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喊冤
- 我成了女反派家的贅婿
- 烏鴉的拇指
- 4088字
- 2024-01-25 23:55:00
武月先疑惑地看向李慕白:“官府拿人總有個緣由,敢問白蓮姑娘,貴公子因何入獄。”
“日前,我家公子上街閑逛,被一個叫許玲玲的惡女攔路綁架、意圖玷污。”
“光天化日之下,那賤人膽敢當眾威脅縱奴行兇,本姑娘忍無可忍,出手甩棍將其打殺,此事究竟誰是誰非,當時圍觀的百姓皆可作證,公道自在人心。”
“依據大乾律法,本姑娘屬于正當防衛,可那許玲玲背后的家族是名門望族之一,除了有權有勢有財有面之外,還有一個老不死在飛魚衛任職百戶,因此難免會連累我家公子。”
“隨后,許家利用賤人之死,趁機敲詐李長青,得到利益才肯善罷甘休,對官府宣傳許玲玲死有余辜。”
李慕白如實回述說,適當隱去私心想法,暫不提及利用替贅報復張氏的相關:
“本以為許玲玲之事已結束,然而,一段時間后,我與公子在李府內別院中閑聊,有個排場很大的女人帶著狗腿子走近,自稱是許玲玲的金蘭姐妹,誣陷本姑娘行竊偷盜,臨海縣衙署的捕快剛好出現,不由分說就要拘拿無辜,公子挺身而出為我解難,對方便當真放過了我,只是帶走公子一人。”
張虛陀冷笑:“臨海縣衙署位于城南,名門李府則接近內城,兩邊相隔大半個外城的距離。李府歸屬近海縣衙門管轄,臨海縣令的手倒是挺長,下屬衙役的腿腳更是快若奔馬。”
臨海縣,近海縣,皆屬附郭縣,衙署位于蓬萊外城之內,分管南北兩個轄區。
李府是名門大族,地處北邊轄區之內,歸屬近海縣衙門管治。
臨海縣衙更靠近城門,負責管治南城街區,捕快卻跑到近海縣衙下轄的北城抓人,還掐準時機到達地點,明顯是別有用心早有準備。
正常而言,李慕白即便真的違法犯了罪,報案的人應該去找近海縣令才對,而非舍近求遠通知臨海縣衙門。
張虛陀了解江州官府的行事方式,若非牽扯利益暗藏貓膩,衙役沒可能閑得慌跨區抓捕罪犯。
“可不是么,”李慕白附和藥王的話,順道解釋更多前因后果,“多年前,鎮海王府與李家定下了一門婚事,而今姓魚的要求長房二子李易元入贅。”
“李易元武學天賦尚可,號稱有武舉奪魁之姿,前途無量,有望振興家族。”
“入贅丟臉,上面棄尊,失去前程,無緣仕途。”
“因此,長房自是不愿李易元上門棄尊,失去未來。”
“奈何王府勢大,李家落魄式微,豈敢拒絕?”
“一籌莫展之際,恰逢我家公子回府,李家長房便想出個替贅頂包之策,”
“只因多年前,李魚兩家訂下婚約時,并未指明具體由哪兩對男女配對。”
“原本,李家各房男丁之中,只有李易元適合婚配,余者或已經成家,或未及弱冠,或離家失蹤。”
“可由于離家多年的公子認祖歸宗,李家長房便多出一個適合婚配之人,可助振興天才李易元擺脫入贅之恥。”
“當年,我家公子之所以離家,乃是不堪忍受長房大婦的欺辱,正好遇到傳說中的山野閑人入世收徒,便選擇辭別父母歸隱出塵。”
“此乃不孝之舉,父母辛苦生養他,可他卻拍屁股走人,失蹤多年,音信全無!”
“不久前,我家公子的山野師尊命他出山,歸家報答父母大恩。”
“隨后,我家公子偶遇了一位擅長推演卜算的高人,得知父母有性命之危,若想逆天挽回,必須舍棄尊嚴。”
“本以為那卜算高人是江湖騙子,誰知一語中的,我家公子剛入李府家門,便聽到了拿他替贅棄尊之言。”
“選擇擺在我家公子面前,退一步保住尊嚴,進一步父母得安,怎么選?”
“命運使然,因果循環,事關父母,或重情孝順,或冷血忘恩。”
“多年前,我家公子不顧父母之命離家入山,已屬薄情寡恩失德不孝,而今若再自私自利守己尊嚴,非但有違師命,更是如同畜生。”
“然,世間好男兒,誰人愿入贅,哪個不惜尊?”
“按照師命,我家公子回家之后,必須竭盡所能實現父母一個心愿,如此才能了卻前塵因果。”
“巧合的是,二老見到離家多年的兒子后,竟是要求我家公子棄尊入贅。”
“天命弄人,運數如此,誰能違逆?”
“我家公子自是寧信卜算,決心順應,謹遵師命,答應父母,坦然替贅,自棄尊嚴,以全孝道。”
“臨海縣令李文兵,與長房李長青素來不合,得知我家公子簽下書契愿意替代李易元入贅之后,自然是心有不滿意圖破壞,勾結外人,派遣衙役,設局拘捕了李易元的前途希望。”
“李府長房廢物不堪,無法救出我家公子,本姑娘只得以懸壺之名找上你濟世堂藥王。”
張虛陀此前沒問這些細節,只是聽狂醫門徒說公子含冤入獄,便直接帶著對方來此。
這不是疏忽大意,而是認為狂醫門徒既然了解他濟世藥王的為人秉性,就不可能蠢到以‘公道’二字欺騙他。
因此無需多問就直接來了臨海縣衙門。
這就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也稱:信任。
聽了狂醫門徒的話,張虛陀深以為然點頭,凝聲道:“名門逐利,望族輕情,兄弟內斗,著實可笑。”
張虛陀心中好奇:眼前姑娘與李慕白因何相識,目前究竟是什么關系,堂堂狂醫門徒怎會愿意放低姿態口稱公子?
這屬于私事,張虛陀沒有多問,待時機到了,自會知曉。
武月先皺眉,再問:“若貴公子真是誣陷冤枉無故被捕,以李文兵的官威和能耐,還不配勞煩姑娘出面來濟世堂求助,李家長房自有能力挽救振興天才的前途希望,此事背后應該牽扯了更有權勢的人物吧?”
張虛陀不以為意:“無妨,便是當朝天子皇親國戚當面,老夫照樣能為白蓮姑娘的公子討回公道。”
快別吹牛了!
武月先和李慕白同時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三人閑聊著,已經走到臨海縣衙署門口的照壁前,張虛陀面露不屑冷哼一聲。
臨海縣衙署,占地百畝,坐北朝南,大小房間接近四百,比一般的縣級衙署寬廣。
照壁是縣衙大門的屏蔽物,長近三丈,高一丈有余。
它有兩種功能:一是擋住百姓的視線、避免閑人對衙門內一覽無余,起著屏障作用;二是增加官府門面的氣勢。
照壁南面,繪有一幅如意云紋圖,上見倒掛蝙蝠和圣潔清蓮。
倒蝙蝠的意思有兩種含義:—是縣官自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平民希望來個青天大老爺,能為當地百姓造福。
蓮花則比喻潔身自好清廉正直,出淤泥而不染,明示縣令要執法清正、公道廉潔。
造福百姓。
清廉正直。
觀此照壁之意,便知大乾王朝的官府多么懂得粉飾自己,相當會做光輝向陽的表面功夫。
李慕白、武月先和張虛陀皆嗤之以鼻。
“呸!”
李慕白朝著照壁上的圣潔蓮花虛吐一口痰。
他熟悉世界觀,比誰都了解大乾王朝的情況,更清楚蓬萊官府的真實德性。
皇室敗家,氣數漸衰。
貪墨橫行,廉潔罕見。
外敵虎視,天災不斷。
反派仇國,龍套害民。
臨海縣令別說造福一方了,少一點魚肉百姓之舉都屬難得,壓根配不上蓮花寓意。
瞧瞧,這種設定,說明什么?
大乾黎民苦皇室久矣,各地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急需天命主角現身,解倒懸之危,緩累卵之急,順便再說點氣派裝嗶話。
比如: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還比如: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又比如: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當然少不了著名的橫渠四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此外也有: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個雖世界沒有孟子,沒有杜甫,也沒有文天祥和張載、秦觀,卻有‘圣賢古書’、‘叛亂內戰’、‘愛國義士’和‘博學大儒’、‘鵲橋七夕’。
總之,主角會偶得這些裝嗶話,說出來后讓世人震驚,并以為是其原創。
這套路就和窮小子偶遇白富美一樣,部分男孩幻想過穿越古代說點名言詩詞,代入起來也挺有爽感。
李慕白有先知優勢,理論上可以提前道出這些裝嗶句子收獲世人震驚,讓后來的主角無話可說。
然而,陰間道宗的隱士自私無情唯利是圖,還特娘準備勾三搭四、奪人所好、當個死渣男,有資格盜用孟子、杜甫、張載的名言佳句么?
很顯然。
不配!
李慕白早就私下試過了,他雖能整點‘曾經滄海難為水’之流的情詩,可一旦有心說出‘天地有正氣’之類的浩然詩,便會感應到極其恐怖的毀滅威壓席卷而來,不可抗力。
這類似于‘天譴’。
大膽!區區廢物男配,也敢搶說天命主角之言?
李慕白那會仿佛聽到了鄙視聲。
當然了,連女主他都打算截胡,幾句裝嗶話自是有信心拿下。
這個世界的有趣之處便在于此:
其他角色可以奪取男主的機緣!
為何?
既然有人幻想偶遇白娘子報恩,也有人希望穿越古代念詩裝嗶,自然還有人期待著把主角當韭菜收割。
當主角,爽。
截胡主角,亦爽。
所以,月前李慕白覺醒前世記憶之后,才會對未來頗有信心。
他雖是區區男配,卻也有機會享受主角待遇,日后裝嗶嗨爽不是夢。
只不過,目前截胡時候未到,暫且得忍受男配的苦逼待遇,勉強只能遛一遛女反派玩兒。
“呵。”
武月先斜睨衙門口的照壁,目中閃過精芒,亦有不屑涌現。
當年,武月先被骯臟狗權臣設計陷害,蒙受不白之冤,若非張虛陀出手相助,只怕早已死在朝廷鷹犬的追殺下。
此時此刻,狂醫門徒還能找濟世堂藥王討回公道,武月先的冤屈卻無法申訴,因為栽贓陷害他的權臣地位太高,便是以張虛陀江州大圣人的聲望,目前也是無可奈何。
“當今朝廷,奸賊當道,何來造福,何來清蓮。”
張虛陀每次看到縣衙大門,就會想起自己冤死的父親,心生怒火氣憤不已。
雖然如今他已經報仇雪恨,讓狗官付出應有的代價,可是已逝親人卻不能復生了。
鄙夷過后,三人繞過寓意造福清廉的照壁,走向三開兩進的衙署大門。
衙門面寬四丈有余,進深接近三丈,頭門與照壁間距約莫五丈一尺。
在明間正中額枋上高懸‘臨海縣署’橫匾,頭門前地面為青石和卵石鋪砌,卵石地面呈八字形。
主體墻也呈八字形,影壁亦呈八字形,處處體現出朝廷官府的氣派。
東梢有一架‘喊冤鼓’,是老百姓擊鼓鳴冤之處,蒙受不白或遭遇違法時可來此擊鼓,縣令聞聲后自會開堂斷案。
誰若是膽敢無故擊鼓,縣令就會動刑懲罰擊鼓人,以遏制無知刁民拿官府開涮的風氣。
這個規矩就很有說法了,如何區分遭遇違法和無故擊鼓,都由衙門里的人一口決定。
“呵呵,好一個喊冤鼓,無財無勢誰敢敲?”
張虛陀目中回憶之色更濃。
當年,他的父親含冤入獄之后,母親去衙門敲打喊冤鼓,卻被衙役視為刁婦,平白遭受大刑摧殘。
“砰!砰!砰!”
李慕白舉起木拐,催動法力模仿真氣,控制力度連續擊打喊冤鼓,沉悶響聲傳向衙內。
就在此時,一群人浩浩蕩蕩而來,正是陳劍鋒和許文義等中毒者家屬。
“神醫前輩,既然有冤情,就不必浪費時間擊打破鼓了。”
陳劍鋒等人無視朝廷規矩,直接闖入臨海縣衙的正門,雄赳赳氣昂昂,吆喝著沖向大堂。
“此乃衙門重地,爾等未經傳喚,怎敢擅闖?”
衙門中人也是有眼見之輩,見到許文義等擅闖者皆身穿昂貴衣服,腰間束帶配玉,便象征性地阻攔了下,說出幾句職責所在的表面之話,誰也沒有挺身而出動武硬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