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內,清軍先鋒被全殲,中軍大敗,戰場形勢迅速逆轉。
尚可喜率援軍姍姍來遲,接應上許爾顯,擋住了赤軍追兵。這時清點人馬,中軍只剩一千兩百兵馬,火炮、戰馬遺失無數。
大致了解過歡喜嶺之戰的經過,尚可喜眉頭緊鎖,說道:
“先鋒那邊也有確信了,水師大敗,吳六奇只剩下三十條船,逃到了芷芋口。赤匪水師繞到了湛江港,將我軍水師一網打盡。
“要不是我提前在芷芋口部署了火炮,吳六奇那三十條船也將不保。高進庫戰死,陸師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量騎兵逃脫。
“后軍處境稍好,卻也受到赤匪的牽制。當面為赤匪第三標,頭目叫做楊國琛,聽說曾是宣大邊軍,同樣驍勇善戰。楊國琛在遂溪城外虎視眈眈,我親率兩千援軍過來,還是來得晚了。”
許爾顯是尚可喜的部下,也是他多年的老戰友。因此,尚可喜不得不為自己的遲到做出一番解釋。
許爾顯不敢怪罪尚可喜,也能理解尚可喜的苦衷。他愁云密布,問道:“王爺,接下來,我們是不是應該堅守遂溪,等待珠瑪剌的援軍?”
照現在的形勢看,清軍能否守住遂溪已成疑問。但許爾顯不肯棄守遂溪,還想在遂溪堅守一段時間,好收容中軍敗兵。
尚可喜明白他的心思,毅然決然地說道:“赤匪堅壁清野,我們在遂溪一無糧食,二無民眾的支持,后方糧道又時常受到赤匪的滋擾。
“大軍堅守遂溪,實為不智。萬一珠瑪到喇援軍來遲,我們將很容易被赤匪包圍,處境將更加窘迫。我打算連夜撤離遂溪,固守高州。”
退守高州,清軍糧道縮短,可以避開堅壁清野的窘境。這是謀士金光的提議,尚可喜深以為然。
許爾顯無可奈何,一副落落寡歡的樣子。
尚可喜見狀,安慰他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軍損失兵馬,回去再募就是。中軍里的東江鎮老兵大多得到保全,日后足以東山再起。”
他繼而說出了心里話:“赤匪已成氣候,非我軍所能制。為今之計,得把珠瑪喇搬到前面。這位滿洲名將一向勇于任事,我們請他征調孔有德、耿繼茂二藩。集我三藩之力,方能蕩平赤匪。”
孔有德據有廣西,與廉州近在咫尺。若能得到孔有德的策應,尚可喜進攻赤軍將更有把握。
但尚可喜與孔有德有過節,曾經打得你死我活。他投降后金后,一度受到孔有德的排擠。為此,皇太極還曾親自調解,責令他們和衷共濟。
珠瑪喇是三朝元老,深得愛新覺羅皇室欣賞。他的面子,孔有德不能不給。
許爾顯深為贊同,與尚可喜合兵一處,燒毀遂溪縣城,退守高州。赤軍趁機追殺,搜殺清軍敗兵,不必細表。
連續兩天大勝,赤軍士氣大振。
前幾天,他們還暗自抱怨上面瞎指揮,不該棄守遂溪縣城。經過兩天快節奏的戰斗,大家才明白沈赤心料敵如神,堅壁清野、誘敵深入才是殲滅清軍的正確方針。
赤軍連日高強度作戰,已經相當疲憊。沈赤心下令,步兵第一標、第二標、水師等部隊休整一日。步兵第三標、守兵第二標沒有經歷大的戰斗,負責追剿清軍殘余。
赤軍占領雷州后,在雷州新增了一個守兵標,番號為守兵第二標。因雷州是個小府,守兵第二標人數比第一標少,有一千余人。
歡喜嶺大捷后,沈赤心難得睡了個好覺。早上吃過飯,他聽說清軍棄守遂溪,決定帶近衛營前往遂溪。
清軍不會善罷甘休,不久之后必會卷土重來。遂溪水陸兩便,靠近高州。沈赤心人在遂溪,可以更好的掌握情報,更好地掌控戰場態勢。
剛離開歡喜嶺,便看到第一標的官兵正在歡天喜地的涮洗戰馬、擦拭火炮。
今天是休整的日子,不必行軍打仗。但戰場時間寶貴,第一標官兵都自覺地擦拭武器,為后續戰斗做準備。
標統方世珍過來送行。沈赤心很喜歡他,和他并轡而行,問道:“方世珍,昨天你們第一標發財了吧?”
方世珍呵呵一笑,說道:“元帥,發財倒不至于。戰馬倒是繳獲了一百七十多匹,都是塞外的好馬。火炮也有不少,威遠將軍炮四門、紅衣大炮六門。棉甲更是不計其數,估摸著至少有一千件。”
沈赤心也笑了,說道:“很好。戰馬一百七十多匹,可以組建一個騎兵隊了。這樣,我特準第一標把騎兵隊擴編為騎兵營。你先摸索著弄一下,回頭給參謀處上個在步兵標組建騎兵營的報告。”
方世珍大喜過望,說道:“保證完成任務!”
沈赤心一直都想擴編騎兵。在他看來,步兵標是赤軍基本作戰單元,至少應該下轄五個營,包括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騎兵營。
戰前,赤軍把步兵標直屬火器隊擴編成了炮兵營。但由于缺少戰馬,擴編騎兵營一直沒有下文。
好在通過這次戰斗,赤軍繳獲了不少戰馬。可讓第一標試點騎兵營,然后逐漸推廣全軍。
沈赤心不由得慷慨道:“野豬皮造反之初,只有十三副盔甲。清虜生活在苦寒之地,生產落后,早期的銃炮、棉甲、戰車大多繳獲自明軍。
“沒想到,幾十年之后,清虜竟能鼎定中原。我們赤軍仍處于創業之初的階段,就得不斷繳獲敵軍的物資,不斷改善我軍的裝備。
“就像這威遠將軍炮,使用精銅鑄成,被清虜視為不傳秘器。我們繳獲了威遠將軍炮,再用上我們的開花彈,無疑可以更好地發揮它的威力。”
方世珍點點頭,想起棉甲的事,問道:“元帥,我標此戰繳獲了這么多的棉甲。我們暫時還用不到棉甲,我已向后勤處報告,打算把棉甲移交給后勤處保管。”
沈赤心喜歡方世珍,除了他作戰英勇、文武雙全,還因他顧全大局、大公無私。換了有些人,繳獲了物資就是自己的,不管它有用沒用,都要落到自家口袋里才好。
沈赤心很欣慰,說道:“很好,我們時常教育士兵,戰場上一切繳獲要歸公。對于各部隊來講,也要顧全大局,自家不需要的東西,就是交給上級、平分給兄弟部隊。
“棉甲也是重要物資,現在用不到,冬天就會用到。日后北伐,大軍必少不了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