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帝嚳:喜當爹的快樂,你們不懂
- 語文老師陪你讀《史記》:明星列傳
- 大梁如姬
- 3155字
- 2023-12-13 17:38:15
帝嚳[kù]是上古五帝之一,也許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沒聽說,這不怪帝嚳本人,一來他年紀太大,距離我們太久遠;二來他的風頭都被兒子們搶去了……帝嚳的兒子,只要一報大名,相信人人都會變成一幅恍然大悟的表情。
不過,說兒子之前,還是先看老子。
帝嚳的出身很高貴,是正宗的黃帝曾孫。他爹叫蟜極,爺爺叫玄囂,都是黃帝支系。玄囂和蟜極都沒能當上領頭羊(有一種傳說玄囂即上古帝少昊氏),到帝嚳時才從堂伯父顓頊手里接過天下大權,成為了帝高辛氏。
帝嚳聰明又溫柔,在位時把天下照顧得無微不至,在黃帝的基礎上給大家推算出了更細致更適合農耕的歷法,教化老百姓像雨水灌溉農田一樣,雨露均沾、不偏不倚……總之,他是個合格的領導人。
作為最有權力的人,帝嚳當然也可以享受到很多好處——娶全天下最漂亮的女人。當時的不少部落都有帝嚳的丈母娘,就算他不主動求偶,為了部落發展,大家也會給他送來漂亮閨女。
帝嚳著名的妃子有四個,大老婆叫姜原,是有邰氏送來的女兒;二老婆叫簡狄,是有娀氏的女兒;三老婆叫慶都,是陳酆[fēng]氏的女兒;四老婆叫常儀,是娵訾[jū][zī]氏的女兒。
這些老婆都給帝嚳生了大胖小子,常儀是排行最末的老婆,但卻第一個生下兒子,取名叫摯。這大概和常儀長得漂亮有關系,據史書記載,常儀就是嫦娥的化名,帝嚳在其他書里也叫帝俊。有嫦娥做老婆,誰不是第一時間把心思放在她身上?
常儀之后,第二個為帝嚳生孩子的是大老婆姜原。奇葩的是,除了常儀,帝嚳其他任何一個老婆生的兒子,都和他本人沒有任何關系。
姜原為帝嚳生的兒子叫后稷,這是他的外號,一開始,這個孩子叫棄,丟棄的棄。誰取的這么不吉利的名字?
原來,作為媽媽的姜原,根本沒想到這個孩子會以這樣的方式到來。
有一次,姜原閑著無聊去野外踏青,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不遠處有個巨大的腳印。姜原抬起腳就要去跟腳印比大小,結果,才把腳放進去,肚子里就一陣物理和化學反應,像懷孕了一樣。
日子一天天過去,姜原的肚子也肉眼可見地大了起來,姜原心里很方,可惜當時沒有墮胎藥,只好任由肚子這么長著。到了足月,一朝臨盆,一個大胖小子從姜原肚子里蹦了出來。姜原越想越怕,把孩子偷偷丟到一個小巷子里,希望有好心人能主動當他爸爸,也不算殘害一條生命。于是,放下孩子后,姜原躲在一邊暗中觀察。結果,巷子里只有牛馬經過,但這孩子身上像被施了保護咒一樣,路過的牲畜都不敢踩他。奇了怪了,為了測試,姜原又打算把孩子丟到樹林里去,不巧林子里剛好很多伐木工在作業,只好臨時轉移到結了冰的湖面上。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在冰面上,一群飛鳥臨空看見,嘰嘰喳喳地叫著,一呼百應,飛鳥們紛紛降落下來用羽毛墊在下面保護,不讓孩子被凍壞。這下,姜原信了邪了,趕緊飛奔過去把孩子抱回來,親自撫養。
因為這孩子一開始的命運是個棄子,干脆就以“棄”作了他的名字。
棄在成長過程中比較偏科,不愛其他事物,唯獨對種莊稼很感興趣,能根據什么土適合種什么莊稼,因地制宜地搞農業生產,因此種出來的莊稼都很豐茂。老百姓們紛紛效仿棄,棄也不吝賜教,把獨家秘訣拿出來分享,讓全民解決溫飽問題。
因為貢獻巨大,棄被投票當了管理農事的官,被稱為“后稷”。稷是一種農作物,是五谷之長,后在上古時期是君主、君長的意思,所以后稷一詞,就是管理農作物的老大的意思。
除了是姜源和帝嚳的兒子,后稷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來頭,他是建立了800年文明王朝的周朝的老祖宗。
帝嚳的第三子,是二老婆簡狄生的。
簡狄的孩子也不簡單。
有一天傍晚,簡狄和幾個姐妹一起去公共澡堂——河里洗澡(當時的人家里沒有衛生間,洗澡都是去臨近的池塘、湖邊、小河里),半路上看見一只玄鳥剛生下來一個蛋,簡狄二話不說,抓起鳥蛋就吞了(大概當時吃熟食還沒那么普及)。生吞了這只鳥蛋后,不久簡狄的肚子也起了化學反應,10月懷胎后,一個胖小子呱呱墜地。
簡狄有沒有像姜源一樣,因為害怕而把孩子丟棄呢?
這倒沒有,這孩子順利在簡狄身邊長大,取名為契[xiè]。契長大后,跟著另一個大帝大禹治水,被上古五帝之一的舜帝任命為司徒,專門管理教化瓜眾的人倫關系,讓他們認識到父子、君臣、長幼等關系。因為契工作能力超群,對舜帝分派的任務完成度完美,被封在了商地,并被賜姓為子姓。
看到這里,是否猜到了契是誰的祖先?
沒錯,他就是享年600歲的商朝人的祖先。
一個兒子開啟了商朝,一個兒子開啟了周朝,帝嚳還能再牛一點嗎?
還能。
帝嚳第四子,也就是三老婆陳酆氏慶都的兒子叫放勛。
他就是鼎鼎大名的上古賢君堯帝。
帝嚳完成自己的畢生使命后,先是把接力棒傳給了長子帝摯,也就是他和常儀的孩子。結果帝摯工作不認真,或者能力有限,對天下治理得很一般,而他弟弟放勛業務能力強,所有人都不愿意繼續跟著帝摯混,在他召天下開會的時候,有人帶頭扯著嗓子喊“下臺下臺”,引起了一片連鎖反應,帝摯無奈,只好把帝位讓給了弟弟放勛。從此我們歷史上有了“堯帝”時期。
同樣的,堯帝的出生,帝嚳也沒幫上什么忙。
史書上說,“堯母慶都野出,赤龍感己,遂生堯?!睉c都也是在一次野外行走的時候不小心懷了孕。那是一條紅龍的杰作,龍和慶都糾纏了一番,慶都就此有了小baby,懷了14個月后,才誕下放勛。
后來的漢昭帝,也是漢武帝的鉤弋夫人懷孕14個月才生,為此,漢武帝還特地把鉤弋夫人臨盆的房間改名為“堯母門”,以示自己也生了個偉大的兒子。
現代人看到這些神奇的故事,自然很不可思議,也不會相信。而且,學過唯物主義的我們,很有必要破除這些“迷信”說法。
史書里之所以經常出現某個人物莫名其妙懷孕生子的記錄,絕不是他們的媽媽在回答孩子“我是從哪兒來的”的時候,信口胡謅了這些段子,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背景。
最開始的上古時期,比如帝嚳的幾個孩子,都跟帝嚳毫無關系,這是因為,當時的人處在部落聚居時期,婚姻模式復雜,和現在的一夫一妻制、有明確的婚姻和家庭約束的情況完全不同。早期部落時代的某些地區,女人成年后就可以自己上街去挑男人,確認過眼神,就可以帶回家里過夜,倆人如果合得來,即使不結婚也可以天天同居。而男人在這段時間里必須留在女方家里充當勞動力,幫忙干各種農活。一旦合不來,男人提上褲子走人(不能卷鋪蓋,鋪蓋是女人家里提供的),雙方又可以自由地更換對象。
因此,那時候的女人自己都不知道孩子爹是誰。學術界曾經把這種現象稱為“母系社會”的遺風,也就是女人為社會主導地位的歷史階段,不過現在學界又普遍否認了“母系社會”的說法,但這種婚姻方式卻是真實存在的,直到近代,云南的納西族都還有這種傳統。
所以,也許姜原、簡狄她們才是招攬男人到家里睡覺、勞作的部落小姐,帝嚳只是她們其中一個男人,她們也不知道所生的兒子到底是誰的。而到了太史公記載《史記》的時代,他們已經沒辦法理解上古時期的婚姻模式,只好將姜原、簡狄、慶都的孩子都寫成了“感天而生”的靈異事件。
因為上古賢人的出生都這么神奇,后代帝王為了證明自己和上天有關系,得到了老天的認證,也開始編神話故事。他們出生時不是神龍環繞,就是紅光滿屋,或者鳳凰飛來祝賀,母親是仙女下凡來送子……一個比一個玄乎。而當后代帝王認可這一套操作模式后,即使沒人相信這些靈異,也不敢進行反駁。甚至,為了給自己的皇帝營造“上天之子”的氛圍,他們自己也會加入故事會,貢獻一兩個傳說版本。
不過,不管怎么說,帝嚳名義上還是堯帝、后稷、契等人的爸爸,他上承了黃帝,下啟了垂拱而治的堯舜時代,以及接下來華夏民族上千年的早期文明,也是我們中華文明之根。如此說來,他也算是中華文明之父了。
《史記》原文: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于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嚳溉執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