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軍要南下廣東,則必須通過龍虎關;要通過龍虎關,則必須除掉曹志建。此人名為明朝龍虎關守將,實與軍閥無異,把龍虎關視為禁臠,不許他人染指。
去年,明清兩軍在湖廣大戰。南明文淵閣大學士堵胤錫兵敗,欲從龍虎關撤回廣西。
曹志建不以大局為重,心胸狹窄,認為堵胤錫要搶奪他的地盤,竟趁機劫營,坑殺堵胤錫士卒三千余人。
這位堵胤錫堪稱是整個南明見識最高、手腕最靈活、抗清意志最堅決的大臣,第一個提出聯寇抗虜,成功把大順軍余部整編為明軍“忠貞營”。
曹志建不僅將堵胤錫三千部卒全部坑殺,還拘捕堵胤錫父子,準備將其虐殺,真令親者痛,仇者快。好在堵胤錫名望甚高,得到眾多義士相助,才僥幸逃得一劫。
赤軍為后起之秀,沈赤心名望不及堵胤錫,想通過龍虎關,非有一番血雨腥風不可。
自明朝中后期起,靈渠年久失修,龍虎關已是湖廣、廣西兩省溝通的最重要通道,每天都有大量商旅通過,從中科以重稅,足以支撐軍餉錢糧。
曹志建有龍虎關在手,還可以龍虎關為憑恃,北掠湖廣永州府、郴州直隸州、衡州府,南占廣西平樂府。
滿清孔有德駐兵衡州,由于兵馬不足,頓足不前。曹地建趁機“收復”永州、郴州等地,被封為“永國公”。
“永國公”之下,又有很多個侯、伯等爵。南明官爵不值錢,無非想借名位羈縻這些軍閥。
但如今,南明小朝廷的威信蕩然無存。曹志建等輩功勞不大,封了公,又想封王,封了二字王,又想封一字王??烤粑换\絡武將,只不過助長了武將的跋扈之風。
沈赤心聽說曹志建拒絕赤軍過關,勃然大怒,說道:
“大明之敗,敗于崇禎多疑,敗于文臣黨爭。南明之敗,實敗于武將跋扈,不管是弘光還是魯監國,不管是隆武還是永歷,皇帝威福不能自操,反而依賴于武將,反而被武將所挾持。
“曹志建一介兵痞,貪鄙跋扈,攻殺遠安郡王。藩王死,朝廷不敢過問。潯國公(堵胤錫)首倡聯寇平虜,智識超乎常人,勞績冠乎南明,為抗清事業鞠躬盡瘁。
“眼下這個南明,我只佩服潯國公一人??刹苤窘ǔ怂鴶?,劫其營,殺其將,坑其卒。又脅持潯國公至龍虎關,戲弄之,窘辱之,欲殺之。
“要不是瑤人暗地營救,潯國公差點死于曹志建之手。如今,潯國公憂憤而死,遺疏‘愿為厲鬼以殺賊’。曹志建此輩,依然置酒高歌,醉生夢死。
“我若不殺了他,何以為潯國公報仇,赤軍又何以南下廣東!”
于是,沈赤心定計襲取龍虎關。他從中軍近衛營、步兵二營中精選三百精銳,星夜兼程追趕前鋒。
兩天后,沈赤心在桂陽州追上前鋒,與參謀處長周練孺合兵一處。
周練孺介紹說:“湘南一帶,目前仍在明軍手中。這些明軍在名義上都受曹志建的節制,一方面,曹志建實力最強;另一方面,他的官兒最大,有公爵稱號。
“赤軍還沒開拔時,元帥與大司馬就聯名向曹志建寫信,申明借道之事。前幾天,信使回來,說在龍虎關被曹志建羞辱。少司馬不死心,騎快馬又去龍虎關,備了厚禮求情?!?
沈赤心略一思索,說道:“傅鼎銓現在赤軍做事,算是赤軍的人了。以后在赤軍內部,不必稱明朝的官爵,稱他在赤軍的職務就行了。
“況且,你是參謀處長,他是作戰參謀。你整天喊他少司馬,自己的威信何在?”
周練孺若有所悟,對沈赤心也更加敬畏。
他們叫來信使,詢問龍虎關的防御情況。使者實地去過龍虎關,印象極為深刻,說道:“龍虎關原名鎮峽關、桂門關、厲門,曹志建奪關之后,將其改名為龍虎關。
“關之南,是廣西恭城縣龍頭嶺。關之北,是湖南江永縣虎頭嶺。龍虎二嶺南北對峙,形同龍爭虎斗,山勢雄偉。
“二嶺之間,僅有一個山路連接恭城縣和江永縣。龍虎河從關下流過,是一條天然護城河,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龍虎關東西兩側,五嶺連綿起伏,將嶺南與嶺北隔絕開來。向東直至江西南安府,才有梅關可以通往廣東。向東直至廣西興安縣,才有嚴關、靈渠,可以通往廣西腹地。
“曹志建以龍虎關位置重要,親自鎮守關上,集合步卒不下五千人。關內、關外,人馬不下兩三萬人。依卑職看,龍虎關易守難攻,若要強攻,實在并無勝算?!?
沈赤心眉頭緊皺,對使者說道:“赤軍上下級之間不要講卑職、大人,大家以你我相稱就好了。如果職位懸殊,可以加上職務?!?
信使連連應諾。
沈赤心說道:“攻城拔寨,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龍虎關雖是雄關險隘,若人心不平,同樣形同虛設。
“君不見,梅關雄峙大瘐嶺,以李成棟為首的‘東勛’,倚梅關為長城??纱汗潟r,耿繼茂、尚可喜率清軍奇襲梅關。清軍還沒到,梅關的明軍便不戰而潰,擅棄雄關。
“清虜尚能襲取梅關,我們難道還拿不下小小的龍虎關?”
元帥有信心,大家也都放了心。信使說道:“龍虎關前后崇山峻嶺,里面住的都是瑤人。幾年前,曹志建剛到龍虎關,兵力單薄,對瑤人尚算客氣。
“現在,他手上宣稱有五萬兵馬,實際不下兩三萬,對瑤人十分暴虐。去年,潯國公堵胤錫在龍虎關遇險,瑤人感其德,將其營救,潛送至關南富川縣義俠何圖復寨中。
“曹志建對瑤人更為不滿,軍隊役使瑤人,動不動就虐殺他們。我此次出使龍虎關,以瑤人為向導,親眼所見,親眼所聽,瑤人對曹志建非常不滿、憎恨。”
瑤人是廣西、湖廣一帶的少數民族,常常聚集在深山老林中。廣西大藤峽瑤人起義,從洪武年間開始到天啟年間為止,前后竟歷時250余年之久。
沈赤心計上心頭,說道:“曹軍雖有地利,卻無人和。曹志建虐待瑤人,我們就要善待瑤人。若能爭得瑤人相助,龍虎關又何足道哉?”
周練孺點點頭,贊同沈赤心的看法,說道:“元帥,曹軍人多勢眾,咱們要不要等中軍到了之后,再去進攻龍虎關?”
沈赤心斷然拒絕,說道:“兵貴神速,不必再等中軍了。前鋒再加上我帶來的三百精銳,人馬有兩千之眾。對付曹志建這等烏合之眾,已經完全足夠了?!?
周練孺心里長舒一口氣,他是赤軍先鋒,要為全軍開辟道路。龍虎關雄踞都龐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沈赤心一向廟算無遺,周練孺已經完全信服了他,說道:
“元帥,有一點,您務必要聽我的勸。上次在泰和縣對陣南贛總兵胡有升,您親冒矢石,帶頭沖鋒陷陣,甚至與胡賊短兵相接。
“您是赤軍元帥,金枝玉葉,不能有絲毫閃失,不能再以身試險。這次攻取龍虎關,我親自帶頭進攻,您在關外督戰即可。您萬一有點損傷,我就是全軍的罪人了?!?
沈赤心笑笑,說道:“好的,我聽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