。

元帥府發(fā)布了一道新的命令《著佃納糧令》,作為均田免賦前的過渡政策,適用期為半年,到年底廢止。

著佃納糧,簡單來說,就是著令佃農直接向政府納稅,稅額為收成的三成。另外,佃農需向地主繳納一成收成。

這樣算下來,佃農的負擔為收成的四成。表面看起來,佃農的負擔很重,比明朝額定的田賦高出許多。

實際上,華夏歷朝歷代收取田賦,都是“輸租納糧”,即佃農先向地主交田租,地主再向官府交稅。田租的負擔特別重,南方水稻田通常高達六成以上。江南等魚米之鄉(xiāng),田租竟有高達七八成的。

除了田租之外,地主還有各種花樣盤剝佃農。譬如“押租”,即地主提前征取明年甚至后年的田租,防止佃農逃租。官府有火耗、浮虧等名目,地主同樣施加于佃農。

這樣疊加下來,佃農實際負擔的田租遠不止六成。遇到加稅、水澇災害等特殊年月,佃農交過田租之后已經所剩無幾,連明年的種子都不夠。

赤軍元帥府將田租降到四成,佃農身上的負擔已經大為減輕。

根據(jù)元帥府《著佃納糧令》,赤軍將利用半年時間,于十二月前完成均田免賦。在此期間,佃農依舊耕種原有土地。明年后,佃農將全部分得土地,直接交糧給政府,田租額定為三成,永不加賦。

這道《著佃納糧令》,給農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民活了一輩子,終于有赤軍為他們做主了。今年這季早稻,他們也頗天荒地留下了更多的糧食。

此時此刻,看到沈赤心等人從稻田邊路過,很多農民放下了手中的鐮刀,發(fā)自肺腑地喊道:“沈先生萬歲!赤軍萬歲!”

沈赤心只是笑笑,朝農民揮揮手,帶著眾人來到一處剛收割過的稻田旁。為了防止踩踏田埂,大家都沒騎馬。隨行的還有合浦縣的“戶書”、水秀村的糧長等。

“戶書”是縣衙里的胥吏,專門管理一縣的錢糧。明朝中央有內閣六部,地方州縣對應有“六房”,主管“戶房”的就是“戶書”。

官場上看不起“戶書”這樣的胥吏,他們也很難轉任為正式官員。既然升遷無望,這些胥吏也不想好了,干脆一門心思摟錢。

“戶書”專管錢糧戶口,往往父子相襲,代代相承。一個州縣內到底有多少人口,應納多少錢糧,真實的數(shù)目只有“戶書”知道。

什么州縣大老爺,什么錢糧師爺,若得不到戶書的支持,基本不可能收足賦稅。

戶書在城內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往往非常富裕。時人論及六房胥吏,往往有戶房最富庶、刑房最威風的說法。

至于糧長,則是鄉(xiāng)村里負責牽頭收糧納稅的人,通常由地主豪強擔任。古時候交通不便,田賦又用糧食實物繳納,運輸十分不便。糧長負責某個區(qū)域,帶領一村或幾村的農民到縣城里納稅。

承平年月稅負較輕,當糧長可以從中謀利,是件有利可圖的事。戰(zhàn)亂時稅負加重,地方上往往完不成稅收,糧長甚至要自掏腰包,補足田賦。

戶書和糧長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各自耷拉著腦袋,小心跟在赤軍身后。

他們都是“地頭蛇”,特別是戶書,家里自南宋起,就一直霸占著合浦縣戶書之位。幾百年過去了,兩次改朝換代,都沒能撼動戶書的職位。知縣更是換了幾百個,從來沒有哪個知縣敢對戶書吹胡子瞪眼。

可這一次,赤軍卻是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硬是把戶書這個地頭蛇給降服了。他乖乖地交出了“黃冊”和“魚鱗冊”,全力配合赤軍開展均田免賦。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代雄主,一開國便實行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全國所有州縣衛(wèi)所,全部核查人口,登記在案,定期更新。這就是“黃冊”。

到了明朝中后期,軍戶、匠戶逃亡加劇,農民也不斷脫籍逃亡。戶籍管理制度崩潰,“黃冊”的編造也流于形式,失去了參考價值。

有明朝官員巡視地方,竟發(fā)現(xiàn)黃冊上的人名長期不變,有人年齡登記為兩百多歲。

魚鱗冊主要登記田畝的位置、大小、豐寡、戶主等情況,狀如魚鱗,定期修改,是州縣收取田賦的主要依據(jù),參考價值極大。

戶書往往私自留存一份真實的魚鱗冊,往上交一份修改過的魚鱗冊,以掩蓋真實情況,從中上下其手,謀取私利。

隊伍停了下來,沈赤心的鞋子上已經濺上了泥水,卻毫不在意,對大家說道:

“諸位,開展均田免賦,第一件事是要核查人口,丈量田地。這件事情至關重要,人口、土地數(shù)質量情況是否掌握,掌握得是否準確,直接關系到均田免賦的成敗。

“州縣的魚鱗冊只能作為參考,絕對不能全信。黃冊都不靠譜,沒有參考價值。陽明先生說知行合一,要掌握真實的土地、人口,必須經過現(xiàn)地核查。

“就譬如這塊地,魚鱗冊上標注的是二畝七分,實際上有五畝八分。糧長,你說說,這是什么情況?”

糧長是水秀村一個小地主。明末時,地主都不愿擔任糧長。這位小地主沒什么勢力,被官府強迫指定為水秀村的糧長。

他哆哆嗦嗦地說道:“回,回,回元帥的話,這塊地是本地大族張雄的田產。小人擔任糧長時,官府便按二畝七分征稅,小人不敢過問?!?

沈赤心冷笑一下,又問戶書,說道:“戶書,魚鱗冊是你牽頭制作的。這件事,你是否知情?”

戶書當然知情,不敢說一句謊言,說道:“回元帥的話,小人知情。張雄與上任知縣交好,上下賄賂,隱匿田產。小人分到了二兩賄銀,又受知縣請示,昧良心做了份假的魚鱗冊。”

還好他識相,把真實的魚鱗冊交了出來。沈赤心沒有為難他,擺擺手讓他下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贡嘎县| 双桥区| 依兰县| 正蓝旗| 盘山县| 绩溪县| 都昌县| 涞水县| 南溪县| 海宁市| 文成县| 大渡口区| 徐汇区| 沙坪坝区| 铜山县| 洪雅县| 临漳县| 保康县| 房山区| 织金县| 泾源县| 宝应县| 九龙县| 绿春县| 新源县| 崇明县| 武穴市| 剑阁县| 尖扎县| 靖江市| 临江市| 安新县| 盐山县| 秀山| 天气| 乌拉特后旗| 饶阳县| 喀什市| 昌都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