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迥異常格的詩歌選本:《宋詩選注》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1929—1933年就讀清華大學外文系,后求學于牛津大學。曾任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談藝錄》《管錐編》《圍城》等。其學問貫通中西,淹博無涯,時人至以“文化昆侖”目之。“錢學”之稱在其生前即已流行,傳聞外國人來北京有三大心愿——登長城、吃烤鴨和見錢鍾書,雖不知真偽,其在國際文壇和學界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

宋詩研究只是錢學參天大樹上的一枝,卻是重要的一枝。錢鍾書的宋詩研究除散見于《談藝錄》《管錐編》等著述外,匯聚于《宋詩紀事補訂》五巨冊,另外集中體現的就是這冊《宋詩選注》。

宋詩相較于唐詩雖不無偏愛者,總體來看受到輕視和冷落,至有認為“終宋之世無詩”(清陳子龍《王介人詩余序》)者。錢鍾書不然,作于20世紀40年代的《談藝錄》開篇即謂:“唐詩宋詩,亦非僅朝代之別,乃體格性分之殊。天下有兩種人,斯分兩種詩。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勝。”即宋詩是與唐詩不同的一種美學類型。等量齊觀的背后,是對宋詩特色和地位的體認和尊重。

本書之編成,固是作為文學研究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讀本叢書之一種的領命之作,但時任所長鄭振鐸提議錢鍾書親操選政,想是出于對錢鍾書宋詩研究的認可,而錢鍾書此編目的,除提供適合于當時讀者方便閱讀的宋詩選本,以俾領略宋詩獨特風貌外,也未必不是為了扭轉學術史上對于宋詩由來已久的成見。

本書編成于1957年,選詩人80家,詩作377首。首先應當提及的是選目的不易。其時并無《全宋詩》可用(40年后收詩近25萬首的72巨冊《全宋詩》才面世),他此前30年間曾大量檢閱各種宋人別集、總集,單《容安館札記》中明確提及的就有近300家,編撰此書的兩年間更遍讀宋詩,楊絳先生曾感嘆“他這兩年里工作量之大,不知有幾人曾與理會到”(《我們仨》)。雖然由于種種原因,他不能充分自主地決定作品的入選與否,留下了他人以及自己都耿耿于懷的遺憾,但識鑒精湛而又富于審美包容性的錢鍾書既然在原始文獻上下了如此大的功夫,則其所選擇一定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選家心目中宋詩的精華、特色及詩史概貌。

其次要著重表而出之的是序,尤其是小傳和注釋的精彩。本書有一篇較長的序,又有80篇作者小傳,同時有大量的注釋文字。錢鍾書著述的特點是,不落筆則已,落筆則思力深刻,學理縝栗,諦觀審辨,洞幽燭微,妙喻迭出,語如貫珠,征引淵博,機趣橫生。《宋詩選注》亦不例外,其序、小傳和注釋皆強烈地體現出這一鮮明的錢氏印記,與常見的程式化詩歌選本迥異。

從序中不吝篇幅地批評宋詩撇下了“人民生活”這一“唯一的源泉”,以及相應地過多選入《田家語》《煮海歌》《織婦怨》《河北民》《采鳧茨》這類來自“唯一的源泉”的詩作,可以看出本書的時代痕跡確實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過總體上仍如詞學家夏承燾先生的評價:“這個選本,確實沖破了選宋詩的重重難關,無論在材料的資取上,甄選的標準上,作家的評騭上,都足以使讀者認識到宋詩的面貌、它的時代反映和藝術表達,它所能為我們今天欣賞的接受的東西。而錢先生在這個選本里,也充分地表露了他的一般對于詩的和特別對于宋詩的見解,而這也正是構成一個好的選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評價〈宋詩選注〉》)

錢鍾書的每一種文字都值得細讀。復旦大學中文系王水照教授曾與錢鍾書先生共事多年并受其提命,對本書“豐富的內蘊,恢宏的氣度,犀利的眼力和敏銳的藝術感覺”有透辟的理解,他曾提出有關《宋詩選注》的四種“讀法”(見《關于〈宋詩選注〉的對話》),其中第一、二種非常值得讀此書者借鑒。一是全書作家評論八十篇,篇篇有新意,字字有分量,可從宋代詩歌演變史的角度去細讀;二是注釋突破了傳統選本著重于語詞名物訓釋、章句串講的框架,將注釋和鑒賞、評判結合起來,運用的基本方法是比較法,可從比較鑒賞學的角度去閱讀;至于第三、四種,即從版本學的角度研究錢氏對本書的多次修改,從全部錢著貫通互參的角度去閱讀全書,也非常重要,但那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事了。


(《清華大學薦讀書目》,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江北区| 池州市| 惠东县| 方城县| 陕西省| 辽源市| 南澳县| 九龙县| 巩留县| 鹿邑县| 广东省| 灵武市| 锡林浩特市| 广汉市| 克山县| 九江县| 德庆县| 信宜市| 昌宁县| 汶川县| 攀枝花市| 新田县| 绍兴市| 正定县| 清镇市| 德安县| 青河县| 洞头县| 阿荣旗| 南部县| 东阳市| 沾益县| 桓台县| 左贡县| 米易县| 海伦市| 沾化县| 礼泉县| 高邮市| 香格里拉县|