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赤心率軍抵達柳州時,第一協已經開始圍城。
和西路軍一樣,第一協所到之處,義軍紛紛來附。第一協擇選精銳,補充兵馬,隊伍有所壯大,赤軍缺少戰馬的窘狀也得以改善。
原來,滿清為了減少民間的反抗,下令禁止民間私蓄戰馬、私藏武器,違令者以通匪論處。
順治初年,清廷尚且規定,庶民的喪禮可用一匹鞍馬。隨著金聲桓、李成棟、姜瓖等人的接連舉義,清廷制訂了更為嚴苛的“馬禁”政策。
譬如順治五年(1648年),清廷再次重申,“現任文武官及兵丁準其養馬,其余人等不許養馬,武舉生童等許各養馬一匹”。
之后,清廷禁馬越來越嚴,乃至于“民間乘馬永行禁止,違者責四十板,馬入官”、違禁者“不論馬販、馬牙(中介)俱處絞”。
孔有德攻占廣西,執法嚴苛,民間只得低價出售馬匹。
廣西民風剽悍,又靠近云南產馬區,省內馬匹較多。赤軍進入廣西,可從民間低價收購馬匹,又不斷繳獲清軍馬匹,第一協騎兵標終于實現了滿編。
協統方世珍見到沈赤心,略一寒暄,就介紹起柳州的軍情,說道:“元帥,城內的情況已經搞清楚了,孔有德不在柳州,城內由缐國安主持防務。”
“哦?”沈赤心心中一喜,說道:“這么快就弄清楚了?”
方世珍故作神秘,說道:“柳州是南明宣國公焦璉的汛地,城內有不少焦璉的舊部。他們暗派使者,向我軍詳述城內防務。彼此約定,他們充作我軍內應,事成之后,我軍需斬殺陳邦博,為焦璉報仇雪恨。”
一聽“焦璉”二字,沈赤心的疑心放下不少。
焦璉是陜西人,行伍出身,積功至南明宣國公。此人勇敢善戰,為人謙和,為將忠勇,在諸多南明武將中堪稱清流。
早在永歷元年,孔有德拜平南大將軍,率清軍進攻桂林。南明重臣瞿式耜聯合焦璉、郝搖旗、胡一青等各路明軍,擊敗孔有德,將清軍逐回湖南。
是役中,清軍一度沖入桂林城內。焦璉勇冠三軍,率部突入清軍隊伍,將清軍逐出桂林。
只可惜,明軍派系太多,屢屢內斗。焦璉部下猛將好幾個死于明軍內訌,焦璉只得出防柳州,遠離桂林。
去年,在赤軍的支持下,忠貞營進攻潯州。守將陳邦博敗走柳州,向焦璉屈意示好。焦璉不備,出城約見陳邦博。陳邦博乘機暗殺焦璉,奪柳州。
后來,孔有德分兵略取柳州,陳邦博舉城投降。孔有德鄙其為人,奪其城,將陳邦博全家遷入桂林,就近監視。
沈赤心恨恨地說道:“陳邦博與曹志建一樣,都是廣西軍閥,在地方上盤踞已久。我軍奪龍虎關,曹志建收集敗卒,尚能在賀縣山中結寨自立。
“孔有德統軍入桂,曹志建尚敢發兵襲其后。陳邦博一向心術不正,連曹志建都不如,不僅暗殺焦璉,還獻柳州投降清虜。這種人,若不殺他,實在是天理難容!”
柳州位于柳江北岸,東、西、南三面臨江。赤軍要攻占柳州,就得籌集船只,從水上封鎖柳州。
赤軍廢除賤籍,宣布解放胥民、漁民,籌集到不少船只,在柳州東北方向柳江下游,搭設了兩道浮橋。第一協又在城北方向布防,防止守軍從陸上逃跑。
如此牛刀殺雞,柳州城破是遲早的事。
沈赤心已經等不及了,對方世珍說道:“兵敗神速,我不要在柳州這邊浪費時間了。這樣,第一協騎兵標、步兵第三標跟著我北上,直撲桂林,防止孔有德逃竄。”
從柳州到桂林,還有大約三百多里路。好在這條路沒什么崇山峻嶺,也沒有大江大河,利于赤軍行軍。
方世珍贊成沈赤心的意見,提議道:“元帥,要不由我統兵北上,您留下來圍攻柳州?”
沈赤心斷然拒絕,說道:“孔有德是個老狐貍,我來對付他。”
于是,赤軍定計直撲桂林。
沈赤心率領近衛標、騎兵標、第一協騎兵標星夜兼程前往桂林。途中不作停留,不攻城池,目標直指桂林,防止孔有德率軍出逃。
步兵第三標、第七標繼其后。
第三標同樣不作停留,不攻城池,配合騎兵圍攻桂林。第三標還有一個特殊的任務,護送炮兵標配屬過來的紅衣炮隊。
第七標殿后,負責攻占洛容、永福兩縣,維護桂林至柳州之間的餉道安全。這兩座城池位于柳州與桂林之間,都是小縣,進攻難度不大。
這是一種相當大膽的戰法。赤軍已經深入廣西內陸,從廣西南部打到了中部,在沿途留下的兵馬并不多。
現在,赤軍還未攻下柳州,又要直撲桂林,等于是從廣西南部貫穿到廣西北部,絲毫不顧側翼、腹背的安全。
一方面,赤軍經歷過粵西大戰,已經今非昔比,積累了豐富的戰斗經驗。
一方面,沈赤心從歷史上得到了啟發,敢于冒險直撲桂林。
孔有德在孔、耿、尚三藩中實力最強,卻是最先敗亡的,并且敗亡得非常迅速,沒有轉圜的余地。
歷史上,永歷六年(1652年),李定國率領大西軍從湖南進攻廣西,在全州大敗清軍,卻不許大軍入城。緊接著,大西軍攻克嚴關,又在嚴關大敗孔有德的授軍,爾后直撲桂林。孔有德坐守孤城,部將遲遲不來增援,最終城破而死。
現在已是永歷五年八月,大西軍正在湖南大戰。赤軍得搶先攻下桂林,然后封鎖嚴關、龍虎關,防止大西軍覬覦兩廣。
這天,赤軍越過鹿寨,面前是兩座南北方向的山脈。洛清江夾在山谷之間,從北向南緩緩流去,最終匯入柳江。
部隊暫時休整,人馬在江邊取水、生火造飯。
沈赤心對左右說道:“穿過前面這條谷道,再往前走就是永福縣。永福至桂林都是平原,一馬平川,利于騎兵行軍,可以直撲桂林城外。
“孔有德若要阻擊我軍,必會在這條谷道中設伏。左側山陡,臨江較近,右側山緩,臨江較遠。清軍若有伏兵,必藏在右側山中。
“我軍全部走洛清江右側谷道。騎兵標在前開路,要保持警覺,必派斥候于二十里之外探路,再派前鋒在五里外搜索前進,一路沿江,一路登山。遇有情況,立即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