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30章 進入武帝統治后期(65)

  • 從戎大漢
  • 熊貓大泡
  • 5429字
  • 2025-06-05 00:05:00

7、瀘州龍腦橋

龍腦橋位于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大田鄉龍華村的九曲河上,二郎神楊戩聞民間疾苦,決心鏟除領頭興風作浪的孽龍,終于發生了一場惡戰。激戰中,孽龍自然不敵楊戩,加上脖子上被哮天犬咬破的傷口,發出難熬的疼痛,使他不得不停在河畔喝水……楊戩見狀,立即用三尖兩刃刀對準龍口使勁一戳,然后猛攪。以后這龍頭化成了石頭,人們就在這龍頭上鋪上石板搭成了一座橋,供人們過往,并將此橋命名為“龍腦橋”。

8、二郎斬山脊

在遠古有一條逆龍逃出龍宮,來到人間作惡,造成洪水泛濫,傷害百姓,二郎神奉命下界,手持神鞭捉拿逆龍歸界。那逆龍不但不降反而沿涪江順流而下,二郎神揮鞭打下,嚇得逆龍回頭叫娘。如今涪江上游留有的24個“望娘灘”便是當年所致。一鞭未中便落在涪江北岸的山上,山體斷裂,二郎神又是一鞭,另一座山體斷裂,尤如刀砍一般陡峭,這便是古時所說的嶄山槽,現今的嶄山村。

9、柏條河故事

都江堰內江干流之一的柏條河,滋潤出了著名的傳說擔山趕太陽,相傳灌縣有兩條孽龍:水龍經常翻江倒海的作亂,二郎神收服水龍,可灌縣北邊的山里,又出一條火龍,由于火龍是隨太陽的起落而出沒,二郎神決定擔山開溝,趕在太陽落山前引水降服火龍。于是他找來玉壘山的神木做扁擔,去趙公山竹林編了一副裝得下兩座山的大竹筐,帶領百姓在岷江上開山引水。二郎頭頂青天、腰纏白云,一步就有十五里。神木扁擔挑起兩座大山,一口氣跑了三十三個來回,擔了六十六座山頭。累了二郎就放下擔子休息,抖抖鞋里的泥沙,就變成了如今的馬家堆子。兩邊籮筐里漏出的沙土,在柏條河兩岸壘成了涌山和童子山。如今,在天馬鎮二郎社區依然能很容易找到這兩座小山。

10、二郎墩傳說

天上出現了12個太陽。熾熱的陽光把大地烤得石裂縫,地冒煙,人們辛苦種的莊稼,在太陽的照射下都枯黃了。二郎從附近山上砍了一棵千年古樹作扁擔,把太行山的12座小山裝進兩只大筐,挑起扁擔去追趕天上的太陽。他每趕上一個太陽,就用一座大山把它壓住。就這樣,他已趕上了天上的10個太陽,把它們壓在了山下。這第11個太陽,被二郎趕上壓在赤城縣。赤城縣城西北9公里燕山腳下有溫泉。溫泉里的水一年四季都是熱的,此溫泉下有二郎用山壓住的太陽,是太陽把泉水烤熱的;溫泉附近有兩座小山,那是二郎歇腳時從鞋里倒出來的泥土堆成的。人們把溫泉叫作“天下第一泉”,把這兩座小山丘叫作“二郎墩”。

11、三坡母子峰

野三坡位于河北保定市淶水縣境內,在懸崖谷里有三座怪異的山峰:一座叫母子峰,看去似一年輕女子懷抱嬰兒在凝視、在遙望;一座叫寶劍峰,象一把寶劍插入山中;一座叫塔峰(或棒槌峰),孤獨獨兀自矗立,形似一座塔。這三座峰,傳說是二郎劈山救母時留下的遺跡:那母子峰是王母娘娘的三公主懷抱孩嬰時的二郎在仰視天庭,塔峰是托搭天王李靖鎮壓三公主的寶塔,寶劍峰則是二郎劈山救母用過的寶劍。

二郎神神職多樣,繼承了灌口神、李二郎、趙二郎多種神格,是川主(四川的守護神),也是水神、戰神、戲神,是揚善除惡、賜福護佑、去災彌禍之神。

1、掌風管雨

早期二郎神的神格主要來源于治水的李冰,灌口二郎神主掌風雨,李二郎的主要事跡也是擒龍治水。到了趙二郎這里,故事的主體依然是斬蛟除水害。清源二字,也與水相關,除水害是二郎神的第一職責。他走出四川后,也負責除水害,降云雨,故后來有“神(清源)司水”(《常熟縣志》)之說?!剁茌o通志》卷九說:“昭惠靈顯真人廟,在南宮縣故城。公元1081年,即宋元豐辛酉,大河決,北溢滹沱,潴潦原野,濁流平堤而不下,民賴以安,故祀之惟謹”;金章宗年間的《昭惠靈顯王感應碑記》記載,二郎“主管風雨,掌致云雷”。傳說宋軍西征時,二郎神也曾經起云降雨,幫助宋軍獲得勝利。道教齋醮科儀中的《二郎真君寶誥》亦載其“兼總三十六部雷雨,系五谷之豐歉。天上人間掌風云,普灑甘露救萬民?!逼浜笥盅由臁白o衛稼禾”、“趨避雹冰”、保護農耕的職能。二郎神能以“圣水”治病。公元1087年,即北宋哲宗元祐二年七月封二郎神為靈惠應感公,就是因為人們能夠向他“請水”治病?!端未笤t令集》卷一百三十七《靈惠侯進封靈惠應感公制》載:“近年京中人民,春夏間多疫疾,于靈惠侯(二郎神)請水,往往痊安?!痹趿x山《稼村類稿·龍興重修敷佑中廟碑》說:“昭惠靈顯王祠,在城北薦福院側。公元1090年,即宋元祐五年,郡人立廟。指馬跑泉為圣水,人有疾,飲輒愈。”《江西通志》記吉水縣南二十里的石礱瀑泉說:“縣東北里許,普德廟之左,有靈泉,歲時嘗涸。相傳六月二十四日為神生,朝前三日,水輒清冷溢出,飲之者可愈疾?!睏顭o咎《二郎神·清源壽辰》詞所說“曉汲雙泉,晚除百病”,也都是說二郎神以水治病。

2、護國威靈

南宋周虎(1170—1231)《神佑王碑記》載公元1206年,即開禧二年,因二郎神助抗金,取得轉折性的重大戰績,故而宋寧宗封二郎神為“護國圣烈昭惠靈顯神佑王”。此役中金兵會攻和州,周虎帶領將士,誓死守城。作戰33次,殺退金兵,金兵受重創,由此與宋議和,江淮一帶得以安定。而在周虎所刻的碑記中則稱得到了二郎神的幫助,因此周虎指揮的和州戰役,不僅讓他一舉成名,也穩固了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戰神的地位,以致宋明以來的話本、戲劇、小說大多描寫二郎神為武神。開禧三年《昭惠靈顯王感應碑記》中亦有“喜號在萬種之容儀,怒號有千般之操惡......英明神武,不可量乎!護國安民唯(二郎)神也”的記述。二郎神成為戰神,先從“二郎神”助官軍戰斗之事而來。二郎神助陣之事,首先見于公元1103年,即宋徽宗崇寧二年的詔令?!端未笤t令集·靈惠應感公封昭惠靈顯王制》載:“靈惠應感公(即二郎神),惟神邁跡右蜀,克載典祀......王師西征,叛羌負固,能出云雨,遂殄丑夷,實系神威,默相予武......可特封昭惠靈顯王。”“王師西征,叛羌負固,能出云雨,遂殄丑夷”。此事實指王厚、童貫崇寧二年收復湟州前巴金城之役。此為徽宗西征第一次大勝,開始宋軍前鋒幾為所敗,時降大雨,兩方收軍而止(這在《宋大詔令集·靈惠應感公封昭惠靈顯王制》中被認為是“實系神威,默相予武”,認為是受了二郎神的護佑)。因為在這次戰爭中幫助宋軍取得大捷,二郎神也由“靈惠應感公”晉升為“昭惠靈顯王”。南渡后的宋廷為應對戰爭,穩定民心,于高宗紹興七年(1136年)又進封二郎為“昭惠靈顯威濟王”。

蘇洵《謚法》卷二關于“威”的追封有三種解釋:“賞勸刑怒曰威。以刑服遠曰威。強毅剛正曰威。”無不昭顯其神勇威武剛正的戰神一面,希望二郎的神力可以助宋軍應對戰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二郎被封為“英烈昭惠靈顯威濟王”,爵封至八字王《謚法》卷二對“烈”的定義為“安民有功曰烈,秉德遵業為烈?!边M一步強調了二郎安民保民護國的神威?!段淞峙f事》官本雜劇段數中有所謂《迓鼓二郎》,迓鼓戲是一種夾雜有靈怪與刀槍的軍事集體舞,《迓鼓二郎》概是借演述二郎神顯圣神威,出戰得勝之事,祈求二郎神護佑軍隊取得勝利。其后的《二郎搜山圖》及詩,也是將他當作護國戰神贊揚的?!睹氐钪榱帧肪硎溯d錢塘葉森在公元1297年夏午觀南宋王輝畫素箋本墨畫《搜山圖》題詩云:“不假丹青設顏色,但將筆墨輕描摹。獰猙恇怯各有態,畫藝不與常人俱。川靈蜀祗效奔走,撇鷹縱犬慓威紆……雪浪翻空聲澎湃,鎖龍在柱囚天吳。清源真君顏如玉,玉冠上服籠繡襦。座中神色儼而厲,來征水衡校林虞。文身錦膊列壯士,挾弓持彈金頭奴。烈烈勇氣增烜赫,飛捷喏奏傳獻俘?!干駷閲┐笥?,削平淮海開清都。”吳承恩有《二郎搜山圖歌》云:“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揮部從揚靈風。星飛電掣各奉命,搜羅要使山林空。名鷹搏拏犬騰嚙,大劍長刀瑩霜雪……誰能為我致麟鳳,長令萬年保合清寧功?!倍缮窈蛙娛玛P系親密,軍防重地多建二郎廟,比如長城關口有三座,分別為長城密云二郎廟,長城大境門二郎廟,長城山海關首山二郎廟,明朝初二郎神信仰還隨軍屯傳播到了西北邊境。

3、去災彌禍

隨著二郎神信仰的廣泛傳播,二郎神的神職也擴大開來,民國《南宮縣志》引金章宗時呂仲孚之言說:“正隆五年(1160)秋,大蝗其飛蔽天,其食空畝,四旁告饑,谷價騰涌,縣人奔禱于(二郎神)祠,蝗自散去,不留于境,是歲也幸以無害。”皇甫汸《長洲志·清源真君行祠》云:“神姓趙名昱……邑中患瘍者,禱之輒應,相傳六月廿四日為神生辰,男女奔赴,以祈靈貺云。”黃仲昭《八閩通志·福寧州·土主七圣廟》對二郎神的靈顯有集中的記述:“開慶元年(1259),知縣李姓者,自蜀郡奉其香火至邑,邑人為立祠。元至正十四年(1341),福寧大饑,神化為商人,由湖廣附米舟至指松山,謂舟人曰:‘米至是,其直十百?!煲运鶊躺阮廴耍擞尚≈鄣顷?,約曰:‘明當相迓。’是夕見夢于鄉人曰:‘米舟至矣,亟往松江迓之。’明日米舟果至,視舟人所執扇,則廟中舊物也。有司以聞,加封靈惠威正博濟真君。二十一年,乃重建廟宇。國朝洪武五年(1372),草寇鄭龍率三千余人犯境,守御百戶寧祥麾下僅六十余人,卜于神,許其進戰,兵刃既接,賊見衣緋者率援兵至,遂驚潰,龍等卒就擒。十四年,處州寇作,百戶張清禱于神。賊至長嶺,望見騎士如林,遂不敢近。十七年,倭寇犯松山,熾甚,守卒無斗志。里人張子政禱于神,鼓勇而前,賊望風披靡。他若雨旸愆期,災疫流行,隨禱輒應。今州人皆敬事之。知縣尹昌隆為記。成化十七年(1481),同知馬迪率眾更新其祠?!蔽闹谐伙@二郎神助戰之事外,更出現了賑饑、調節旱澇,去除災疫等職能。另外,靈惠威正博濟真君之靈、惠、威、濟四字都是宋代對二郎神的封贈,公元1330年,即元至順元年,曾封二郎神為“英烈昭惠靈顯仁佑王”。宋元時期,不論官方還是民間,二郎神的封號中都有“靈”字,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二郎神的靈驗。“陰陽不測神之妙,變化無窮道之真”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的體證。

4、川蜀之主

二郎神又被尊為“川主”,成為護佑四川人民安居樂業的神祇?!妒穸妓槭隆份d“蜀人奉二郎神甚虔,謂之曰川主,其像俊雅,衣黃服......”?!妒裰袕V記》:“世傳川主即二郎神,衣黃彈射,擁獵犬?!薄傲露娜崭偠啥纱ㄖ髡Q辰也樂以賀之。”《平越直隸州志》:“清源妙道二郎真君,崇應惠明大帝蜀灌神也,灌有孽龍為民害,神仗弓劍入峽,尋潭窮水誅之,蜀人崇極祀為川主?!备猩跽?,隨著各種神話的加入,民間已把他當成一位有求必應的先天大神。

5、游戲梨園

二郎神走出四川,不僅被漢人信仰,也被其他民族信仰。有趣的是,他不僅是神通廣大、靈應顯著的神祇,在明代還被當作戲神,為梨園所敬奉。明代大戲曲家湯顯祖《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說:“予聞清源,西川灌口神也。為人美好,以游戲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間,訖無祠者。子弟開呵時一醪之,唱啰哩嗹而已。予每為恨。諸生誦法孔子,所在有祠;佛、老,弟子各有其祠。清源師號為得道,弟子盈天下,不減二氏,而無祠者。豈非非樂之徒,以其道為戲相詬病耶?”湯顯祖說二郎神本是“西川灌口”之神,因為長得英俊,又喜歡“游戲”,便成了戲曲的祖師爺。祭祀時用一杯酒,還要唱“啰哩嗹”的無詞曲。二郎神為人美好,善于游戲,在宋代是普遍的認識。李廌(1059-1109)《德隅齋畫品》說:“應感公像。秦蜀守李冰之子,開二江,制水怪,蜀人德之,祠于灌口二郎者也。風貌甚都,威嚴焰然,挾彈遨游于二江之邊,成廟食之氣。”金章宗丁卯年(1207)《昭惠靈顯王感應碑記》也說:“性好游逸,變化無方。”周文璞《方泉詩集》卷四《灌口二郎歌》(后來改題為《瞿塘神君歌》)贊道:“黃衫紗帽佳少年,炯然餓虎窮山淵。不居秦鹿祖龍畔,卻走碧雞金馬邊。”陸游《神君歌(謁英顯廟作)》則寫瑰麗的二郎神出游景象,并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其詩曰:“世間局促常悲辛,神君歡樂千萬春?!绷仑ニ娜斩缮裆罩H,在其廟宇前信眾大量進獻各種游戲之技,娛人的同時也是在娛神。投其所好的做法,正是二郎神“游戲之神”的品格映射。而灌口二郎神能成為戲行的祖師,正在于“為人美好,以游戲而得道”。且能“演古先神圣八能千唱之節”。以游戲而稱于世,以演古圣先賢而成“戲道”。

6、鞠場風流

蹴鞠業也尊奉二郎為行業神,因循其游戲人間的風骨?!度f歷野獲編》卷四載:“蹴鞠家祀清源妙道真君。初入鞠場,子弟必祭之。云即古二郎神。”《蹴鞠圖譜》記載:“鞠客初入鞠場,子弟必祭之。凡諸郡先生到來,不與眾圓友見禮,先到圣前拈香拜畢,要備三牲盤案,祭獻祖師──清源妙道真君。”《蕙風詞話》續編卷一《滿庭芳》:“若論風流,無過圓社,拐臁蹬躡搭齊全。門庭富貴,曾到御簾前,灌口二郎為首,趙皇上、下腳流傳?!?

7、巡獵人間

宋張唐英《蜀禱杌》載:“(乾德)二年,八月,(王)衍北巡,以宰相王鍇判六軍諸衛事。旌旗戈甲,百里不絕。衍戎裝,背金甲,珠帽、錦袖,執弓、挾矢。百姓望之,謂如‘灌口神’?!睆執朴⑺浌嗫谏袷?,揭曉了前后蜀政權的造神活動以及作為二郎神前身的灌口神最初模樣。前蜀皇帝王衍戎裝金甲,珠帽錦袖,執弓挾矢,打扮成灌口神形象,以增強威信。傳說后蜀孟昶的形象也是灌口神形象?!豆沤駡D書集成·神異典》卷四六引《賢奕》云:“二郎神衣黃彈射,擁獵犬,實蜀漢王孟昶象也。宋藝祖(趙匡胤)平蜀,得花蕊夫人,奉昶小像于宮中。藝祖怪問,對曰:‘此灌口二郎神也。乞靈者輒應?!蛎鼈饔诰?,令供奉?!鼻昂笫裾嘈麚P灌口神治水降龍諸事跡,又封灌口神為顯靈王、護國靈應王,強化灌口神英俊游獵戰神形象,使其風行蜀地,而后世二郎神便以翩翩游獵公子的形象出現在世人眼前。二郎神配置獵犬,鷹,彈弓,是一個標準的獵神形象,克制飛禽走獸,山精野怪。有彈打雙鳳凰、搜山除妖降魔的神話傳說,故山上建二郎廟多用于鎮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野县| 莱西市| 赫章县| 东丰县| 寻甸| 林芝县| 永靖县| 武安市| 锦屏县| 莱州市| 根河市| 六盘水市| 商丘市| 甘谷县| 长汀县| 威海市| 永登县| 锡林浩特市| 禄丰县| 泰来县| 日照市| 东至县| 田东县| 曲松县| 左权县| 古田县| 浦江县| 资兴市| 洪湖市| 成都市| 四平市| 新河县| 肃宁县| 历史| 丹东市| 泊头市| 嘉黎县| 耒阳市| 长葛市| 萍乡市|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