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終身壽險有哪幾類?
專業解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對保險產品的需求在不斷變化。為了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不同需求,保險公司在傳統型終身壽險的基礎之上,開發了很多新的終身壽險產品。
目前學術界對終身壽險的分類沒有統一的標準。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終身壽險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以我個人的研究,目前市場上的終身壽險產品有以下幾種分類方式:
第一,根據主要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傳統型(保障型)和創新型(理財型)兩類。傳統型終身壽險以保障功能為主,就是我們常見的定額終身壽險。創新型終身壽險在一定的保障功能基礎上,更強調投資理財的功能,比如分紅型終身壽險、投資連結型終身壽險、萬能型終身壽險以及增額終身壽險等,都屬于這一類。
投資連結型終身壽險和萬能型終身壽險通常會被認為是理財險。其實這兩種產品都擁有壽險的保障功能,因此本質上還是終身壽險,只是額外增加了投資功能。
第二,根據保額是否變化,可以分為定額型、增額型和變額型。定額終身壽險的保額終身不變;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變額終身壽險的保額會隨著投資收益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常說的投資連結型終身壽險就屬于變額終身壽險。
第三,根據投保渠道的不同、被保險人是團體還是個人,可以分為團體終身壽險和個人終身壽險。團體保險(以下簡稱團險)的一份保單,被保險人的數量為多人,比如要求不低于數人或數十人,而個人保險(以下簡稱個險)的一份保單只能有一個被保險人。團體保險產品的保費與個人保險產品的保費相比也會便宜一些。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終身壽險,主要有定額終身壽險、增額終身壽險。定額終身壽險常見于個險和團險銷售渠道,增額終身壽險以前常見于銀行保險(以下簡稱銀保)銷售渠道,但從2021年開始,部分保險公司也在個險銷售渠道銷售增額終身壽險。
單純的分紅型終身壽險在2000年前后比較常見,現在的終身壽險基本都不分紅了。目前,分紅型終身壽險基本退出了各家公司的主打產品序列。雖然在市場上依然可以看到少量分紅型終身壽險產品,然而經過調研我發現,它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分紅型終身壽險。現在的分紅型終身壽險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將增額終身壽險宣傳成分紅型終身壽險,將固定增加的保額宣傳成分紅;另一種是作為重疾險組合的主險部分。對于后者,這里簡單介紹一下。
2003年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1]發布的《個人分紅保險精算規定》中明確規定“分紅保險可以采取終身壽險、兩全保險或年金保險的形式。保險公司不得將其他產品形式設計為分紅保險”。各家保險公司依此將分紅型終身壽險作為主險,將重疾險設計成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這樣我們就看到了分紅型終身壽險作為主險,提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作為附加險的產品組合。我在2013年的時候就投保過這種產品。
投資連結型終身壽險在2000年前后比較火爆,后期因為投資市場起伏不定,它逐漸從各家保險公司的主打產品序列中退出,成為邊緣化產品。
萬能型終身壽險因為有保底收益,目前依然活躍在各家保險公司的主打產品序列中,通常與年金保險組合銷售,成為年金的二次收益渠道,提升客戶的收益率。
實際上,很多保險公司以及銷售人員只將定額終身壽險和增額終身壽險視為終身壽險,而將投資連結型終身壽險、萬能型終身壽險視為獨立的新型產品。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分類只是理論上的劃分,目的是方便大家對終身壽險的種類有較為全面的了解。每一種終身壽險產品既然被設計出來,就意味著它在一定時期內能滿足客戶的某種需求,具備某些特殊優勢,當然也會有相對不足的地方。這些內容,我會在后面逐一展開。

延伸閱讀
從最初單一的定額終身壽險,到現在的增額終身壽險、投資連結型終身壽險、萬能型終身壽險,終身壽險的形態隨著市場的變化在不斷更新。2015年11月26日,在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保險法司法解釋(三)》)制定的背景和主要內容做簡要介紹和說明時,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劉竹梅說道:“現代人身保險不再局限于傳統的人壽保險、醫療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而是發展出具有投資功能的萬能險、分紅險、投連險等保險產品,創新活躍。《解釋三》堅持鼓勵創新原則,為新型保險產品的發展創造條件。”我相信,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的新型終身壽險產品。
注釋:
[1]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保監會,于2018年撤銷,機構職能并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保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