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似是而非
- 拯救大魏:從三國志開始
- 蒼山孤月
- 2050字
- 2023-12-04 15:06:47
銅雀臺內共置七十二位寫官,專門為大文豪、才子、詩人等紀錄佳作,三曹、蔡文姬、建安七子等人的作品集都由他們抄錄、校對、刊印,然后發放各諸郡縣。
曹植的《舉賢勿拘品行令》也由寫官抄錄完畢后,再四人各自校對,最后呈給曹植,他掃了一眼,細讀后并無錯字,點頭道:“是了,并無錯字,我念的與你寫的一模一樣。”
寫官應了聲是,又恭恭敬敬地呈給了曹操。
曹操只看得暗暗心驚,尋思子建寫得哪里是文章啊,這分明寫我的心聲,難不成真有天人感應之說,我父子二人心意相通竟到了這一地步,點頭道:“加蓋印璽,然后分送各州郡,務必使得天下奇才,盡攬于門下。”
“是。”
寫官當即領命應是,緩緩退出大殿外。
曹植明白寫官很快就會將《舉賢勿拘品行令》雕刻出印刷的模具,然后讓驛站最快的速度,從鄴城四面八方出發,傳送各州郡縣的官吏,再由地方官吏進行二次派發與傳播。
按照加急文書的速度,驛站的快馬一天能跑出三百里,從落筆寫成到天下皆知,前后最多不超過一個月的時間。
而這,也會導致天下世家豪強的反感。
曹植心中倒是滿不在乎,他明白自己當世子無望,索性遂了父親的愿,暗想:“這倒也并非全是于我有害,世家大族恨上了我,天下寒門則視我有恩。”
這其中要屬最驚疑不定的,是曹丕跟楊修。
楊修心中暗想:“難道這篇求賢令,是魏王暗中交給子建爛記于心,明面是為了讓天下世家恨上子建,實則是給了一個機會?這么大的事,子建怎得不和我說一聲呢?”
楊修還算是驚中帶喜,曹丕則純屬反復震驚了,只覺看不透父親跟子建,暗想:“倘若此文章真是父親所寫,又借子建之口念出,我這世子之位只怕又懸乎了。真不知他二人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曹操跟曹植的文章風格,完全是兩個極端,一個霸氣絕倫,蒼涼古樸;一個則以華美抒情,豪放不羈。
在場眾人皆為飽學之士,對二人的文章也時常精讀,自然是聽得出來,求賢令有很大的可能實際是出自曹操的筆下。
曹植看出了楊修的疑惑,對他偷偷地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安心。
“子建呀,你可要和賞賜?是美酒還是美人——”
曹操望著這個又愛又惱的兒子,溫言道。
曹植心念一動,忙道:“戴罪之身,豈敢受賞?兒臣希望今后能戴罪立功,舍此別無所求。再者,酒色傷人,兒臣自當有受警戒。”
“哦?孤這是年紀大耳背了,”
曹操作滿臉詫異之色,似乎聽到不得了的消息,打趣道:“你方才說的是戒酒?”
“是的。”
曹植硬著頭皮回答,便聽得整個大殿上寂然無聲,絕大多數人都忍著笑意,曹丕更是肩頭微顫,暗想你若能戒得了酒,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曹操點了點頭:“建安十二年之際,天下連年征戰,糧食歉收,孤就曾頒布禁酒令,以緩民之急。那孔融第一個與孤唱反調,公然在朝廷上辯論,最終只能不了了之。子建,你可當真能戒了酒?”
“那是自然。”
曹植望了眼桌上的美酒,艱難的咽了咽口水,說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曹操哈哈大笑:“罷了罷了,不逼你飲酒。”
他心中恨不得扇自己一個耳光,暗想你若是逼我飲酒那該有多好呢。
銅雀臺之宴很快就迎來了尾聲,只有曹植一人不飲酒,坐在當場只覺如坐針氈。
臨近快兩個時辰,宴會才散場。
曹植滴酒不沾,楊修跟丁儀二人雖然喝了點酒,但頭腦清醒無比,三人一齊出了殿外。
剛一出來,楊修急不可耐地問道:“公子,那文章究竟是出自何人之手?”
曹植好笑地看了他一眼:“德祖以為是誰寫的?”
楊修道:“明眼來看,如同魏王親筆。莫非,魏王暗中寫了此文章,私下授予公子,讓你在銅雀臺上念出來——”
曹植搖了搖頭:“我父親那有這么無聊?那文章是我寫的,只不過個中內容,遣詞造句,或許頗合他的心意罷了。”
“原來如此——”
楊修精神內耗了一晚上,終于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嘆道:“既是如此,便無慮也。魏王讓公子撰寫《求賢令》,必導致公子與世家清流離心離德。”
曹植道:“曹丕是嫡長子,不管怎樣說,他都是當世子的不二人選,廢長立幼,非人君之道也。事與不成,無須牽掛于心,我自有法另謀他路。”
楊修心想“另謀他路”究竟是什么意思?
朝堂二宮之爭,看似兄弟不睦,實則朝堂大臣劃分兩派明爭暗斗,決定生死往往就在幾個呼吸間,完全看不見硝煙彌漫。
丁儀撓了撓頭,詫異道:“魏王似乎很滿意公子的文章,想來是心意相通所致。看來也并非全是壞事。”
楊修哼了一聲,對丁儀的言論不屑一顧:“胡說八道,事有大有小,豈可混為一談?在下寧愿《求賢令》是五官中郎將撰寫,也不愿出在公子身上。魏王所推行的用人惟才,很明顯就是要打壓世家的氣焰,故此不惜三度頒發求賢令,以招攬有學識的寒門子弟。公子為天下寒士開言路,無形中又得罪了世家豪門。”
說起這個,丁儀也是長吁短嘆:“這也是無計可施,魏王經過上回一事,似乎堅定了立曹丕為世子的念頭,就算公子不寫《求賢令》,以魏王的智慧,仍會想出第二個第三個問題來為難。”
三人正討論間,曹丕等人從后而至,朗聲道:“子建留步。”
楊修當即收聲,低聲道:“公子,咱們走吧。”
曹植道:“你二人先行上車,我與曹丕說幾句便是。”
楊修微一猶豫,同丁儀先行上了馬車。
曹丕遠遠就看見楊修等人先行離去,當即命司馬懿、陳群等人駐足原地不動,低聲道:“子建有話要與我說,爾等不要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