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可以更改嗎?
專業解析
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誰可以更改,我們來逐個進行分析。
1.被保險人能不能更改?
我國法律沒有規定被保險人能否更改,但是在實務中,個人保險中的被保險人是無法更改的。[1]這很好理解,即投保人遞交投保申請,保險公司會進行核保,決定是否承保、收取多少保費,依據的都是被保險人的情況,如果更換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此前的核保就失去了意義。
現實中,如果非要更換被保險人,常規做法就是退保后買一份新的保險。
不過在團體保險中,一般可以更改被保險人。比如,公司給員工上了團體意外險,老員工離職、新員工入職,公司作為投保人,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更換被保險人。有的團體保險在更換被保險人時,需要對新的被保險人進行核保。
2.投保人能不能更改?
我國法律并未禁止投保人變更,在保險實務中,各家保險公司一般都允許變更投保人。投保人的變更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誰可以要求變更?保單屬于投保人的資產,所以,只要投保人在世,就只有投保人自己有權要求變更投保人,其他人沒有權利處置屬于投保人的這筆保單資產。如果投保人去世,且沒有第二投保人,這份保單就成了投保人的遺產,其繼承人有資格要求變更投保人;如果繼承人就保單變更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可能就需要退保,由法定繼承人分割退保的現金價值。
所以,為了保單的延續性,避免繼承糾紛,我們一般建議客戶在保險公司允許的情況下設置第二投保人。[2]如果在保險事故發生之前投保人發生意外,第二投保人就自動成為這張保單的投保人,享有這份保單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
第二,誰可以當新的投保人?一般來說,變更投保人時,要求新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具有保險利益。如果這張保單還在交費期(保費還沒交完),并且需要繼續交費(如果保單本身有保費豁免功能,新的投保人有可能無須交費),那么還要求新的投保人具有交費能力。同時,新的投保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三,變更投保人需要誰的同意?一般情況下,變更后的投保人只要和被保險人有保險利益即可,無須被保險人同意;但是,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合同,在變更投保人時,必須獲得被保險人的同意,如被保險人未滿18周歲,則變更投保人需要獲得其監護人的同意。
同時,變更投保人也需要經過保險公司的審核與同意。
本節案例中,只要前夫李先生同意,王女士就可以把保單的投保人變更為自己。這樣的話,王女士就不用擔心李先生退保導致保單失效了。
第四,其他特殊情況。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投保人也可以變更,比如保險金信托、保單貼現等。
保險金信托,就是以保單和保險金請求權為信托財產的資產服務信托。保險金信托的設立有這樣一種模式:投保人(同時是信托的委托人)在購買大額保單后,將投保人和受益人變更為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持有保單、交納續期保費并領取保險金。
保單貼現,簡單來說就是投保人把保單賣了,誰買了這份保單,就繼續交保費,并在保險事故發生后獲得保險金。在這種情況下,投保人、受益人都可以變成保單貼現機構。不過,截至本書出版時,我們國家尚未正式啟動保單貼現的業務。
3.受益人能不能更改?
我國《保險法》明確賦予了投保人和被保險人更改受益人的權利。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都有權利更改受益人,但是兩者中被保險人的權利更大。也就是說,被保險人可以自己決定更改受益人;投保人要想更改受益人,必須獲得被保險人的同意。本節案例中,被保險人是王女士,只要她不同意,她的前夫李先生作為投保人,無權擅自更改受益人。
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更改受益人,理論上不需要獲得保險公司的同意,只需要書面通知保險公司。但在實務中,變更受益人一般需要和保險公司協商確定。
那么,更改受益人包含哪些內容呢?第一,可以撤銷原受益人,指定新的受益人;第二,可以減少或者增加受益人的數量;第三,可以變更受益人的受益順序和受益份額。
當然,受益人的變更也存在保險金信托、保單貼現等特殊情況。這兩種情況在講投保人的變更時已經說過,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的變更

延伸閱讀
《保險法》第四十一條規定:“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可以變更受益人并書面通知保險人。保險人收到變更受益人的書面通知后,應當在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批注或者附貼批單。投保人變更受益人時須經被保險人同意。”
根據這一規定可知,變更受益人無須獲得保險公司的同意。但在實務中,保險公司出于風險防范等考慮,一般會對受益人的范圍做出一定限制。
注釋:
[1]在中國香港地區,一些個人保險的受保人(被保險人)可以更改。內地個別個人保險的保險產品也有此功能,但這種情況并不多見,此處我們就不做討論了。
[2]在我國當下的保險實踐中,多數情況下只能設定被保險人為第二投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