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
- 南明1649
- 烏有大仙
- 2690字
- 2024-01-16 06:00:00
赤軍全殲北路清軍,生擒滿清江西總兵官柳同春,一時間聲威大震。吉安府內安福、永豐、永寧三縣宣布反正。各路豪杰、義士、人才紛紛來歸。赤軍所急需的醫官、馬醫、出納等人才,都也有了著落。
眾將都很振奮,多主張馬不停蹄,立即發兵進攻南路軍。
沈赤心并未被勝利沖昏頭腦,說道:“南路清虜,以南贛總兵胡有升為首。這胡有升為人機警有智謀,我們派人詐降,胡有升并不相信,反把使者羞辱一番。
“而且,斥候剛剛來報,說南路清虜已經得到消息,急忙向后移營三十里,在吉安府城以南五十里處扎營。清虜營地靠近泰和縣,后勤補給更為容易。
“我們要進攻南路清虜,就得出吉安五十里,后勤不便,取勝也沒把握。要打擊胡有升,唯有聯絡揭重熙,讓他率領義軍北上,與赤軍合攻南路清虜。”
揭重熙麾下號稱有三萬義軍,但多為烏合之眾。他趁清軍圍攻吉安,派兵進攻興國、雩都(今于都)兩縣。義軍攻占了興國,卻在雩都止步不前。
雩都位于贛州府城東北方,是贛州的門戶。一旦義軍攻下雩都,便能順雩水順流而下,直趨贛州城下。
因此,滿清南贛巡撫劉武元對雩都很重視,派副將劉伯?駐守雩都。揭重熙率義軍果真在雩都頓足不前,師老兵疲。
這位南贛巡撫劉武元,包括南贛總兵胡有升,與當時大部分漢軍八旗一樣,都出身于遼東邊軍。
永歷二年(1648年),滿清江西總兵官金聲桓舉旗抗清后,江西各地望風而降,唯贛州府負隅頑抗。金聲桓統率重兵圍攻贛州,不克,還救南昌。
不久,滿清廣東提督李成棟響應抗清,以廣東全省歸復南明。李成棟大義晚成,統率大軍北伐,同樣被劉武元、胡有升擋在贛州城下,后戰敗墜馬而死。
事后敘功,南贛巡撫劉武元加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南贛總兵胡有升加左都督,授世職三等精奇尼哈番(子爵)。
劉武元、胡有升守贛州有功,連克金聲桓、李成棟兩名將,自然有些本事。
沈赤心自知赤軍實力尚弱,加緊與揭重熙聯絡,共同對抗南路清軍。揭重熙在雩都師老無功,與沈赤心一拍即合,雙方約定正月初八合攻胡有升的南路清軍。
正月初五,赤軍在吉安城內誓師,出兵向泰和縣進發,討伐駐扎在泰和縣的南贛總兵胡有升。
這次南征非同小可,對手是號稱名將、賞有子爵的胡有升。他麾下的三千清軍,可是抵擋過金聲桓、李成棟這樣的名將,可謂經驗豐富。
赤軍雖然接連取勝,但大多以巧取勝,所遇對手要么是烏合之眾,要么輕敵沒有防備。
胡有升出身于遼東降將,又熟悉江西的情況。為對陣赤軍,他已經主動后撤三十里,一方面縮短后勤補給線,一方面背靠泰和縣城結營,準備以逸待勞。
赤軍對陣胡有升的南路清軍,必有一場惡仗。但是,這一仗必須打,必須盡快打。
斥候傳來一則重磅消息,印證了沈赤心的預言:春節前后,尚可喜、耿繼茂率兩萬大軍奇襲梅關。守關明軍猝不及防,未作抵抗便作鳥獸散。
梅關為大瘐嶺上第一關隘,而大庾嶺則是江西通往廣東最便捷、最重要的通道。梅關一失,尚可喜、耿繼茂的虎狼之師就能長驅南下,直撲廣州,襲擊南明小朝廷行在。
赤軍的長遠戰略,仍是前往廣東尋找根據地。吉安雖能暫安,卻并非久居之地。赤軍呆在吉安,只為進一步地招募人才,籌集物資,為南下廣東做準備。
這將是一段艱難的長途跋涉,要想順利到達廣東,必須擊敗胡有升的南路清軍,防止他們乘機追擊赤軍。
初七中午,赤軍抵達石湖,前鋒距離清軍有十五里。沈赤心下令停止行軍,結營自守。
當時行軍作戰,營寨十分簡陋。若物資充足,運輸能力強,則可使用戰車首尾相連,形如木城。如果再用木樁釘在戰車四周,則營寨更為堅固。
赤軍沒此條件,戰車匱乏,為了結硬寨,動員了大量民夫,在營寨四周挖掘壕溝。
赤軍以“均田免賦”為口號,又廢除奴籍、匠籍,燒毀田契,贏得了底層民眾的支持。此次南行,很多佃戶、工匠、奴仆紛紛響應,幫助赤軍運輸物資。
此舉大出清軍意料之外。胡有升身為清軍主帥,原以為赤軍士氣正高,會主動發起挑戰。沒想到,赤軍按兵不動,先忙著經營營寨,似乎打算與清軍長期相持下去。
胡有升心懷疑慮,親率五百騎兵上前試探。赤軍反應很快,派騎兵營上前應戰。雙方都無心戰斗,簡單交戰之后,便脫離接觸,各自收隊回營。
副將高進庫為胡有升麾下的得力干將,十分不解,問道:“爵帥,我們主動撤軍,為的是以逸待勞。赤匪遠道而來,其勢洶洶,利在速戰,為何按兵不動,反而挖掘深壕?”
胡有升“戰功卓著”,又有子爵的爵位,故被高進庫敬稱為爵帥。他已經看出了端倪,說道:“結營自守,可立于不敗之地。赤匪按兵不動,十有八九是在等待友軍?!?
“友軍?”高進庫依然不解,隨即恍然大悟,說道:“難道是揭重熙?”
“不錯”,胡有升斷然說道:“赤匪雖為后起之秀,其實有名無實,對付我軍并無取勝的把握。若赤匪與揭賊合二為一,我軍就有壓力了。
“以我度之,揭賊必藏在附近,就在贛江東岸某處。他們一旦渡河,就能與赤匪合兵一處,對我形成夾擊之勢?!?
高進庫深感憂慮,說道:“怪不得,都兩天沒聽到揭賊的音信了??磥?,咱們要先發制人,防止二賊合流?!?
胡有升點點頭,眉頭緊皺,說道:“尤可慮者,在于赤匪蠱惑了大量的愚民。我今日前去探營,親眼見到赤匪軍中有上千愚民,為赤匪挖壕、挑水、運糧,樂此不疲。
“種種情狀,與當年的闖賊頗為相似。闖賊之所以坐大,實因得到愚民的擁護。闖賊尚能滅亡明朝,如果赤匪坐大,豈不……”
胡有升沒敢說下去,高進庫安慰他道:“爵帥,不必杞人憂天。咱們都是一路刀槍火海殺出來的,連金聲桓、李成棟這樣的巨寇都敗在你我之手,還怕他區區一個赤匪不成?”
這樣一說,胡有升倒也釋然了。于是,兩人經過商議,準備乘夜劫營。
當晚四更時分,南路清軍起營,吃過冷飯,人銜枚、馬摘鈴、蹄裹布,直撲赤軍營寨。
赤軍來了三千人馬,分為六座營寨,外圍五個,中間一個,形如梅花。
胡有升并不指望一戰而擊潰赤軍,只打算乘夜驚擾赤軍,挫敵銳氣。因此,清軍只出動了一千人馬,準備襲擊最南面的赤軍營寨。
今晚沒有月亮,到處一片漆黑。清軍摸黑趕路,距離石湖還有二里路時,突然一聲炮響,前鋒的騎兵誤踩了地雷。清軍騎兵并無防備,頓時嚇得驚慌失措,以為中了赤軍的埋伏。
還真是這樣。赤軍第一次遠征,沈赤心極為重視,不僅親自帶隊,還親自部署防御。為防備清軍夜間劫營,赤軍在清軍必經之路上埋設了地雷,埋伏了一營人馬。
地雷爆炸,正是伏兵出擊的信號。黑夜伸手不見五指,誰也看不到誰。唯有地雷爆炸引發了火光,暴露了清軍的位置。
伏兵對著地雷爆炸的方向,不管三七二十一,使用銃炮猛烈射擊。
清軍不知赤軍伏兵有多少人,又猝然遇襲,驚慌失措。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戰馬不聽使喚,有的驚潰向前,引發更多的地雷。更多的騎兵調轉馬頭,向營寨方向逃命。
在封建時代,黑夜通視條件差,夜戰是個老大難的問題。今晚沒有月亮,夜戰更沒把握。赤軍見好就收,收隊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